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害事故频发!网购农药成重灾区

作者:农药市场信息 历金芹 2025/7/23 8:55:03
近段时间,笔者所在的山东省五莲县不断有农民因错用农药或用药不当,造成药害事故。如本村一村民使用儿子从网上购买的一款玉米田苗后除草剂后,打死自已一亩多地的花生;还有一村民使用一款应该用于花生田和大豆田的苗后专用除草剂,将一亩多地的红薯打死;邻村的一位农家妇女在使用一种玉米田苗后除草剂时,将剩下的半桶农药打在自家的芋头田里,结果使半亩地芋头全部死亡;还有一农户网购一款玉米田苗后除草剂,进行了全田喷雾,
近段时间,笔者所在的山东省五莲县不断有农民因错用农药或用药不当,造成药害事故

如本村一村民使用儿子从网上购买的一款玉米田苗后除草剂后,打死自已一亩多地的花生;还有一村民使用一款应该用于花生田和大豆田的苗后专用除草剂,将一亩多地的红薯打死;邻村的一位农家妇女在使用一种玉米田苗后除草剂时,将剩下的半桶农药打在自家的芋头田里,结果使半亩地芋头全部死亡;还有一农户网购一款玉米田苗后除草剂,进行了全田喷雾,结果将自家一亩多地玉米打死。像这类因农民错用农药、或用药不当而造成的药害事故频频发生,给农民朋友造成了巨大损失。

据了解,很多农民都是看了这类小视频:说“某某农药效果多么好,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价格便宜得不得了,而实体店的经销商怕抢了他的生意不会告诉你”,在这类说辞的蛊惑下,很多农民往往在一知半解或根本没有搞明白的情况下,只听着有神奇效果,就赶紧下单。货到手后,就迫不及待地想着尽快验证一下这款药的神奇效果,却忘记了农药最最重要的适用范围。有些人甚至很神秘地怕让邻居知道,怕人家学了经验,也有人急着想到自己地里做出试验,以便事后在邻居朋友面前炫耀一番,或直接在零售商面前吹嘘一下:我从网上买的某某药,比你卖的价格便宜多了,但效果比你的好多了等等。岂不知这种盲目信任、不懂装懂和极端的钻营占便宜心理正是造成这些事故的主要诱因。

一是农民之所以错用农药。看视频时没有真正搞明白农药的适用范围,或者当时想着而时间一长就忘记了。像上述案例中,农民就觉得反正都是除草的,只要不直接喷在庄稼上,打什么作物还不行?正是基于这种自以为是的错误想法,所以有的农民就误将精喹禾灵用于玉米田,误将玉米田用药喷施在芋头上等等。

二是农民不会用药。逮啥用啥,爱咋用就咋用,想咋用就咋用,随意性太大,包括用药时间、用药浓度、勾兑方法、盲目掺混等等。像高温、浓度高、掺混不合理,作物适用期不当等因素,都能引起灼伤、烧苗等等药害事故的发生。像上述案例中,农民在使用玉米田苗后除草剂时,就没有考虑玉米的安全性而盲目进行了全田喷雾,根本没有搞明白玉米期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从而造成了药害事故。

这一系列农药事故的发生,归根究底就是农民不懂,缺少技术指导。但农民又缺乏对实体店的信任,对于实体店零售商的指导又持怀疑态度,宁愿相信小视频上夸大其词的说辞,也不相信实体店零售商的真诚相告、惊醒提示。人和人之间的这种信任危机,已经严重扭曲了人们的正常交往与交流。当然,这种社会问题,绝非是我等小辈能够解决和改变的。

笔者作为最基层的一位农资零售商,纵观这些年来,在土地流转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地区,面对土地零星经营的散户,尽管农资零售商已俨然成为了各地农民技术指导的主要角色,但却没有得到当地农民的理解与支持,零售商处于一种“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农民在农资使用方面,其实农资零售商的奉献最大,可以说功不可没。

笔者记得过去每个村里都会设立一个专职农业技术员,负责村里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指导,包括果园庄稼管理、施肥追肥、病虫害防治等。他们利用村里的高音喇叭或黑板报进行宣传指导,受到农民认可。因此,他们每年都能获得不低于村官的报酬,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可以说都是比较高的。而如今这一角色几乎由农资零售商来取代了,但零售商往往得不到理解,甚至有时还会成为农资事故的背锅侠。像有些农民从其他地方或网上购买的农资产品,找零售商来询问技术指导,把零售商推向一种不仁不义的尴尬境地:不指导吧,农民说你不地道,你指导吧,因为不是自己经营的东西,对于这产品的质量实在没有把握。一旦农户在使用过程中真发生了问题,第一个被问责埋怨的一定是零售商了。“当初问你就按照你说的做了,这不出问题了?”他会首先撇清自己不是购买零售商的产品责任。你说零售商难不难?

总之,网购产品除了很可能自身存在着严重的质量缺陷之外,还存在一个技术指导的难题。卖货平台会提供吗?农民会找他们吗?或农民能找到他们吗?但愿我们的广大农民朋友能有一个清醒现实的认知。身边的零售商不是恶人,至少他们已经为你或将继续为你无偿技术服务了这么多年,不可否认他们能力可能有限,但他们至少不愿意看到农资事故屡屡发生在你的身上吧。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作者:历金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