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7月玉米褐斑病,已在河南山西爆发,天晴后抓紧打药!

作者:每天农资 2024/7/17 9:10:39
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黄淮地区的雨季,而这段时间又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段三伏天,面对高温高湿的天气玉米最容易发生病害。(图片来源于中国气象网)就在7月11日,河南开封猫友群里,有种植户反映称玉米褐斑病已经普遍发生。7月15日山西种植户下地查看玉米长势时,发现玉米褐斑病已经小范围爆发了!玉米褐斑病是一种由玉蜀黍节壶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因此也被称为“玉米节壶菌病”,主要危害果穗以下的叶片、叶鞘、茎秆,严
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黄淮地区的雨季,而这段时间又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段三伏天,面对高温高湿的天气玉米最容易发生病害。

图片
(图片来源于中国气象网)

就在7月11日,河南开封猫友群里,有种植户反映称玉米褐斑病已经普遍发生。7月15日山西种植户下地查看玉米长势时,发现玉米褐斑病已经小范围爆发了!

图片


玉米褐斑病是一种由玉蜀黍节壶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因此也被称为“玉米节壶菌病”,主要危害果穗以下的叶片、叶鞘、茎秆,严重时可造成叶片局部或全叶干枯。


一般在玉米8-10片叶时发生较多、较重,12片叶以后发生较少、较轻。另外该病具有发病迅速,传播蔓延快的特点,对产量影响在10%-30%左右。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玉米褐斑病的发生!

症状识别:

(1)玉米叶片上的表现症状: 一般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病斑初为黄色,水浸状,后变黄褐色、红褐色至紫褐色。后期病斑破裂,散出黄色粉状物(病原菌的休眠孢子囊)。病叶片可能干枯或纵裂成丝状。

图片

(2)玉米叶鞘上的表现症状:茎上病斑多发生在结节的附近,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遇风易倒折。

图片


 如何防治玉米褐斑病? 

由于玉米褐斑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大家可以选用三唑类杀菌剂防治,三唑类比较多,像现在常用的肟菌·戊唑醇、丙硫菌唑、氟环唑这些都可以。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近期河南、山东、苏皖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建议等天气晴后,间隔7天左右连喷2-3遍,打药时尽量采用二次稀释,轮换用药。打药尽量在上午10点以前、下午16点以后施药,避开中午高温。

另外,如果打完药6小时内遇雨,要在雨后补喷,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控制玉米褐斑病的发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