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市场大起大落,背后谁是推手?

作者:农资导报 王梅红 2025/7/24 11:15:43
近一个月来,钾肥市场经历了戏剧性的价格起伏,从急速攀升到本周的显著回落,犹如一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之旅。这一价格走势不仅牵动着农业从业者与农资企业的神经,更反映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复杂交织的供需关系、政策导向以及市场情绪。6月中旬起,钾肥价格开启了一轮凌厉的上涨行情。其背后的主要推力来自国际市场的连锁反应。在国际层面,中国与印度相继敲定2025年钾肥大合同,价格大幅跳涨,中国合同价从2024年的273

近一个月来,钾肥市场经历了戏剧性的价格起伏,从急速攀升到本周的显著回落,犹如一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之旅。这一价格走势不仅牵动着农业从业者与农资企业的神经,更反映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复杂交织的供需关系、政策导向以及市场情绪。

6月中旬起,钾肥价格开启了一轮凌厉的上涨行情。其背后的主要推力来自国际市场的连锁反应。在国际层面,中国与印度相继敲定2025年钾肥大合同,价格大幅跳涨,中国合同价从2024年的273美元/吨(CFR)跃升至346美元/吨,涨幅高达26.74%。然而,其他国际供应商并未立刻跟进签订大合同,且国际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印尼等地区的氯化钾招标价格也处于高位。这种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国内市场对钾肥供应的担忧。与此同时,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作为全球重要的钾肥生产国,今年上半年,俄罗斯乌拉尔钾肥和白俄罗斯Belaruskali因设备维护等原因分别减产,加之欧盟对俄白钾肥加征关税、限制运输路线,进一步扰乱了全球钾肥供应链,导致国际市场钾肥供应趋紧。国内方面,钾肥市场可销售货源有限,贸易商惜售情绪浓烈,从而助推价格一路狂飙。短短时间内,部分钾肥品种价格涨幅高达450~580元/吨。
但进入本周,钾肥价格走势急转直下,开始回落。7月15日,有关部门召开的钾肥保供稳价会议成为价格走势的关键转折点。会议中,国内骨干钾肥流通企业达成共识:当前并非农业需求旺季,国内钾肥市场供应其实相对充足,且后期进口钾肥量预计会显著增加,足以保障农业用肥需求。这一表态,直接戳破了前期市场炒作营造的“供应紧张”泡沫。中农集团、中化化肥等7家骨干钾肥流通企业积极响应,承诺加大钾肥供应力度,并带头以6月上旬价格为基础让利销售,力求将钾肥价格拉回合理区间。此外,前期价格的非理性上涨,也让下游复合肥工厂等用户望而却步。虽然秋季市场即将启动,但在高价钾肥面前,下游企业采购谨慎,仅维持刚需采购,市场成交量难以支撑价格继续上行。而随着时间推移,前期因减产、运输受阻等因素造成的供应缺口正逐步修复,新增产能也在缓慢释放,进一步缓解了市场供需矛盾
钾肥价格的先涨后跌,为市场参与者敲响了警钟。对于农业从业者而言,价格的大幅波动增加了生产成本的不确定性,影响了生产计划与收益预期。在价格上涨阶段,农民面临着钾肥采购成本的显著提升,挤压了利润空间;而价格回落时,又需警惕市场可能存在的短期波动陷阱,把握合理采购时机。对于农资企业来说,短期的价格炒作虽然可能带来一时的利润,但从长远看,不仅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而且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那些在价格上涨阶段盲目囤货惜售的企业,可能面临价格回调后的库存积压风险。
从宏观视角审视,钾肥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资,其价格稳定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稳定发展。近期钾肥价格异常波动,凸显出我国在钾肥供应保障体系建设上仍需发力。一方面,要持续推进进口多元化战略,降低对少数供应国的依赖,例如加强与老挝等新兴钾肥产区的合作,扩大进口来源。另一方面,完善国内钾肥储备调节机制,在价格异常波动时,能及时通过储备投放等手段平抑市场价格,保障农业生产需求。
展望未来,钾肥市场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国际地缘政治局势的演变、全球钾肥产能的扩张进度、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需求的影响,都将持续左右钾肥价格走势。但可以明确的是,只有建立在真实供需基础上的市场价格,才能保障各方利益,推动钾肥行业与农业产业的协同稳健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