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迪华种业和植保业务正式宣布拆分!
日前,国际农业巨头科迪华正式宣布将业务分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一家由其现有的作物保护业务组成(新科迪华“New Corteva”),另一家由其现有的种子业务组成(“SpinCo”)。
本次分拆预计在2026年完成,旨在增强战略聚焦,优化资本配置,并加速为股东创造价值。
01
种子业务剥离
成立新科迪华“New Corteva”
分拆后的新科迪华着眼于作物保护,剥离新公司SpinCo则聚焦种子创新,同时公司将各自保留投资级债权。
据悉,分拆完成后,现任科迪华董事长格雷格·佩奇将成为New Corteva的董事长;现任科迪华首席执行官查克·马格罗将成为SpinCo的首席执行官。两家公司的完整董事会和管理团队将在稍后宣布,随后公布其他关键信息。
由此公司将各自保留投资级信用评级,并根据各自的市场需求独立的战略增长。其中,新科迪华将专注于差异化创新和运营效率,特别是在作物保护领域,致力于为全球提供差异化创新解决方案。
2025年,新科迪华的净销售额预计达78亿美元,主要依赖生物制剂等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据悉,公司将继续投资于高回报项目,并优化供应链,以实现更高的利润率和可持续增长。新科迪华的资本结构和投资策略将聚焦于长期增长,支持差异化解决方案的开发。提供农民创新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同时也将在具有吸引力的市场进行并购,进一步提升市场地位。
SpinCo则将致力于种子领域的持续创新,依托Pioneer®品牌的市场领先地位,借助先进的基因技术拓展在杂交小麦、生物燃料和基因编辑等领域的业务。2025年,SpinCo的净销售额预计达99亿美元,占科迪华净销售额的56%。
据悉,作为一家复合型增长企业,SpinCo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并通过并购和授权许可等策略拓展业务。
02
“拆分合乎逻辑”
让种业板块免受拖累?
科迪华首席执行官查克·马格罗表示,在过去六年中,公司采取了深思熟虑的步骤来建立一家强大、成功的技术公司,在作物保护和种子领域都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马格罗表示,种子和作物保护市场已经发展,我们看到两家公司未来的机遇正在分化——这是领先市场行动的正确时机。此次分拆将允许两项业务通过专注于各自的优先事项来最大化长期价值创造。因此,我们将此次分拆视为其增长轨迹中合乎逻辑的下一步。
另据早前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此举旨在保护种子业务免受未来农药业务潜在责任的影响,规避潜在风险。
当前,农化企业正面临去库存压力和价格竞争挑战,正在重塑全球市场格局并挤压行业利润空间。
今年6月,马格罗在某个公开会议上坦言,过去两年公司作物保护业务表现“乏善可陈”,主因系库存调整和价格竞争。“我们不会粉饰现实,这两年整个行业都很艰难。”他同时指出,随着库存趋于稳定、主要农业市场需求复苏预期增强以及公司自救措施见效,2025年下半年业绩虽难言亮眼但有望改善。马格罗表示,2025年形势明显优于2024和2023年,渠道运转基本恢复正常。但他同时指出,美国农作物价格疲软正侵蚀部分利润空间。科迪华于2023年3月剥离其草甘膦塬药业务。
2024年财报显示,其作物保护业务运营EBITDA同比下降7%至13亿美元,销售额下降5%至74亿美元;种子业务运营EBITDA同比增长5%,达22亿美元,销售额95亿美元,同比增长1%。
03
SpinCo聚焦三大研发
杂交小麦、矮秆玉米和基因编辑
2017年,杜邦和陶氏化学于合并成立了杜邦陶氏。2019年,该公司将其化工业务分拆为陶氏,农业业务分拆为科迪华,而杜邦则保留了其目前的公司形态。
多年来,科迪华一直是全球种业巨头之一。在美国,使用科迪华种子的玉米种植者将每英亩收成增加了150蒲式耳,甚至有农户以超过623蒲式耳/英亩的产量刷新玉米单产世界纪录。
2024年底,科迪华推出全球首创的非转基因杂交小麦技术,在同等资源条件下产量潜力提高10%,在缺水环境中较常规品种增产约20%。这一突破有望推动小麦单产迈向新高度。
如今,基因编辑技术引领农业新变革。科迪华正在开发专有的基因编辑技术,用于提升玉米抗病性,使作物在复杂环境中仍能稳产高产。未来,科迪华将继续深化种业创新,以高品质种子和生物育种技术,为中国农业提供高效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今年6月,在投资人会议上,科迪华对外宣布了未来的研发动向,主要有下面三个重要方向:
杂交小麦
科迪华计划在2027年推出其杂交小麦产品,这将是一个颠覆性的创新,针对全球约5.5亿亩的小麦种植面积。
杂交小麦技术预计将提高产量,提供更高的韧性和产量潜力,每年产量增长0.31蒲式耳/英亩。
该技术模仿了玉米的杂交革命,提高了产量潜力和稳定性。
科迪华的杂交小麦使用一种专有的不育系统,该系统是非转基因的,并且在所有测试的小麦类别中都能稳定地产生雄性不育。
矮秆玉米
科迪华的矮秆玉米技术通过降低植物高度,提高作物的抗倒伏能力和便于机械化管理,同时允许更高的植株密度,从而提高产量。
该技术提供了一致的植株高度降低和耳高降低,适用于所有测试的生长条件。
矮秆玉米技术还使得农民能够更有效地应用肥料、农药和生物制剂,以最大化田间产量。
预计该技术将在2027年推出。
基因编辑
科迪华在基因编辑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研发管线中用于解决北美几种玉米疾病的早期阶段的专有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取得了进展。
利用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科迪华已经可以识别、定位并精确地将已经存在于玉米基因组中的抗病性状放到一起。
科迪华的目标是利用和复制自然发生的过程,加速发展具有更好的抗逆性和产量的种子,从而帮助农民进一步提高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基因编辑技术能够更加高效快捷地改变性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的种子不仅能够更有效地抵抗干旱和疾病,还能增加作物的维生素和营养素含量。
科迪华已经发表了研究报告,证实了玉米植物基因组中存在抗病基因的自然移动,而CRISPR等基因编辑工具可以模仿这种自然发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