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保供稳价面临新形势?化肥市场如何演变?

作者:农资导报 2023/4/6 9:19:34
3月30日,2023年化肥市场和国际贸易研讨会在昆明成功召开。会议回顾了2022年化肥行业的生产运行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原料煤炭、氮肥、硫黄、磷矿石及钾肥供需情况对化肥市场的影响;全球贸易格局对化肥市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供应链数字化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等热点问题。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商新形势下产业供应链平稳运行策略,共谋化肥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构建化肥产供储销政策体系 

3月30日,2023年化肥市场和国际贸易研讨会在昆明成功召开。会议回顾了2022年化肥行业的生产运行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原料煤炭、氮肥、硫黄、磷矿石及钾肥供需情况对化肥市场的影响;全球贸易格局对化肥市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供应链数字化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等热点问题。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商新形势下产业供应链平稳运行策略,共谋化肥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构建化肥产供储销政策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贸司张金光到会指导工作。他指出,今年化肥保供稳价面临着新的形势和特点,氮磷肥供应较为充足,钾肥供需紧张的矛盾有所缓解,保供基本面好于上年同期,全年化肥保供稳价工作具备较好基础。“过去十年,化肥行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奋,但产、供、储、销等环节还存在一些矛盾,距离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一定差距。”张金光进一步介绍,在原料端,氮、磷、钾肥主要原料都受到短期供应偏紧与长期保障不足的双重影响限制,特别是资源禀赋较差的硬约束问题突出;在流通端,局部地区化肥物流运输受阻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化肥产销用衔接仍存堵点、卡点;在国际贸易端,国际化肥供应链的不稳定风险依然较高,距离实现有序安全的进出口仍有一定距离;在消费端,农村基层化肥市场秩序总体比较杂乱,基层化肥经营主体为农民提供综合性服务保障的能力不足。

对此,张金光表示,化肥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保驾护航,因此有必要逐步构建系统协调的产供储销调控政策体系。完善调控政策应坚持的以下原则: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安排化肥市场的调控机制;二是综合施策、查缺补漏,以保供稳价为核心,立足全产业链,解决市场运行中的旧矛盾和新问题;三是化肥产供储销调控政策体系牵涉面广,应多方参与协同协作;四是从供需平衡、稳定生产、高效流通、规范经营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并区分主次与轻重缓急,聚焦重点有序推进。 

原料:中国磷矿资源 

在未来相当时间保供无虞 

2022年,乌克兰危机改变了全球的供应格局,加剧了供需的错配,导致能源价格跌宕起伏。2023年新形势下,能源板块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晋控金石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钰指出,2020年以来由于国内煤炭供需结构偏紧,无烟煤资源向电力行业倾斜明显增加,其他非电领域无烟煤需求量则整体呈减少趋势。其中,随着落后产能的淘汰升级,消费量主要集中在固定床工艺尿素生产的化工行业无烟煤消费量正加速萎缩。可见,随着下游对无烟煤需求的逐步减少,无烟煤整体会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煤炭趋弱,化工也将走弱,煤炭弱势可能更明显,故煤化工利润被原料煤‘侵蚀’情况将会减轻,但不会消除。“

对于未来煤炭市场,赵钰作出预测:动力煤将进一步向合理价格回归,虽然仍将伴随化工和冶金高热值煤一直价格下跌,但影响程度较去年有所减弱;无烟煤供应量有望进一步增加,价格将紧随动力煤价格重心下移而下行。

硫黄和硫酸直接关系到磷肥的生产成本。会上,CRU英国商品交易所分析师袁如鸣对硫黄硫酸市场进行了展望。他指出,2023年,受到中东和中国新增产能的影响,硫黄供给会有一定的增加,虽然同时消耗也有增加,但是总体上将轻微供给过剩,另外需求相比2022年将有所增长。

“到第二季度末,硫黄价格可能会保持下行,预期下半年需求开始恢复,硫黄价格会出现一定的反弹。”硫酸方面,袁如鸣介绍,2023年中国硫酸总体需求预计将超越2019年和2021年的峰值水平,需求前景较好,但是由于供给的增幅也非常大,所以预计价格还是会下跌。

磷矿石的消费主要是满足磷肥生产需求,在中国为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磷肥供应尤为重要。中国化学矿业协会总工程师袁俊宏介绍,为布局磷资源产业可持续百年供给,中国化学矿业协会编制《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提出了调整优化磷资源配套供给结构的建议,即将云南滇中、贵州黔中、湖北宜昌(含神农架)和四川马边列为国家能源基地,保证市场供应;将贵州开磷矿区和贵州瓮福矿区合并为贵州黔中矿区,将贵州织金矿区列入国家资源储备区,远期接替贵州黔中矿区;用湖北保康矿区以及深部和周边找矿接替宜昌矿区;用四川雷波矿区远景接替马边矿区;适度控制缺水地区湖北保康和生态脆弱区雷波开采强度,延长服务年限。

袁俊宏表示,在绿色低碳开发、调控矿权投放和产品出口管控的前提下,中国磷矿资源在未来相当时间内的供给是有保障的。 

市场:磷铵成本倒挂  

未来或将倒逼原材料价格回调 

2022年,新冠疫情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全球化肥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2023年,经济环境严峻复杂,行业运行面临新挑战,化肥价格何去何从?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王莹指出,未来磷复肥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第一,国内消费量稳中趋降,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供需矛盾依然存在。第二,目前的利润主要源于大宗产品价格上涨,疫情和地缘政治导致的短期供应不足,但新产品、新技术、创新应用等带来的利润不足,盈利能力不具备可持续性。第三,保供稳价虽然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企业和社会成本,后期需建立持久的保供稳价机制。第四,新能源风险犹存,产能过剩在2023年就会显现,性价比优势减弱,利润回归正常。第五,全产业链磷素利用率不到20%,产品创新与节能减排仍需发力。第六,磷石膏距产用平衡仍有距离,磷尾矿利用率不到10%,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不强。

对此,王莹向企业提出几点应对策略:一是密切跟踪市场 ,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二是产品服务与下游种植结构调整需求以及机械化施肥需求相适应;三是提升节能环保能力,打造绿色供应链;四是视情况选择经营模式,比如产业链齐全的超大型企业或是特定产品的中小型企业。

磷铵方面,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程云介绍,当前55%粉铵的价格与成本出现倒挂,市场销售价格3300元/吨,但成本达3410元/吨,多数磷铵企业已处于亏本经营状态。赵程云解释,这是由于磷矿石在磷铵生产成本中占比高达55%以上,磷矿石价格的涨跌对磷铵成本具有主导性影响。此外,如果将磷石膏处理所产生的相关费用计入成本,磷铵企业的生产成本将进一步增加,亏损将进一步扩大。

对于磷铵未来价格,赵程云作出预判,短期来看,由于磷矿石价格坚挺,磷铵成本支撑强劲,即便淡季到来,国内需求减弱,价格也难以快速大幅下滑。中长期来看,复合肥、磷铵企业盈利艰难,将倒逼原材料价格回调,尤其是磷矿石价格的回调,从而带动磷铵价格逐步回归理性。

钾肥方面,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钾肥行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周月指出,从生产上看,春耕期间生产基本稳定,2023年总产量预计与2021年基本持平;从库存上看,国储库存仍保持增量增长,后期将保持在400万吨左右;从进口上看,1~2月进口量增长,预计全年基本平衡,后期需要关注大合同谈判结果;从需求上看,农业部预计2023年钾肥需求较2022年将增加,春耕需求与去年基本持平。

周月预测,2023年钾肥价格,尤其是大合同价格将较2022年下降,但仍高于年均水平。“国际价格目前仍处于下行通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市场的价格走向。”周月说道,在大合同签订前,国内价格持稳弱势窄幅震荡,合同签订后进一步拉低成本,短期内下行压力较大。

氮肥方面,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氮肥事业部总经理胡艳丽对2023年尿素市场进行了分析。她表示,由于国家储备等因素影响,预计2023年增加2022年结转库存150万吨左右,1~5月尿素产量约2450万吨,同比增长63万吨,增幅2.6%,预计今年春耕期间尿素总供应量将达2600万吨,同比增长213万吨,春耕期间市场供应保障无虞。

此外,胡艳丽也指出目前尿素市场需求情况整体疲弱。具体来看,农业需求疲弱,春节后复合肥工厂开工率持续低位。同时,工业板材厂受家具出口下滑影响,开工率只有去年同期的约50%80%,工业需求同样低迷。叠加东北、南方因气温低、干旱等气候因素,春季需求未能集中启动。“随着春季用肥结束,特别是进入5月之后,由于东北用肥基本结束,总体需求下降明显,需要防范市场价格可能大幅下跌的风险。”胡艳丽提醒。 

国际:未来价格多处下行通道 

2022年,国际局势风云诡谲,全球化肥市场跌宕起伏,2023年又将如何演变?

阿格斯首席分析师解方表示,今年上半年尿素的贸易量相对来说处于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下半年则会出现供过于求,2023年全球尿素的价格基本处于下行通道。对于磷肥,阿格斯认为从今年的4月开始,全球磷酸二铵的贸易供求关系呈现供过于求。解方进一步解释,上半年供求关系还稍平衡一些,但到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供应量是严重过剩的。基于此,阿格斯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全球磷酸二铵的价格也将处于下行通道。

另外,2022年白俄罗斯钾肥出口量440万吨,2023年预计能达到800万吨以上,俄罗斯2022年的钾肥出口量在650万吨左右,预计2023年最高能达到1300万吨左右,结合供求关系分析,阿格斯预测全球钾肥价格在未来的几个月会不断下跌。

国际化肥的价格与运输成本密不可分,三年新冠疫情期间,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惊心动魄。展望2023年大宗商品海运市场,联洋海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宋琨认为,短期来看,干散货海运市场的支撑点要严重依赖中国的经济增长;长期来看,干散货海运市场的繁荣稳定要依赖欧美经济的强劲复苏;具体反应到2023年干散货海运市场的表现大概率为低位震荡、涨跌幅度大,且频率增加明显。

同时,宋琨对贸易商们给出建议:在目前船货供需相对平衡的背景下,贸易商需要警惕和规避海运市场由于短期投机炒作和政府强干预市场等因素带来的运费暴涨、暴跌的风险,在国际贸易合同达成的同时务必提前锁定运费成本。

此外,国海证券化工联席首席分析师董伯骏、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秘书长杜丽梅、云天化天泰电商公司总经理陈贻丽、益通数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孙成艳则分别针对新能源发展对未来磷肥行业的影响、云南省种植业现状和磷肥行业发展现状、数字化赋能供应链在磷复肥工业企业中的应用、肥易通—农资流通领域平台化转型升级探索作精彩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