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农药领域,杀螨剂市场异军突起,前景一片大好,迎来发展的黄金期。中国成为杀螨剂增速最快的市场螨类是最易产生抗性的农业害物之一,据《2019年全球杀螨剂市场趋势与预测》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杀螨剂市场价值为1.96亿美元,到2019年,预计将增长至2.75亿美元。2007-2015年全球杀螨剂复合增长率为5.1%,2014年起,以复合年增长率5.2%速度增长。近8年全球杀螨剂均占杀虫剂整体
近几年,在农药领域,杀螨剂市场异军突起,前景一片大好,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螨类是最易产生抗性的农业害物之一,据《2019年全球杀螨剂市场趋势与预测》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杀螨剂市场价值为1.96亿美元,到2019年,预计将增长至2.75亿美元。2007-2015年全球杀螨剂复合增长率为5.1%,2014年起,以复合年增长率5.2%速度增长。近8年全球杀螨剂均占杀虫剂整体市场的5%左右,保持稳定。再看中国杀螨剂市场,2008-2015年中国杀螨剂复合增长率为5.4%,2015年市场份额为15.18亿人民币,近8年中国杀螨剂均占杀虫剂整体市场的12%左右。无疑,杀螨剂市场是一个新的农资增量新蓝海,而中国成为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杀螨剂主要用于的作物包括棉花、果树和蔬菜,尤其是柑橘和葡萄。近年来,尤其是近3-5年中国经济作物进入快速发展期,其中,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包括北方大田区的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种植业最大的增量市场所在,生产高品质的农产品成为广大种植者的追求目标。
市场上不同类型杀螨剂概况

果树、蔬菜成为螨类等多种病虫害的重灾区,柑橘的疯狂扩张更是导致了螨类的爆发,尤以柑橘红蜘蛛最为猖獗,螨类由于抗性强、防控难度大,成为严重的问题。除此之外,二斑叶螨、朱砂叶螨等害螨对苹果、冬枣、茄子、辣椒、花卉、草莓等经济作物的危害也呈现愈发严重的态势。在此背景下,国内杀螨剂迎来新一轮的发展红利期,需求量逐年递增,市场容量有近百亿元。要想分得杀螨剂百亿市场的一杯羹,抗性攻坚是必修课。当前,杀螨剂按照作用机理分为4大类:神经毒剂、线粒体呼吸作用抑制剂、生长抑制剂和其他作用机理的杀螨剂。由于害螨的高强繁殖能力,导致现在一个杀螨剂产品上市用不了3年就产生了抗性,抗性周期逐渐缩短。一如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华南西南大区经理赵黎明所说,一个杀螨剂在上市的前几年会有相当的防治效果,但不久由于抗性的发生,活性就会快速下降,为此企业必须不断的开发新杀螨剂来应对。所以,尽管当前杀螨剂市场的产品不可谓不汹涌,但许多产品抗性强、持效期短、新型药剂缺乏、隐形成分添加严重、用药方法不科学等痛点也使得防治困难与日俱增。

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郑获也表示,目前杀螨剂市场痛点分两点:第一是种植户的痛点主要还是在药效的表现上,死不干净,管不久(7-10天一遍药)等都是种植户最头疼的问题;第二作为厂家来说,底层种植户的施药技术参差不齐也是导致药效表现差异的重要因素,并且新产品的研发到推广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红蜘蛛的抗性发展又十分迅速,往往研发速度赶不上抗性的发展。成都新朝阳股份公司市场部产品经理王玉宏表示,在新《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标签二维码可追溯系统的相继执行后,农药监管规范进一步收紧,杀螨剂市场所谓的 “虫、螨、卵全杀的万能药”陆续会彻底退出市场。特别是随着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引导,我国农药将加快向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高毒高风险品种加速淘汰。丁硫克百威、三氯杀螨醇、三唑磷等杀虫杀螨剂目前已经被列入《禁限用农药名录》,从2021年4月25日起,三氯杀螨砜也将正式退出我国农药市场,越来越多的高毒杀虫杀螨剂将会被禁用或限制使用。王玉宏透露,近几年,虽然有联苯肼酯、乙唑螨腈等高效的杀螨剂的问世,但螺螨酯、乙螨唑类产品在全国多地都产生了较高抗性,杀螨剂同质化问题很严峻。从我国杀螨剂的登记情况来看,抢登过专利保护期品种的现象没有实质性的改观。再加上,全球化学农药新成分研发难度大幅增加,一大部分国内中小型农药企业根本不具备开发新型的杀螨剂的条件和能力,往后看3-5年,没有新型的杀螨药剂上市,因此,杀螨助剂的体系化研发将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现在螨类抗性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新药剂开发的速度。新农药条例的的公布,农药登记的门槛提高,对标签、药剂混配提出了新的要求。再加上受制于国内有限的化合物和高毒农药及第三组分退市,常规药剂很多,但缺少好药,缺少能真正防治的革命性产品,少配方、少研究是当前国内螨类防治的现实写照。汹涌的杀螨剂产品之下,还是满足不了市场所需,行业依旧呈现出缺药少药甚至面临无药可用的风险。这几年杀螨剂市场很热也很拥挤,大大小小的企业都蜂拥向以广西为代表的柑橘区,竞争已然是白热化的状态,但大多停留在培育市场的基础阶段,真正取得可观上量的并不多。一个市场一旦热起来,就难避产品同质化的泛滥的窘境。从杀螨剂市场这两年从登记不难看出也多是常规产品扎推,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厮杀惨烈。各种产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各种复配型杀螨剂更是多如牛毛,让人眼花缭乱。这也是导致现在杀螨剂产品在一线推广困难的痛点之一。

陕西上格之路部分杀螨剂产品技术测试
就像济南中科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志运所言,“目前很多中小杀螨剂企业创造热点的路径之一通过让农药老品种焕发新光彩的方式运作,没有什么万能药,老品种市场份额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产品同质化严重,很难再有大突破。所以,这种情况下,农药企业大多通过产品制剂加工工艺的改进,特别是助剂添加的研究,来让部分老品种得以提升药效,以此来提高市场竞争力。”现在的杀螨剂市场药剂市场也是泥沙俱下,不少小厂家迫于发展现状的无奈,为了生存,会铤而走险生产一些短平快的劣质产品,充斥市场,引发无序的价格竞争,果农、菜农大多分辨不出来,不但起不到杀螨的功效,反而会加剧螨类的抗性,不利于果蔬产品的安全。所以柑橘和蔬菜种植户在选择杀螨剂产品时,也一定要选择三证齐全的正规大厂家产品,专业厂家产品无隐性成分,效果持续稳定,使用手机二维码即可追溯。同时,要摸清螨类的发生规律,防重于治,提高防范意识,科学轮换用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小虫产品同质化竞争肯定会愈发严重,如何未雨绸缪抢占市场,并打造品牌单品? 当前各家企业也都有自己的独家秘笈。当然,现在果蔬小虫市场也不乏过千万的企业大单品,这些产品的背后都有着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下面就盘点一下当前一些企业的成功案例。杀螨剂的主战场在南方,柑橘是我国杀螨剂应用的最大单作物,占杀螨剂总市场份额的50%以上。南方柑橘品种面积已超过3000万亩,占据了中国柑橘面积的大半壁江山,仅广西,优质柑橘品种面积就超过了700万亩,还有云南、四川、浙江、湖南、重庆、湖北等地的柑橘种植面积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且这种增势未来两三年还将持续。种植面积的快增自然也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杀螨剂市场需求,商机无限。柑橘红蜘蛛又称柑橘全爪螨,是柑橘的主要害螨之一。红蜘蛛繁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一年可发生18-30代,全年都可发生 ,25℃条件下,从卵到成虫10-15天,便可产生一代。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农事操作不当、药剂防治措施不对、抗药性增加等原因,红蜘蛛发生普遍成加重趋势。所以,很多农药企业也把南方作为谋求增量的主场,把柑橘作为自己杀螨剂产品上量的核心主攻的作物。


济南中科绿色柑橘杀螨剂产品生测
拜耳、巴斯夫、爱利思达生命科学、科迪华、富美实、中化、诺普信、湖南泽丰、海利尔、青岛明月、江西海阔利斯、福建新农大正、明德立达、济南中科绿色、佛山盈辉、瑞德丰、陕西上格之路、陕西美邦、柳州惠农、沈阳科创、青岛中达、吉林八达等企业都是当前市场上的活跃主体。外企依旧是杀螨剂市场份额最有力的占领者,但国内药企的发展势头也在逐年提升,政见资源,推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强,它们为增加市场占有率,不断推出各种杀螨剂新产品,纵深搅热杀螨剂市场。据陕西上格之路产品经理梁伟博介绍,由于柑橘产业的极速扩张,当前防螨治螨用药频次高、成本大,柑橘每年单是防治红蜘蛛就要打15-17次农药,每亩的成本在1300-1600元之间,防治成本占柑橘病虫防治总成本的50%以上。因此,杀螨剂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是刚需。所以,300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之下,每年仅柑橘市场的杀螨剂市场容量约在40亿元左右,加上蔬菜的话,中国整个杀螨剂市场容量在百亿上下,潜力巨大。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截止到9月18日,国内杀螨剂农药登记红蜘蛛的产品有1751个,化学杀螨剂占杀螨剂种类的95%以上,生物杀螨剂主要以苦参碱,印楝素、藜芦碱、阿维菌素4种成分为主。其中,登记在柑橘红蜘蛛上的产品高达832个,登记火热,市场不容小觑。对企业而言,柑橘红蜘蛛防治是一块体量巨大的蛋糕,想实现上量绝非易事。陕西上格之路产品经理梁伟博表示,柑橘杀螨的防治痛点一直都是彻底性和持效期,目前排除高毒类药剂成分外,阿维类、菊酯类、联苯肼酯、哒螨灵等的速效性相对不错,但在害螨爆发时,彻底性大打折扣,所以提升彻底性的杀螨剂研发将是重点工作。吉林八达华南西南大区经理赵黎明也表示,当前在柑橘红蜘蛛推广上面临两方面的痛点:一是由于杀螨剂普遍存在3遍就产生抗性的难题,所以我们的产品主打“对次代或多代重叠红蜘蛛无抗性产生”。二是死虫率和持效期的问题。由于我们国家缺乏技术型的种植户,对于柑橘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认识不够。所以,很多好的产品用的方法和方式均不是很到位,这样就容易在使用的时候与预期效果有差别。所以,我们把我们的杀螨剂的使用方式和方法手把手的对经销商和零售商进行探讨,并要求我们的合作伙伴对种植户进行职业化培训。这也折射出,不少布局柑橘红蜘蛛防治的农药企业在杀螨剂抗性研究方面还没有形比较成熟的系统解决方案,主要还在研究新化合物对杀螨效果和应用安全上面进行摸索。就像陕西上格之路的梁伟博所说,农户对企业的初步信任首先来自产品质量的信任,没有质做支撑,就没有上量的资本。实现上量也没有捷径可言,只有不断的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杀螨剂产品的质量和功效水平,回归种植户的本质诉求,高效+省工是根本,科学配伍杀卵药剂,增加杀卵药剂的触达率(在叶脉两侧危害),从而形成全形态杀螨,突出速效、彻底、持效功能。在基层推广上,以多频次的大农户现场示范+观摩+促销打造原点市场和终端,以药效回访+线上传播带动更多散户使用,用实际的效果表现,驱动各级渠道发力。现在在柑橘红蜘蛛防治上各家企业也是以套餐辅以系统的方案为主,也有不少综合实力强劲的企业通过大单品的打造突围。套餐顾名思义就是几种产品的集成打包销售,跟作物全程解决方案相似。在杀螨剂产品同质化泛滥的当下不失是营销方式的一种升级与创新。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并不是所有果蔬都适合组合套餐销售模式,目前只在一部分果树上可行,例如柑橘、苹果、梨等相对用药较为规律的作物。中化、诺普信、柳州惠农、湖南泽丰、沈阳科创、青岛中达等企业在当前柑橘红蜘蛛防治市场都有着强劲的实力和亮眼的市场占有率。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点是成分创新、复配合理、技术服务到位。中化,凭借强大的研发力量,投放强势的全新杀螨资源乙唑螨腈,兼具速效,持效,大单品“宝卓”市场表现优异。但是因为市场保护不力,抗性发展太快,目前在高抗阶段(5-6月),持效期最短只能到5天。诺普信的杀螨剂研发团队为国内外顶尖人员,也因此其证件多,产品多,推广多,渠道多。柳州惠农,登记氟啶胺在柑橘红蜘蛛上,先知先觉,抓住市场风口和红利,放大氟啶胺的彻底性和持效期作用,快速抢占市场份额。而湖南泽丰为近两年的后期之秀,证件新颖,人员多为5-10年的技术推广型人才,主要以本地化为主,且市场策略灵活多变,性价比也很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柑橘红蜘蛛产品同质化竞争肯定会愈发严重,质量优秀、效果稳定的可靠的产品将迅速占领市场,果蔬害螨市场,必定是正规大厂家,专业厂家高性价比产品的天下。实现上量突围,优质单品、系统方案一个都不能少。在果蔬害螨抗性防治上,国内外暂时没有所谓的特效药,但不乏新的值得关注的热门有效成分,药剂发展趋势和产品流向。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农药的研发取得了重要进展,一些品种防治效果可媲美化学农药;同时,生物农药的生态环境效益明显优于化学农药。在此背景下,开发高效、长效、广谱、对环境友好、对天敌伤害小且不易产生抗性的安全新型的杀螨剂迫在眉睫,生物杀螨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据成都新朝阳王玉宏介绍,在植物源杀螨剂中,全世界已报道超过39种植物提取物具有杀螨活性,其主要包括植物粗提物、生物碱类、柠檬素类、黄酮类和植物精油类等杀螨活性成分。目前,我国植物源杀螨剂已登记3种成分:苦参碱、印楝素、藜芦碱。阿维菌素作为生物化学农药,具有高效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截止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叶螨和其他虫害的防治,截止到2020年9月18日阿维菌素单剂共计63个登记证。苦参碱现在只有孟州云大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金收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公司有产品登记;藜芦碱有7个登记证。藜芦碱是植物源杀螨剂的代表之一,藜芦生物碱类提取于藜芦的根、茎,是藜芦中的药理活性成分,是一类极有开发应用价值的植物源杀虫剂,一般国内常见藜芦主要有天目藜芦、藜芦、毛穗藜芦、兴安藜芦、毛叶藜芦、大理藜芦等。藜芦碱杀螨作用机理藜芦碱作为植物源农药中全新的生物杀螨剂,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和独特的作用机理,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促进作用,药液能够快速渗透进入螨类体表的气孔中,造成虫(螨)体的窒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缺氧,虫体丧失行动力,对成螨和幼螨具有高活性。目前在植物源杀螨剂研发方面卓有成绩的要属成都新朝阳,已有首款0.5%藜芦碱产品上市,就是通过借鉴中医理论,在对藜芦进行提取时添加“药引”,通过这样的“共提萃取”技术使提取出的具有杀螨活性的藜芦总碱溶出量明显增大。各类杀虫活性物质协同增效,对红蜘蛛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整体来说,虽然我国科研院校和生物科技企业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加大了对植物源农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通过改进提取工艺和提取方法,提升了产能,但生物杀螨剂的发展还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成本还是相对较高,后续还需持续发力。可以预见,中国农资的未来增长空间在西部地区,尤其西南与华南地区,将会成为农资的主战场,机遇与挑战并存。毋容置疑,杀螨剂市场是一个蓝海,也是一个红海,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我国经作面积的逐年增多,尤其是以柑橘为代表的热门果树的急速扩张,杀螨剂的市场容量势必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这个市场会持续火热,滚烫,未来绝对是一个大有可为的百亿级品类大市场。柑橘市场的杀螨剂将会呈现出3大趋势:1.助剂的作用将会增大,甚至包括矿物油的使用量也会增多;2.产品呈现方案化,兼具速效彻底和持效,而单一药剂基本无法满足农户需求;3.用药精准化,产品力虽不可或缺,但种植户的应用技术教育和普及也是重点。随着螺螨酯、乙螨唑等化合物抗性的增大,未来2-3年内杀螨剂市场可能联苯肼酯、氟啶胺等会是市场的热点,成为未来几年的市场热点,生物杀螨剂将是方向。影响杀螨剂市场的主要因素是抗性的发展和新产品的上市,这也决定着市场格局的变化。虽然现在业内一些专业杀螨剂新秀企业和拳头产品都不少,造就了杀螨剂行业的繁荣,然而,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和看到现在杀螨剂领域依旧是外企专利的天下,国内新的专利化合物,革命性的产品缺乏。未来杀螨剂如果仅仅依靠通过产品制剂加工工艺的改进,或者通过助剂添加的研究,通过提升老品种的药效来提高高自己的市场竞合力是远远不够的,是注定走不远的。所以,企业要想分得一杯羹,还是要做好产学研的协同合作的基础上,潜心深耕,脚踏实地的修炼内功,打磨产品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