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药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与提升策略

作者:尚普咨询集团 2023/10/25 14:51:39
一、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农药行业定义和产业链按《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卷》的定义,农药主要是指用来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 (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但通常也把改善有效成分物理、化学性状的各种助剂包括在内。农药主要用来防治危害农作物的害虫、杂草和病菌,实际使用的农药产品是由农药原料药和农药助剂制成的农药制剂,其中农药原药起主要作用,称为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

一、农药行业发展现状

农药行业定义和产业链

按《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卷》的定义,农药主要是指用来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 (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但通常也把改善有效成分物理、化学性状的各种助剂包括在内。

农药主要用来防治危害农作物的害虫、杂草和病菌,实际使用的农药产品是由农药原料药和农药助剂制成的农药制剂,其中农药原药起主要作用,称为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

农药除了用于预防、消灭和控制农林牧业的病虫草和其他危害外,还在卫生领域用于杀菌、杀虫等。

农业农药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苯、烯烃、醇、酯类等化工原料,通过合成加工成为中游的农药中间体、农药原药。最终生成不同配比的制剂,终端应用于下游的农林牧业及非农等领域。

农药行业规模和需求

2010-2022 年,全球农药市场规模从 2010 年的 460.1 亿美元上升至2022年的650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4.01%。预计2023年底将超过680亿美元。

全球农药以作物用农药为主,2022年全球农药市场规模达到760亿美元,2023年将超过667亿美元。作物保护用药仍然是全球农药市场的主力,预计2023年的市场份额仍然在88%左右。作物用农药产品种类丰富。作物用农药以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为主,全球作物用农药市场规模中,除草剂占比为 45.2%,杀虫剂占比为 24.8%,杀菌剂占比为 20.4%,其他农药占比为 9.6%。

全球农药需求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农业生产需求:农业生产是农药需求的直接驱动力,随着人口增长、收入提高、饮食结构变化等因素,农业生产需求持续增加,对农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包括种子技术、灌溉技术、机械化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和成本,但也会带来新的病虫害和杂草问题,对农药的需求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农业政策和法规:农业政策和法规是影响农药需求的重要因素,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农药的注册、使用、监管、补贴等方面有不同的规定,这些规定会影响农药的供给和需求,促进或抑制农药的发展。

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是影响农药需求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提高,对农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残留性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对环保型、低毒型、高效型等新型农药有更大的需求。

中国是全球农药生产和出口的领先国家,2022年中国农药产量约为 250 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 38.5%;出口量为 140 万吨,占全球总出口量的 28.9%。中国主要出口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其中除草剂出口量最大,占出口总量的 55.5%。预计2023年,中国农药市场将受益于国内外需求增加、国家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等因素,农药产量和出口量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中国农药市场规模在2010-2022年间从2010年的 180.6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 29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5%。预计2023年底将达到320亿元。

中国作物用农药市场规模在2022年为259亿元,占中国农药市场总规模的比例为89.2%。作物用农药以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为主, 2022年中国作物用农药市场规模中,除草剂占比为 46.4%,杀虫剂占比为 23.2%,杀菌剂占比为 21.6%,其他农药占比为 8.8%。

中国农药需求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内部因素:包括国内粮食安全战略、绿色发展理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科技创新等,这些因素对农药需求有正面的推动作用,促进农药行业的转型升级和质量效益提升。

外部因素:包括国际市场需求、国际贸易摩擦、国际技术竞争等,这些因素对农药需求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增加了农药行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二、农药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市场集中度概念和计算方法

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各个企业的规模或份额在整个行业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市场上各个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反映了市场的竞争程度和结构。

市场集中度有多种计算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前 N 家企业市场份额之和:即将市场上前 N 家企业的销售额或产量之和除以整个行业的销售额或产量,得到一个百分数,表示前 N 家企业在整个行业中所占的份额。一般取 N 为 4 或 8,分别称为 CR4 或 CR8。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忽略了前 N 家企业之间的差异和后 N 家企业的存在。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即将市场上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平方后相加,得到一个数值,表示市场上各个企业的规模差异程度。HHI 的取值范围为 0 到 10000,数值越大,表示市场集中度越高,竞争程度越低。一般认为,当 HHI 小于 1000 时,市场为低度集中;当 HHI 在 1000 到 1800 之间时,市场为中度集中;当 HHI 大于 1800 时,市场为高度集中。这种方法考虑了所有企业的规模差异,但忽略了市场份额的分布情况。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即将市场上各个企业按照市场份额从小到大排序,然后绘制一条曲线,横轴表示累计企业数量占总企业数量的百分比,纵轴表示累计企业市场份额占总市场份额的百分比。如果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相等,则曲线为一条从原点到右上角的直线;如果只有一个企业占据全部市场,则曲线为一条从原点到右下角再到右上角的折线。实际情况下,曲线介于两者之间。基尼系数是指洛伦兹曲线与直线之间的面积与直线下方总面积之比,表示市场份额的不均衡程度。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为 0 到 ,数值越大,表示市场集中度越高,竞争程度越低。这种方法考虑了所有企业的规模差异和分布情况,但计算较为复杂。

全球农药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2022年全球农药行业的 CR4 为 66.5%,HHI 为 1139,基尼系数为 0.5,表明全球农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为中等水平,竞争程度较为激烈。

全球农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行业整合:近年来,全球农药行业发生了一系列的并购重组事件,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提高了市场集中度。例如,2017 年,美国杜邦公司和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合并成立了陶氏杜邦公司;德国拜耳公司收购了美国孟山都公司;瑞士先正达公司被中国化工集团收购;日本三菱化学控股公司收购了日本日東化学工業株式会社等。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农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提供新型、高效、环保的农药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份额。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专利保护,这使得技术创新能力在不同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市场集中度提高。例如,2020 年全球农药行业的研发支出达到了 40.8 亿美元,其中前四大企业(拜耳、巴斯夫、先正达和科尔达)占比达到了 76.5%。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农药行业的直接驱动力,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市场需求存在差异,影响了不同企业的市场策略和竞争优势。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增长较快,对低价、低毒、低残留等传统农药有较大需求,这有利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降低了市场集中度。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增长较慢,对高价、高效、高环保等新型农药有较大需求,这有利于大型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市场集中度。

中国农药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2022 年中国农药行业的 CR4 为 15.6%,HHI 为 128,基尼系数为 0.28,表明中国农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为低水平,竞争程度较为分散。

中国农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环保政策: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农药行业的环保监管和执法力度,推动了农药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一方面,环保政策促进了一批低端、低效、高污染的农药企业退出市场,提高了市场集中度。另一方面,环保政策也刺激了一批高端、高效、低污染的农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提高了市场份额,提高了市场集中度。

市场竞争:中国农药行业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的双重竞争压力,导致了市场份额的分散和波动。一方面,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农药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导致利润下降,中小型企业生存困难,市场集中度降低。另一方面,国外市场竞争加剧,国际贸易摩擦频发,技术壁垒和环保壁垒增加,大型企业出口受阻,市场份额下降,市场集中度降低。

产业升级:中国农药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向以质量效益为主转变,从以传统农药为主向以新型农药为主转变,从以原料药和制剂为主向以综合服务为主转变。这些转变需要农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渠道拓展等方面的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集中度。

三、农药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竞争格局概念和分析方法

竞争格局是指市场上各个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反映了市场上各个企业的竞争策略和竞争结果,也反映了市场的稳定性和活跃度。

竞争格局有多种分析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波特五力模型:即将市场上的竞争力量分为五个方面:行业内部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供应商和买方。通过分析这五个方面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判断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吸引力。

竞争地图:即将市场上各个企业按照两个重要维度进行定位,形成一个二维矩阵图。通过分析这两个维度的含义和重要性,判断各个企业的相对优势和劣势。

竞争优势:即将市场上各个企业按照其在产品、价格、渠道、服务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形成一个多维评价体系。通过分析各个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判断其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全球农药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全球农药行业的竞争格局如下:

行业内部竞争者:全球农药行业的行业内部竞争者主要有以下几类:

国际大型农药企业:这些企业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品牌影响力、渠道网络和资金实力,占据了全球农药市场的主导地位,主要包括拜耳、巴斯夫、先正达、科尔达、陶氏杜邦等。

国际中小型农药企业:这些企业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专业化程度和区域优势,主要针对特定的市场需求和细分领域,主要包括阿道美、福美、日本三菱化学控股等。

中国大型农药企业: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成本优势和出口实力,主要以原料药和制剂为主,主要包括南京红太阳、华北制药、扬农化工等。

中国中小型农药企业:这些企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区域优势,主要以制剂为主,主要包括江苏阳光农化、山东华阳农化等。

潜在进入者:全球农药行业的潜在进入者主要有以下几类:

种子企业:这些企业具有种子技术和市场优势,通过转基因技术或其他技术,可以提供具有抗虫、抗草或其他功能的种子,从而替代或减少农药的使用,主要包括孟山都、先正达等。

生物农药企业:这些企业具有生物技术和环保优势,通过利用微生物、植物或其他生物资源,可以提供具有杀虫、杀菌或其他功能的生物农药,从而替代或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主要包括诺维信、巴斯夫等。

农业服务企业:这些企业具有信息技术和服务优势,通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提供农药用量监测、病虫害诊断、精准施药等服务,从而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主要包括气象通、百度智能云等。

替代品:全球农药行业的替代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物理防治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利用机械设备、光热辐射、电磁波等物理手段,可以防治病虫害和杂草,从而替代或减少农药的使用,主要包括机械除草、光热灭菌、微波杀虫等。

生物防治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利用天敌、寄生虫、病毒等生物手段,可以防治病虫害和杂草,从而替代或减少农药的使用,主要包括天敌释放、寄生虫投放、病毒投放等。

农业生态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利用作物轮作、间作、套作等农业生态手段,可以调节农田生态平衡,增强作物抗性,从而替代或减少农药的使用,主要包括作物轮作、间作、套作等。

供应商:全球农药行业的供应商主要有以下几类:

化工原料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提供苯、烯烃、醇、酯类等化工原料,是农药原料药和中间体的主要原材料,对农药行业的成本和质量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中石化、中石油、巴斯夫等。

农药助剂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提供乳化剂、增溶剂、增效剂等农药助剂,是农药制剂的主要添加剂,对农药行业的性能和效果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克罗达、阿克苏诺贝尔、陶氏杜邦等。

农药包装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提供塑料瓶、铁桶、纸箱等农药包装材料,是农药产品的主要保护和运输工具,对农药行业的安全和环保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美国国际纸业公司、中国中信包装集团等。

买方:全球农药行业的买方主要有以下几类:

农民:这些买方是农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他们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经济能力,选择不同的农药品种和用量,对农药行业的销售和利润有直接影响,主要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的数亿农民。

经销商:这些买方是农药产品的主要流通者,他们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价格,选择不同的农药品牌和数量,对农药行业的渠道和品牌有间接影响,主要包括全球各地的数万家农资经销商。

政府机构:这些买方是农药产品的重要监管者和购买者,他们根据国家的政策和法规,制定不同的农药标准和规范,对农药行业的发展和竞争有重大影响,主要包括美国环保署、欧盟委员会、中国农业部等。

中国农药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中国农药行业的竞争格局如下:

行业内部竞争者:中国农药行业的行业内部竞争者主要有以下几类:

国内大型农药企业: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成本优势和出口实力,主要以原料药和制剂为主,主要包括南京红太阳、华北制药、扬农化工等。

国内中小型农药企业:这些企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区域优势,主要以制剂为主,主要包括江苏阳光农化、山东华阳农化等。

国际大型农药企业:这些企业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品牌影响力、渠道网络和资金实力,占据了中国农药市场的高端领域,主要包括拜耳、巴斯夫、先正达、科尔达、陶氏杜邦等。

国际中小型农药企业:这些企业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专业化程度和区域优势,主要针对特定的市场需求和细分领域,主要包括阿道美、福美、日本三菱化学控股等。

潜在进入者:中国农药行业的潜在进入者主要有以下几类:

种子企业:这些企业具有种子技术和市场优势,通过转基因技术或其他技术,可以提供具有抗虫、抗草或其他功能的种子,从而替代或减少农药的使用,主要包括孟山都、先正达等。

生物农药企业:这些企业具有生物技术和环保优势,通过利用微生物、植物或其他生物资源,可以提供具有杀虫、杀菌或其他功能的生物农药,从而替代或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主要包括诺维信、巴斯夫等。

农业服务企业:这些企业具有信息技术和服务优势,通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提供农药用量监测、病虫害诊断、精准施药等服务,从而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主要包括气象通、百度智能云等。

替代品:中国农药行业的替代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物理防治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利用机械设备、光热辐射、电磁波等物理手段,可以防治病虫害和杂草,从而替代或减少农药的使用,主要包括机械除草、光热灭菌、微波杀虫等。

生物防治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利用天敌、寄生虫、病毒等生物手段,可以防治病虫害和杂草,从而替代或减少农药的使用,主要包括天敌释放、寄生虫投放、病毒投放等。

农业生态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利用作物轮作、间作、套作等农业生态手段,可以调节农田生态平衡,增强作物抗性,从而替代或减少农药的使用,主要包括作物轮作、间作、套作等。

供应商:中国农药行业的供应商主要有以下几类:

化工原料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提供苯、烯烃、醇、酯类等化工原料,是农药原料药和中间体的主要原材料,对农药行业的成本和质量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中石化、中石油、巴斯夫等。

农药助剂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提供乳化剂、增溶剂、增效剂等农药助剂,是农药制剂的主要添加剂,对农药行业的性能和效果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克罗达、阿克苏诺贝尔、陶氏杜邦等。

农药包装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提供塑料瓶、铁桶、纸箱等农药包装材料,是农药产品的主要保护和运输工具,对农药行业的安全和环保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美国国际纸业公司、中国中信包装集团等。

买方:中国农药行业的买方主要有以下几类:

农民:这些买方是农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他们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经济能力,选择不同的农药品种和用量,对农药行业的销售和利润有直接影响,主要包括中国数亿农民。

经销商:这些买方是农药产品的主要流通者,他们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价格,选择不同的农药品牌和数量,对农药行业的渠道和品牌有间接影响,主要包括中国数万家农资经销商。

政府机构:这些买方是农药产品的重要监管者和购买者,他们根据国家的政策和法规,制定不同的农药标准和规范,对农药行业的发展和竞争有重大影响,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部、环保部等。

四、提升市场集中度的策略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农药行业目前处于低度集中、高度竞争的状态,存在着以下问题:

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导致利润下降。

行业外部竞争加剧,国际贸易摩擦频发,技术壁垒和环保壁垒增加。

行业创新能力不足,新型农药产品缺乏,市场需求难以满足。

行业服务水平低下,综合服务缺失,客户黏性不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市场集中度,我们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加强行业整合,促进优势互补,形成规模效应。通过并购重组、联合开发、战略合作等方式,实现农药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市场拓展等,提高行业内部的协同效率和竞争力,降低行业内部的无效竞争和重复建设。

加大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强专利保护等方式,开发出具有高效、环保、低残留等特点的新型农药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份额。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客户忠诚度。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开展品牌宣传等方式,树立农药企业的良好形象和声誉,增加客户对农药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黏性。

拓展综合服务,提升服务价值,创造差异化优势。通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农药用量监测、病虫害诊断、精准施药等服务,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和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成本和风险,创造更多的客户价值和社会价值。

尚普咨询认为,以上策略建议可以帮助中国农药企业提升市场集中度,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