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头部企业同启IPO,农药行业释放关键信号······
近日
农药行业掀起资本波澜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正式披露招股书冲刺深交所主板
兰升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向河北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
两家头部企业同启IPO进程,绝非偶然资本动作,而是中国农药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重塑”转型的关键信号,预示着行业即将迎来深度变革与格局重构。
广西田园与兰升生物的IPO选择,本质是头部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战略升级的主动作为。广西田园手握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创制农药“毒氟磷”2024年应用面积超600万亩次,成为防治农作物病毒病的主流产品。公司构建的“储备一代、研发一代、产业化一代”创新体系,涵盖异唑虫嘧啶、氯菌环酯等十余种创新化合物,形成坚实技术壁垒。此次IPO拟募集的6.3亿元资金中,2.8亿元投向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彰显其以资本反哺创新、巩固技术领先地位的决心。
兰升生物则以烯草酮细分赛道称王。作为全球最畅销的选择性禾本科杂草除草剂之一,烯草酮年销售额超3亿美元,兰升生物凭借5000吨以上稳定产能占据市场制高点。更关键的是,公司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实现绿色清洁生产,符合欧盟等国际高标准,获得国际客户溢价认可。其IPO辅导备案启动,标志着企业从“产能扩张”向“技术升级+绿色制造”的转型,旨在借助资本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
两家企业的资本动向,折射出农药行业价值评估体系的根本转变。过去,行业以产能规模论英雄,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与同质化竞争泛滥。如今,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决定企业估值的核心变量。
记者了解到,广西田园2022—2024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达30.95%,2024年研发费用率4.2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其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比例超75%,综合毛利率从27.73%提升至36.07%,技术溢价效应显著。兰升生物凭借烯草酮的全球市场地位与绿色生产工艺,构建起稳定盈利模式,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高议价权。
这种转变背后是行业对可持续发展与高端市场的追求。随着欧盟等国际标准日益严苛,传统高污染生产工艺面临淘汰危机。绿色制造不仅是环保要求,更是打开国际高端市场的金钥匙。资本市场正用真金白银为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投票,推动行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
头部企业的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正在重塑农药行业生态。
首先,产业集中度将加速提升。资本助力下,头部企业研发强度进一步加大,技术代差呈指数级扩大。
其次,产业服务模式迭代升级。广西田园构建的“作物全程解决方案”服务体系,通过区域品牌拆分提升服务密度,将产品销售转化为农业服务入口。其药肥产品2024年实现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31%,印证了“产品+服务”模式的巨大潜力。当行业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具备技术整合能力的企业将占据价值链高端。
最后,国际竞争力全面重塑。兰升生物的烯草酮产品通过欧盟、巴西等主流市场认证,绿色生产工艺获国际客户长期订单,证明中国农药企业能在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参与竞争。相比之下,缺乏核心技术支撑的企业,即便规模庞大也难逃被收购或边缘化的命运。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农药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企业平均毛利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8.2个百分点,资本与技术正成为企业国际化的双翼。
广西田园与兰升生物的IPO,是中国农药行业升级的缩影,预示着行业即将迎来“黄金时代”。
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将创造巨大市场空间,头部企业有望在全球农化市场中占据更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若不能及时转型,将面临被淘汰风险。
对行业而言,需深化产学研合作,突破创制农药产业化瓶颈,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完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优化产业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升产业集中度。对企业而言,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深化服务模式创新,从产品供应商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资本市场的钟声已经敲响,我国农药行业的变革大幕已然拉开。在这场关乎生存与发展的竞赛中,唯有那些以技术创新为矛、以绿色发展为盾、以资本运作为翼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问鼎世界农化产业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