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产品选别乱选,注意看这些!
化肥是重要的农资产品,对保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日前,荆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肥料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发现肥料产品主要有总养分、氯离子、包装标识等项目存在不合格,总养分是指总氮、有效磷和钾三种元素的含量总和,是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如果总养分达不到包装袋上明示的含量值,将导致植物生长不良,从而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氯离子不合格对作物幼苗、忌氯作物造成影响,有的甚至造成烧苗等。肥料包装标识不合格容易误导消费者,导致产品名不副实,影响肥料的正确使用从而导致粮食等作物的正常生长。
荆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示广大消费者在选购肥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四不要”。
1. 不要贪图小便宜,不顾质量,购买假劣肥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目前,磷酸二氢钾,标识混乱、假冒产品较多,购买时要多留神。
2. 不要看“大”不看“小”。有些产品为炫耀卖点在包装上用名牌大字标出,而为应付监督部门检查,将实质内容用小字标出。如用大字在显著位置标出 “俄罗斯”,用小字标出“采用”、“原料”等,使人误认进口产品;还有的在显著位置标出“硫酸钾型”,在不显眼处标出“含氯”,以达到扰乱视听的目的。
3. 不要被新概念迷惑。有些产品打着高科技的幌子。在包装上大做文章,标以“生物”“活化”“绿色”等高科技名称,实际是一般产品。
4. 不要自认“倒霉”。发现假化肥或使用中出现肥害等现象,应向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协会等及时反映举报。
二、“四看”。
1.看化肥经营者的经营资格,是否有经营化肥的营业执照等合法手续。尽量选择手续合法、有规模和有信誉的商店或企业厂家购买。
2. 看产品合格证、肥料检验单,并索取购销凭证。
3. 看肥料标识,分清肥料类别和性质,了解肥料的养分含量、用途、用法、注意事项。国家标准GB 18382-2021《肥料标识内容要求》规定,肥料必须标明总养分(仅指N+P2O5+K2O)的含量,不得将中、微量元素或有机质加到总养分中。但检查时发现,仍有企业将中、微量元素或有机质加入到总养分中,欺骗消费者。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留意。还要注意,复合肥料上标明含有氯或氯离子时,在烟草等忌氯作物上不用或慎用,在幼苗上使用要适当远离根部,以免烧苗。标有含硝态氮的肥料,在水田种慎用,以免硝态氮的损失。
4. 看肥料企业是否办理了有关手续并在包装袋上明示了相关编号。例如,叶面肥、微生物肥要办理农业部肥料登记证;复合肥料、有机肥料等要办理省级肥料登记证,复合肥料、磷肥等还要办理生产许可证等。
5. 尽量购买大型企业生产的、市场占有率大的产品。要到比较大的、正规的、有固定经营点的化肥销售网点去购买。
6. 了解肥料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需要的肥料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因此要了解自己需要的是哪种肥料,以及如何正确使用。
7. 关注肥料的肥效期和作用。不同的肥料具有不同的肥效期和作用,有些肥料可以持续提供养分,有些则只能在短时间内提供。了解肥料的肥效期和作用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安排施肥时间和数量。
8. 注意肥料的储存和使用安全。一些肥料可能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要了解肥料的储存和使用安全知识,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