预警!国家气候中心:拉尼娜事件将持续至今冬!
重点摘要
● 今年秋季以来(2022年9月1日至10月9日)我国气候总体呈现“暖干”特征。国家气候中心预计,当前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将延续到2022/2023年冬季。
●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拉尼娜事件与我国冬季气候偏冷有很好对应关系。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来,暖冬出现频率在增加,在近8次拉尼娜事件中,冬季偏冷和偏暖的比例各占一半。
● 拉尼娜事件对华西秋雨、南方秋旱、北方秋汛等秋冬季区域气候异常有重要影响。需要关注的是,拉尼娜事件只是影响我国秋冬季气候的下垫面强迫重要因子之一,国家气候中心将加强跟踪监测研判,及时提供最新预测意见和服务信息。
1 拉尼娜事件将持续至今冬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当前“拉尼娜”事件正在持续。2022年9月,热带中东太平洋大部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冷水中心值低于-1.5℃;海温监测关键区(Niño3.4区)的海温指数为-1.03℃,较2022年8月略升0.03℃;热带大气监测指数(南方涛动指数,即SOI)为1.78,较2022年8月上升0.46,表明热带大气对拉尼娜事件的响应是显著的;Niño3.4区海温7月至9月3个月滑动平均指数为-0.93℃,较6月至8月的3个月滑动平均指数下降0.07℃,显示了进入秋季拉尼娜事件在缓慢发展。海温现状及大气对海温的响应均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的持续。 国家气候中心根据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气环流现状以及国内外气候动力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结果,预计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将持续至2022/2023年冬季。世界气象组织(WMO)8月依据全球长期预报产品中心预测,当前的拉尼娜事件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持续,2022年9月至11月的概率为70%,但2022/2023年12月至2月的概率将逐渐下降至55%。 2022年9月全球海表温度距平分布(单位:°C)。 Niño3.4区海温指数(℃)和SOI逐月演变。 2 “拉尼娜”如何影响秋冬季气候? 3 今秋以来全国气候呈现暖干特征 今年秋季以来(2022年9月1日至10月9日),全国平均气温16.7℃,较常年同期偏高0.6℃,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8高。除东北地区西部和南部、华北西南部、西南地区东部以及山东东部、江苏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以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均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华中南部、华东南部、华南北部及贵州东部、内蒙古西部、甘肃、新疆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其中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偏高2~4℃(见图3)。湖南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高,福建、新疆为第3高。全国共有679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当月历史极值,其中安徽青阳(40.9℃)、湖北阳新(40.6℃)等321站达到或突破当季历史极值。 今年秋季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 秋季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70.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9%,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7少。东北地区东部和南部、华北南部及江苏东部、上海、河南北部和南部、湖北北部、陕西南部、重庆北部、四川西部和东部、云南东南部、西藏大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至2倍,其中辽宁东南部、山东东部和西藏西部等地偏多2倍以上;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8成,其中华北中部及福建、江西、湖南中南部、新疆南部、青海西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偏少8成至1倍。福建、湖南、江西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北京为第3少;西藏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2多,辽宁为第3多。全国共有86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达到或突破当月历史极值,其中山东福山(167.0毫米)、辽宁皮口(157.9毫米)等21站达到或突破当季历史极值,云南泸西(181.6毫米)突破历史极值。 秋季以来全国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