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市场弱稳回调,下一波行情何时“开花”?
元月初,国内尿素市场价格开局呈现小涨,山东地区主流出厂价格从2250元/吨上涨至2300元/吨附近,在买涨不买跌行情带动下,下游市场买涨情绪被带动,适当跟单操作,农业补仓明显增加。
在当前业内预期不佳的行情下,有人把新年伊始这波小涨看做“昙花一现”。那么,这波涨幅是否能真正带动市场?答案当然是不能。
本周,国内尿素市场价格下行整理,工厂报价暂稳,个别地区工厂出现5~10元/吨小幅下调,整体出厂价较为坚挺。农业仍处于用肥淡季,市场关注点多集中在工业用肥采购和复合肥工厂采购。值得关注的是,1月8日尿素期货价格下跌,业内悲观情绪浓厚,下游交投清淡,预计短时间内国内尿素市场将维持弱势下行态势。
尿素期货缘何下跌?
1月8日,尿素UR405合约开盘价2150元/吨,最高价2150元/吨,最低价2048元/吨,结算价2090元/吨,收盘价2048元/吨,收盘价对比上一个交易日结算价减少112元/吨,环比下跌5.19%,全天波动范围2048~2150元/吨;05合约山东地区基差262元/吨;05合约今日增仓9536手,截至目前持仓17.33万手。
“宏观与基本面共振施压,导致周一尿素期货主力领跌商品。”对此,冠通期货研究咨询部经理王静分析,宏观面上,从美国2023年12月的FOMC会议纪要开始,市场开始调整对于美联储降息预期的预期,之前美联储鲍威尔的鸽派言论令市场对于降息路径“抢跑”,over price-in过多降息预期,美债利率大幅回撤,支撑着全球风险资产的走高。2024开年之后,地缘冲突的加剧,异常天气的扰动牵动国际资本市场,2023年12月的会议纪要成为投资者预期调整的催化剂,市场怀疑美联储很难太早就开启降息,对于2023年3月议息会议降息的概率从最高80%回调到60%左右,美债利率迎来快速反弹,支撑着美元的强势,施压全球风险资产,美股与大宗商品纷纷回落。
与此同时,国内更是遭受着美债利率走高与悲观预期的双重压制,呈现典型的风险偏好趋冷的风格特征,商品内强外弱的风格特征出现收敛,多内定价的黑色系商品出现大幅调整。特别是近期与尿素期货走势高度一致的焦煤,跌幅较大形成拖累,继而令尿素期货在上周三、四出现短暂反弹后,快速回落联袂下行。
基本面上,现货价格上涨之后,市场周末产销率放缓,主流地区报价下滑;加之周末发布印标价格偏低,出口强监管背景下,市场对于出口需求预期转弱,市场情绪迅速转向,尿素期货领跌商品。
尿素后市怎么走?
价格方面,山东地区价格稳定,中小颗粒出厂报价2290~2350元/吨;河南地区中小颗粒主流出厂报价2280~2320元/吨;安徽地区小颗粒主流出厂报价2340~2370元/吨;河北地区尿素价格下调30元/吨,小颗粒主流出厂价格2250~2280元/吨;山西地区尿素价格下调10~20元/吨,中小颗粒尿素主流出厂报价2200~2250元/吨,山西大颗粒报价2380~2420元/吨左右;黑龙江地区尿素价格下调40元/吨,小颗粒出厂报价2320元/吨左右。
供应方面,当前尿素的日产量在16万吨,1月中旬后限气企业将逐步回归,供给有增加预期。
需求方面,目前需求仍处淡季,此前复合肥企业库存增加较为明显,对于尿素的加工量也在下降。尿素企业库存持续累积的情况下,也侧面验证了尿素偏弱的需求。在国内出口窗口关闭的情况下,印度NFL招标对国内尿素价格影响较小。
1月份以后,国内尿素市场行情或将仍存弱势,前期有业内人士预判1月中旬以后复合肥工厂或将有一批备货,那么后期国内尿素市场价格走势如何?
河北春潮化肥厂销售总监李建才表示,近期尿素期货价格下降,业内信心不足,在1月份产能逐渐提升的影响下,下游观望情绪或将进一步加重,国内尿素市场价格或将迎来新一波下调,但下调幅度相对有限,尿素企业在消化上周的待发订单后,近期又出现了港口回流的低价尿素流入市场,对尿素市场价格或将有一定冲击。
王静表示,对于尿素市场后市,下跌趋势已然形成,短期内价格快速下行容易形成技术上的超卖,可能会有一定的反弹。但是,未来尿素期货价格将延续弱势,不断逼近成本线甚至是跌破成本线,建议充分利用期货期权工具,逢反弹介入套保空单,做好价格风险管理。
据《中国农资》记者了解,现阶段,尿素工厂待发订单较多,库存下降,出厂报价较为坚挺,部分工厂价格稳中小降,整体挺价意愿较强。期货方面,尿素期货盘面价格下滑,市场高价抵触情绪较高,一定程度上导致新单成交放缓,市场交投较为平淡。需求方面,农业正处用肥淡季,仅华中部分地区存小麦追肥需求;下游复合肥发运走货欠佳,工厂接货谨慎,开工小幅下降,复合肥企业需求较为稳定。
综合来看,当前尿素企业主执行待发订单,下游采买多逢低补货,另外出口利好暂不明显,预计短时间内尿素市场价格将延续整理运行,行情弱势,由于尿素产量偏高,加上需求仍处淡季,价格预计将呈现阶梯式下行,逢高做空为主,1月中旬以后复合肥工厂采购情况或将成为目前市场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