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生物来源杀菌剂

作者:中农立华原药 肖东学 2023/1/2 9:02:07
生物源杀菌剂是与生物(包括植物、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和昆虫等)密切相关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生物源杀菌剂大多是存于植物中或由于受外界刺激被诱导产生的或由微生物降解代谢产生的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物质。依据生物来源的不同,杀菌剂可分为抗生素、天然产物和植物防卫素三类。抗生素抗生素原来的含义是指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即能抑制它种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甚至杀死它种微生物的化学物质。随着抗生素的

生物源杀菌剂是与生物(包括植物、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和昆虫等)密切相关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


生物源杀菌剂大多是存于植物中或由于受外界刺激被诱导产生的或由微生物降解代谢产生的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物质。


依据生物来源的不同,杀菌剂可分为抗生素、天然产物和植物防卫素三类。

抗生素

抗生素原来的含义是指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即能抑制它种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甚至杀死它种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随着抗生素的研究和生产的发展。其含义又有了新的补充:


(1)来源方面,不仅限于微生物产生,也包括高等动植物甚至包括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2)性能方面,不仅限于抗细菌和真菌的物质,而且某些抗病毒、抗藻类、抗寄生虫以及杀虫除草等的物质也包括在抗生素这个范畴内。

农用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特点

(1)选择性强,因为各种微生物各有固定的结构和代谢方式。而各种抗生素的作用方式也不相同,所以一种抗生素只对一定种类的微生物有抗菌作用,即具有选择性。


(2)低毒性,抗生素对人体及动、植物组织的毒力都远小于它对致病菌的毒力。


(3)安全性高,由于抗生素具有上述的选择性毒力以及它的生物降解速度快等原因,所以它一般不会传染环境。


(4)大都有内吸活性以及治疗和保护作用。


(5)易引起抗药性,抗生素由于具高选择性,所以病原菌在其作用下除了大批敏感菌被抑制或杀死外、常会有一些菌株调整或改变代谢途径,从敏感菌变为不敏感菌产生抗药性。


(6)药效不稳定,残效期短,由于生成抗生素的微生物也容易发生变异,造成抗生素有时药效不稳定。


(7)应用成本高。

天然产物

作为农用杀菌剂的天然产物,是指来源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而且这些有机物原本就存在于植物体内,而不是受外界刺激所产生出来的。存在于植物中的并使植物本身具有抗病能力天然产物,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物质:


(1)羧酸类,如吲哚乙酸、赤霉素等;

(2)氨基酸类,如组氨酸、蛋氨酸、刀豆氨酸等;

(3)酚类,如邻苯二酚、羟基苯甲酸等;

(4)酚酸类,如绿原酸;

(5)内酯和香豆素类.如3-乙烯酸内酯。

(6)丹宁类;

(7)炔属化合物,如茵陈素等;

(8)酮类,如5-羟基-l,4-荼醌;

(9)草酚酮;

(10)苯并恶唑啉酮等。


这些化合物并非对侵染植物的病原菌都有直接毒杀作用而有些是通过改变寄主的新陈代谢作用使植物产生抗病性。

植物防卫素

植物的健康生长发育,一方面通过药物给予保障,另一方面植物本身也具有一种抗逆能力。


植物防卫素(或称植物防毒素),是由于植物体内酶活性增加而形成的一种植物产物,是植物主动防卫体系中的一类低分子有机物。


这种物质一般认为是在植物的过破组织中抑制病原微生物发展的且受到外源刺激产生出来的。所谓外源刺激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袭,营养作用的变化,机械损伤,紫外光照射,某些化学物质的处理等。


植物防卫素多是呋喃、甾醇、香豆素、异香豆素、酚类和莽草酸等类化合物的衍生物。

未来发展

化学农药在防治病虫草鼠害的同时,也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 由于化学农药不合理使用导致的药害、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及人畜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随着国家对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继续保持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和绿色生产。这为生物源农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巨大的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