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农药上市公司半年度业绩预告盘点
近日,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告陆续披露,根据中农纵横的监测,截至7月18日,农药行业已经有15家上市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整体预告业绩和表现不尽如人意。按预计净利润同比变动幅度上限划分,这些上市公司业绩全部预减。业绩下滑共同原因为2023年行业原药与中间体整体渠道库存过大,需求(出口)剧减。
为应对市场挑战和行情的不利形势,如何面对全球农药市场不利因素叠加影响,部分企业适时采取积极的策略和应对,如红太阳通过″聚焦主业、延链强链、调整市场结构″和全球″一盘棋″的运维驱动等综合施策,不仅取得了新吡啶碱、氯虫苯甲酰胺和生物L-草铵膦等″三大″产业链延链、优链、补链、强链的成功实现,而且实现了公司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的快速形成,实现了内涵挖潜和降本增效,危机中孕育新机会新创造。此外,新农股份则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公司持续围绕工艺装备升级,降本增效;加大产品技术研发投入,推进差异化产品的研发和上市,加强技术营销队伍建设,聚焦重点市场、重点客户,进一步提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而江山股份公司一方面深入开展精益管理、精准营销,除草甘膦以外的其他核心产品保持稳定盈利,同时精细化调节草甘膦产品的产销平衡,至二季度末草甘膦价格已出现企稳回暖迹象;另一方面公司重点聚焦战略事项,抢抓发展机遇,坚持“产业+资本”双轮驱动,围绕“补链、延链、强链”目标,加快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内生增长与外延发展动力显著增强。此外,中农联合通过持续加强市场开拓力度,抢占市场份额,开展新产品开发等措施,达到优化产品结构,强化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益。
整体来看,市场下半年好转的决定因素为去库顺利,价格稳定和产业链完整,此外,中国农药行业具有低成本和产业链完整的优势,会持续推动中国农药产品出口需求的提升。同时,双碳目标叠加安全环保政策趋严,正在倒逼基础农药产业技术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利好头部企业。正如草甘膦价格已经从底部回升20%(如图),预计下半年农药产业整体需求有望触底回升。
近一年我国草甘膦原药价格走势 万元/吨
因农药类上市公司往往是行业规模性,合规性以及市场景气度的重要代表,中农纵横汇总了15家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情况,难免做到概全,仅为管中窥豹,供参考交流。
---江山股份---
7月15日,江山股份公告,预计 2023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8,000 万元-21,000 万元,同比下降 82.69%-85.16%。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1.预计 2023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8,000 万元-21,000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00,284.90 万元-103,284.90万元,同比下降 82.69%-85.16%。预计 2023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8,315 万元-21,315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02,345.80 万元-105,345.80万元,同比下降 82.76%-85.19%。
本期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受宏观经济、农药行业周期性波动及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农药产品草甘膦的市场价格和销售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导致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降低。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公司一方面深入开展精益管理、精准营销,除草甘膦以外的其他核心产品保持稳定盈利,同时精细化调节草甘膦产品的产销平衡,至二季度末草甘膦价格已出现企稳回暖迹象;另一方面公司重点聚焦战略事项,抢抓发展机遇,坚持“产业+资本”双轮驱动,围绕“补链、延链、强链”目标,加快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内生增长与外延发展动力显著增强。
---先达股份---
先达股份7月1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0万元到53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减少约1.45亿元到约1.48亿元,同比减少73.21%到74.72%。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2023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去库存等因素的影响,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部分主要产品销售价格非理性下跌,产品价格出现倒挂,其他产品毛利率也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部分产品出口订单有所下降和推迟,致经营业绩同比大幅下降。新建咪唑乙烟酸和咪唑烟酸项目2023年上半年进行试生产,前期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利润同比下滑。
2022年1至12月份,先达股份的营业收入构成为:除草剂占比89.22%,杀菌剂占比7.13%,中间体占比2.88%,其他业务占比0.78%。
---和邦生物---
和邦生物7月15日公告,预计2023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0,000.00 万元到 70,00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 193,463.49 万元到 203,463.49 万元,同比下降 73.43%到 77.23%(本业绩预告所涉及的财务数据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1.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0,000.00 万元到 70,00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 193,463.49万元到 203,463.49 万元,同比下降 73.43%到 77.23%。
2.预计 2023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57,500.00 万元到 67,50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 195,254.84万元到 205,254.84 万元,同比下降 74.31%到 78.12%。
本期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宏观经济及市场供需变化影响,公司部分产品市场价格与销量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下降,业绩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在二季度末,公司主要产品市场行情有所回暖,产品价格企稳反弹。
---新安股份---
新安股份7月1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亿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是:受市场供需变化影响,公司主导产品草甘膦、有机硅销售价格与销量较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导致本期业绩较上年同期较大幅度下降。
2022年1至12月份,新安股份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农化自产产品占比34.11%,硅基材料基础产品占比16.84%,硅基终端及特种硅烷产品占比16.82%,其他占比13.17%,农化贸易产品占比9.9%,化工新材料占比6.47%。
---苏利股份---
7月14日苏利股份发布业绩上半年业绩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00.00 万元 至 4,3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5,611.53 万 元至16,311.53万元,同比减少78.40%至81.92%。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600.00万元至4,3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5,344.98万元至16,044.98万元,同比减少78.11%至81.67%。本次预告业绩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本期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2023年上半年,业绩较同期减少的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受国内外终端客户需求下滑,主要原材料价格呈下降趋势,农药及阻燃剂行业整体景气度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销售单价及数量下降,相应的当期收入和利润均有所下滑;另一方面,上年同期受能源双控、化工材料市场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公司部分原材料及产成品价格处于高位,整体经营业绩相对较好,相应本期业绩同比下滑明显。
---新农股份---
2023年07月14日,新农股份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利润为1,900万元-2,800万元。
公司报告期业绩变动原因说明:2023年半年度,公司预计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因上半年农化行业原药与中间体整体渠道库存过大,客户增量需求剧减,公司主要原药与 中间体产品出现量价齐跌情形,导致相关产品盈利能力减弱。
为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公司持续围绕工艺装备升级,降本增效;加大产品技术研发投入,推进差异化产品的研发和上市;加强技术营销队伍建设,聚焦重点市场、重点客户,进一步提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蓝丰生化---
2023年07月14日,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企业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6,500.00万元~4,400.00万元;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7,400.00万元~5,000.00万元。
受宏观环境、市场需求及公司硫磺制酸及余热发电生产装置全面停车检修影响,公司甲基硫菌灵、丁硫克百威、环嗪酮等主要产品间歇性停产,导致开车成本增加、产量大幅下降,从而盈利水平下降。非经常性损益主要系报告期内处置废旧设备所致,预计对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700万元。
---利尔化学---
2023年7月5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5亿元-4.8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3.70%-54.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75亿元-4.8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3.84%-54.79%。
公司表示,业绩变动原因:2023年上半年,受公司核心产品竞争加剧等影响,导致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下降,致公司业绩出现同比下降。
---中农联合---
2023年07月14日,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在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000万元~1,4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4.09%~133.73%;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1,400万元~1,8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3.63%~143.23%。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受宏观经济及市场供需变化影响,中农联合各主要产品市场竞争加剧,销售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主导产品平均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较多,部分产品出口订单有所推迟,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亏损。公司聚焦重点市场、重点客户、重点作物,紧盯市场变化,提高决策速度,抢抓市场订单,提高市场份额,积极推进创新产品销售,报告期内整体销量同比有所增长。公司将持续加强市场开拓力度,抢占市场份额,开展新产品开发,优化产品结构,强化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益。
---联化科技---
2023年07月14日,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与报告期内联化科技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2,000万元~3,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5.32%~90.22%;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盈利11,500万元~13,5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6.28%~45.72%。
2023年,公司植保客户进入″去库存″行情,因此,作为其定制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植保事业部营业收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从而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公司2023年半年度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10,500.00万元至-9,500.00万元,主要为报告期内公司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产生的投资亏损所致。相对应的,公司的外币资产形成了部分汇兑收益,因此上述事项不会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和正常经营活动。
---安道麦---
2023年07月14日,安道麦A披露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91亿元–1.93亿元,由盈转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3.57亿元–2.59亿元,由盈转亏。
与2022年上半年相比,公司预计2023年半年度以人民币计算的销售额同比下降8%,以美元计算预计同比下降14%。销售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销量下降,此外汇率波动和销售价格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渠道高库存与原药价格走低的趋势使得市场普遍抱持观望心态,加之高利率的影响,去库存成为市场的主流动态。此外,部分地区天气条件不利也影响了销售额。两相对比,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反映了当时市场需求因供应不稳而保持旺盛。
---丰山集团---
2023年07月14日,公司披露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丰山集团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减少5,000万元~6,000万元,同比减少67.34%~80.80%;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减少5,200万元~6,000万元,同比减少76.13%~87.84%。
在报告期内,受国内外下游客户消化前期较高库存导致农药需求不足和出口大幅下滑的影响;同时,产品售价下降幅度高于主要原材料的降价幅度,从而影响公司产品毛利率。另外,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增加了可转债利息支出,以上因素共同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幅度较大。公司将进一步强化营销策略并采取降本增效和优化人员结构等举措,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利民股份---
2023年07月15日,公司披露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5,500万元~6,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3.65%~60.35%;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盈利4,900万元~5,2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5.78%~63.69%。
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减少的主要原因:上半年农化行业整体渠道库存过大,国内外终端客户需求下滑,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呈下降趋势,导致盈利能力减弱。为积极应对挑战,公司持续聚焦重点客户,加强战略合作,积极开拓市场,加强营销队伍建设,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降本增效,推进新产品小试及工业化进度,进一步提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辉丰股份---
2023年7月17日,辉丰股份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200万元至4,800万元,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值,主要系:(1)公司对部分重要应收款项按账龄计提坏账准备;(2)公司部分重要的联营企业2023年1至6月大额亏损。
---红太阳---
7月1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0万元~2000万元,同比下降96.76%~97.57%;基本每股收益0.0258元-0.0344元。今年上半年,受全球主要农药市场南北美洲气候异常、东欧的俄乌战争加剧、美元加息连美国银行业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地缘政治持续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引发市场需求同比上年“冰火两重天”的大幅下降,再由于“双草”价格成倍下降连动整个灭生性除草剂价格大幅下挫和全球主要农药市场上年高价“超买”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导致农药渠道库存消化缓慢,引发全球全行业上半年农药产品价格持续走低,整体市场成交量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