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市场:秋需初现端倪出口高位承压
临近处暑,国内磷肥市场弱稳格局未改,但秋季需求启动的信号逐渐显现。磷酸一铵价格稳中有涨,磷酸二铵内销持续承压,原料成本的分化波动与出口政策的不确定性成为搅动市场的核心因素。当前市场交投氛围较上周略有回暖,企业补库意愿有所提升,但业者对后市仍多持观望态度,操作以谨慎为主。
一铵:成本支撑下价格持稳
市场层面,磷酸一铵价格整体呈现稳中有涨态势。湖北主产区55%粉状一铵主流出厂价维持在3440~3470元/吨,较上周小幅上涨20元/吨;山东地区55%粉状一铵送到价为3520~3580元/吨,高端成交区间随成本推动小幅上移。
从供需两端来看,供应端偏紧态势明显。湖北部分检修装置因设备调试等原因复产时间推迟,导致区域现货供应紧张,企业待发订单已排至8月末,库存水平降至3~5天低位,这为价格提供了较强支撑。需求端虽有回暖,但节奏偏缓。复合肥企业开工率提升至60%,原料库存周转天数缩短至20~25天,华北地区大型企业已启动秋季原料补库,带动新单成交量环比增加18%。不过,中小复合肥企业对高价原料接受度有限,多以小单补库为主,整体成交重心仅小幅上移。
成本端持续发力,成为价格上涨的重要推手。磷矿石价格月内累计上涨4.1%,硫磺价格周涨幅达3%,原料成本的攀升使得一铵企业挺价意愿强烈,但下游承受能力有限,市场呈现“成本推涨与需求牵制”的博弈格局。
二铵:内需边际改善港口库存高压
磷酸二铵国内市场弱势趋缓,价格降幅收窄。湖北地区64%颗粒主流出厂价为3720~3770元/吨,周降幅收窄至0.5%;华东港口64%颗粒自提价3950元/吨,区域价差主要源于物流成本差异;云南地区64%颗粒价3180~3280元/吨,较湖北价格低约500元/吨,体现了区域资源禀赋带来的价格分化。
需求端边际改善迹象显现。华北平原秋季备肥启动率升至35%,较上周提升7个百分点,山东、河南等地贸易商周采购量环比增加25%,渠道库存周转天数降至40天,显示终端需求正在逐步释放。供应端方面,企业内销日均出货量回升至12000吨,出口签单占比维持在63%,但出口履约节奏受政策影响明显,当前法检时效均值延长至30天,部分订单出现延迟交付情况,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国际市场表现强劲,64%颗粒二铵FOB成交价突破800~815美元/吨,较国内出厂价溢价超40%,但高溢价未能有效缓解国内库存压力。截至目前,港口库存积压量达190万吨,同比增加35%,高库存与出口政策的博弈使得二铵市场反弹动力不足。
综合来看,当前磷肥市场正处于秋季需求启动的关键节点,西北地区大规模采购预计于8月22—26日集中释放,市场焦点逐步向需求端转移。短期来看,市场分化格局延续:磷酸一铵在成本支撑下底部稳固,但3500元/吨关口面临下游采购阻力;磷酸二铵内销虽有边际改善,但港口190万吨高库存与出口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压制价格上行空间。
建议行业重点关注三方面动态:一是华北地区天气对物流的扰动,需警惕运输受阻影响区域供应;二是港口库存消化节奏,当前库存压力较大,周消化速率能否提升至关键水平至关重要;三是出口政策的动态调整,法检时效变化将直接影响出口订单履约。在秋粮用肥保障的关键期,产业链需加强供需衔接,避免区域性供应错配。若未来一周市场交投量能稳定在28万吨/日以上,磷肥价格有望逐步企稳;反之,或延续弱稳震荡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