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玉米顶腐病!暴雨暴晒天气多
近几天,气温高、湿度大,暴雨暴晒天气频繁。这样的气候条件,为玉米顶腐病的大面积发生提供了适宜环境,极易引发该病害的流行。
中央气象台23日晨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青海东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和东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中南部、天津、北京东部、湖北西部、四川盆地中西部和东南部、重庆东南部、贵州西部和北部、云南南部、广西西北部和南部、广东中西部、海南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四川盆地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4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近段时间以来,河南南阳、周口及商丘部分田块,玉米顶腐病呈高发态势,为做好玉米重大病害预防控制,需做好以下防治技术措施:
发生特点
致病机理:玉米顶腐病是由土壤中的串珠镰刀菌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从植株的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以后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玉米顶腐病可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侵染发病。可细分为镰刀菌顶腐病、细菌性顶腐病两种类型。
为害特点:苗期侵染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条斑,叶片畸形、皱缩或扭曲,重病株枯萎或死亡;生长中、后期,叶基部腐烂、仅存主脉,中上部完整但多畸形,后生出的新叶顶端腐烂,导致叶片短小、叶尖枯死或残缺不全,叶片边缘常出现似刀削状的缺刻和黄化条纹。成株感病,出现不同程度矮化,顶部叶片短小、组织残缺或皱褶扭曲,茎基部节间短,常有似虫蛀孔道状开裂,纵切面可见褐变,轻度感病植株后期可抽雄结穗,但雌穗小,多不结实。感病植株根系不发达,主根短、根毛多而细呈绒状,根冠腐烂褐变。田间湿度大时,病部出现粉白色霉状物。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抢抓晴好天气及时中耕松土,清理田间三沟,排出田间积水,改善田间小气候。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及时追施氮肥,提高抗病能力,对于发病较重地块尽早追施。
物理防治:对玉米心叶扭曲已经腐烂的较重病株,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促进顶端生长和雄穗正常发育。挑开的叶片在通风和日晒条件下,发病组织会很快干枯,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当发病较晚,植株已抽穗,田间喷药困难,此时不提倡再采用喷药的控制措施,应当及时清理病株。
化学防治:在玉米喇叭口期,发现症状及时喷药。药剂可选择:70%甲基硫菌灵7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00克/升苯甲。丙环唑15-20ml/亩,重点要对准病株心叶,发病株应适当增加药液量,根据发病情况防治1-2次。同时可添加甲维盐、茚虫威等杀虫剂,防治玉米螟和棉铃虫等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