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防治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的关键期到了!

作者:化肥农药助手 新媒体 2025/2/13 9:24:30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与茎基腐病频繁爆发,给小麦产量与品质带来了严重影响。如何在适当的时间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成为关键。本文将介绍这两种病害的特征、最佳防治时间以及实用的防治建议,以期为农民提供可操作的指南。病害特征小麦纹枯病主要在叶鞘和茎秆上发生,最初呈现淡黄色小斑点,随后变成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严重时可导致花杆烂茎,形成“枯白穗”。而小麦茎基腐病则首先在麦苗茎基部叶鞘变色,后期茎秆基部可呈现不规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与茎基腐病频繁爆发,给小麦产量与品质带来了严重影响。如何在适当的时间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成为关键。本文将介绍这两种病害的特征、最佳防治时间以及实用的防治建议,以期为农民提供可操作的指南。


病害特征


小麦纹枯病主要在叶鞘和茎秆上发生,最初呈现淡黄色小斑点,随后变成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严重时可导致花杆烂茎,形成“枯白穗”。而小麦茎基腐病则首先在麦苗茎基部叶鞘变色,后期茎秆基部可呈现不规则褐色斑块,甚至产生红色或白色霉层。

图片


最佳防治时间


针对这两种病害,防治的最佳时间是在小麦返青拔节期进行。此时若错过防治,病害已严重侵染,后期喷药防治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失去意义。防治指标为返青至拔节期,纹枯病病株率应控制在10%~15%,茎基腐病病株率则为5%。

防治建议


1. 合理施肥与灌溉:
在小麦生产中,应按照氮肥总量控制,分期调控的原则施肥,同时根据苗情和土壤墒情合理进行灌溉,避免因田间湿度过大而诱发病害。
2. 合理用药:
对于纹枯病可选用戊唑醇、己唑醇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而茎基腐病可选用戊唑醇、丙硫菌唑等进行防治。在喷药时要加大用水量,保证药液充分覆盖茎基部,严重发病田地可隔7~10天再次喷药,连续喷2~3次。
3. 注意事项:
由于这些病害多发生在植株下部,喷药时应加大用水量,确保药液充分覆盖。同时,可与其他药剂如芸苔素和磷酸二氢钾混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总之,小麦纹枯病与茎基腐病的防治至关重要,决不能掉以轻心。在小麦返青拔节期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是避免后期减产的关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是我们防治病害的指导思想,只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保障小麦的产量与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