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转会】张云鹤:智慧化高质量绿色生产解决方案!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张云鹤
(内容源自2023(第三届)全国科技成果转化大会之分论坛——农业绿色与农业应用新技术发展研讨会的主题报告内容)
农业绿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2020年全球农药用量(折百量)为266.11万吨,中国农药总用量(包括港、澳、台)27.33万吨,中国大陆用量26.27万吨,世界排名第三,约占世界农药总用量10%。
农药利用率低:农药利用率<40%,农药流失严重,土壤和水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加剧;病虫害防治方法落后:病虫害防治是以化学农药为主,病虫害防治手段单一;植保技术装备落后:绿色防控智能设备缺乏,传统的施药方法农药用量较大。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2018年,中国化肥施用量(折纯量)5900万吨左右;2021 年,中国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5191 万吨,虽然已经逐年递减,但是这一数据依旧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中国人在全球7%的耕地上,使用了30%以上的化肥。
化肥利用率低: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仅为40.2%。土壤板结退化严重,地力严重下降,肥料边际效益递减,农产品品质变差,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精准施肥技术装备落后:精准施肥设备缺乏,传统的施肥方法肥料用量较大;相关技术人员短缺:生产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等共性问题。
农业绿色发展的应对策略
2016年、2017年,农业部相继发布《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关于加强管理促进农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开发高效、低风险、低残留农药新产品。
2019年,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北京市财政局近日联合印发《北京市推广应用绿色防控产品工作方案(试行)》。该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北京市绿控产品补贴政策正式落地。此举全国尚属首例。
2020年,国务院颁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鼓励和支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依法推广应用,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智能化、专业化、绿色化。
连续三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
2022年,农业农村部先后印发《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促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启动实施新一轮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大力推广绿色防控,促进农药减量增效,加大投入、加强建设,扎实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作。
2023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部署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开展了探索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机制,制定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方案,目前已创建128个先行区。
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路线
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成果
(一)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智能装备
围绕设施、大田、果园等场景,通过对臭氧对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机理、臭氧均匀精准释放管控、臭氧水浓度精准调控模型、灯光诱虫技术、负压吸虫技术、土壤生态调理技术等开展研究,研制病虫害物理防控系列装备,构建托管式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二)土壤健康管理技术与智能装备
农业绿色发展配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