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生意两极分化:老江湖苦守“老三样”,新锐派猛攻“新三宝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长期跑乡镇农资店,细细品味,那感觉活脱脱就是一场江湖门派之争。
现在这农资圈里,明显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老江湖”。
这些老哥在乡镇上扎根二三十年,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去他店里坐坐,递根烟,聊不上三句,他准跟你叹气:“兄弟,说实在的,这行当越来越难做了!”老百姓手头紧,舍不得投入,连化肥都挑便宜的买。
你推荐个新产品,他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碰不碰,这玩意儿没经过验证,老百姓不认,风险大!”
你跟他讲新媒体、新营销,他眼皮一抬:“虚头巴脑的,不顶饭吃,咱不搞那一套。”
他们更愿意和合作了十几年的县代打交道,知根知底,账目清楚,图个稳妥。
这帮“老江湖”摸爬滚打几十年,练就了三样看家本领,我称之为“老三样”:
1. 人情牌:十里八乡,谁家地里啥情况,他一清二楚。全凭一张老脸、多年交情,大伙儿信的是他这个人。
2. 赊销术:春耕缺钱?没事,老哥先给你垫上!秋后卖了粮再结账。这是最绑得住人的法子。
3. 低价刀:你不是图便宜吗?行,我把价压到最低,看谁还敢跟我拼。
这“老三样”曾是他们打天下的绝活,威风过。可如今,他们自己却觉得功夫好像废了,总认为是行情差了、利润薄了、农户抠了,越干心里越没底。
另一派,是“新锐团”。
这帮年轻人,开店不过三五年,势头却猛得像初生牛犊!你去看看,好些乡镇,才开没多久的店,嘿,人家愣是冲进了前几名。
他们见到新品,直接问厂家政策、技术支持,问能不能小批量搞试验田。
听到新的营销点子,立马来劲儿:“这招可以!你教教我咋弄,我们也整一个!”
这帮“新锐”靠啥抢地盘?人家玩的是“新三宝”:
1. 新品枪:不迷信老黄历,什么产品效果好、有赚头,就主推什么,用实实在在的效果打开市场。
2. 营销炮:不光是守店。什么示范田、技术讲座、微信群、短视频,火力全开!动静越大越好,让所有人都知道他这儿有好货、好服务。
3. 技术剑:这是真功夫。真能帮农户解决地里的疑难杂症。靠手艺吃饭,让客户心服口服,死心塌地跟着他。
他们嘴边常挂的是:“怕啥?市场大着呢!就得敢打敢冲,把技术搞硬,把服务做到家,这事业,肯定越做越大!”
别跟我杠,有图为证
所以啊,你瞅瞅:
老江湖靠着“人情、赊销、低价”这老三样,感觉江山越来越不稳。
新锐团挥舞着“新品、营销、技术”这新三宝,打得风生水起。
眼前这风起云涌的架势,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农资江湖,换规矩了! 以前拼的是谁脸熟,现在拼的是谁给的价值高!
这场大戏,才刚敲锣。
那么问题来了——
老江湖摸着手里沉甸甸的“老三样”,心里琢磨:这看家本事,难道真不吃香了?
新锐团舞着亮闪闪的“新三宝”,也在寻思:我这套拳脚,能不能打出一片江山
要我说,这就是一场时代的更迭。老人退,新人上,时代在变,这也符合江湖的规矩。
老哥几个,评论区里唠唠:
· 你是“老江湖”还是“新锐团”?
· 你觉得“老三样”靠得住,还是“新三宝”更管用?
· 你身边有没有把老经验和新玩法结合得特别溜的“高手”?给大伙儿说道说道!
把这篇文章转发朋友圈,让同行们都来看看——这江湖,到底是谁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