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出口!政策松动,市场回应

作者:中国农资传媒 2023/4/17 13:42:20
进入4月份,国内化肥出口政策有些许转机。随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联动力度加大,竞争由单一推及全产业链范围,市场、企业承压逐渐加大,有关部门密切关注行业动态,精准、有序、安全调控已经成为政策方向。 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2月份累计出口各种肥料359万吨,同比增幅为40.9%;累计出口金额13.96亿美元,同比增幅为29.6%。其中,尿素累计出口41万吨,同比增幅为71.8%;硫酸铵累计出

进入4月份,国内化肥出口政策有些许转机。随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联动力度加大,竞争由单一推及全产业链范围,市场、企业承压逐渐加大,有关部门密切关注行业动态,精准、有序、安全调控已经成为政策方向。 

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2月份累计出口各种肥料359万吨,同比增幅为40.9%;累计出口金额13.96亿美元,同比增幅为29.6%。其中,尿素累计出口41万吨,同比增幅为71.8%;硫酸铵累计出口178万吨,同比增幅为11.6%;磷酸二铵累计出口37万吨,同比增幅为1.9%;磷酸一铵累计出口35万吨,同比增幅为243.8%。前两个月出口量基本恢复至2021年出口法检制度实施前的水平。同时,出口数量变化或反映出法检周期的适度宽松,品种差异也预示一些非必要调控类产品可能“优先松绑”,个别品种将有序、适度、阶段性放开。 

市场需要在发展中以市场化机制加以解决。日前,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处长张金光在行业会议上提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研究完善化肥市场调控政策,逐步构建涵盖产供储销各主要环节的系统协调的调控政策体系。坚持预调微调和跨周期调节,提高调控政策精准性,增强可预见性。工作重点放在解决对行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堵点”“卡点”问题,还要在化肥产供储销基础性工作上发力,提高调控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及时性。在供需平衡、稳定生产、高效流通、规范经管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区分主次、轻重、急缓,扎实有序推进。 

但是,当前国际化肥供应链不稳定风险依然较高,实现进出口有序、安全还有差距。张金光说:“不同化肥品种进出口形势差异很大,硫磺、钾盐等化肥原料外采率高,国内供应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稳定安全难以有效保障;有的产品进口来源地单一集中,易受地缘政治动荡冲击;有的产品采购主体分散、缺乏有效组织,国际市场话语权不高,难以建立长期稳定的进货渠道。在全球供应链受到威胁破坏的特殊时期,部分化肥品种存在无序出口问题,影响国内保供和行业长远发展,有必要在世贸组织规则前提下进一步研究完善进出口政策。” 

特别是从目前国际市场来看,价格未对出口形成支撑。中国化肥产能增长,国际市场产能也在持续增长;在各国对应通道的大环境下,大宗商品持续承压;国际价格与国内相比则倒挂70美元/吨左右。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程云表示,预计随着国际磷铵价格持续下滑,我国磷铵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出口已成“微利”或“亏损”,预计二季度出口量将保持较低水平。“2021年以来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除大豆以外都在减少,全球农户都在减少化肥用量,特别是高浓度化肥。”阿格斯首席分析师解方分析认为,预计尿素和二铵价格将双双下行。 

在目前低迷的市场行情下,在保障国内生产供应和出口份额之间,出口存在很大优化空间。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盯紧”大宗产品、原料、运输价格变化,力争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多主动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