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不能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作者:王险峰 王险峰 2022/11/24 8:36:12
有机农业来自美国。我国农耕文化,强调种养结合,顺天时,借地利。党的19大提出生态文明是将农耕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马克思提倡凡是地上长的,人类活动制造的垃圾都要原样返回大地,现代化农业把农产品运到城市消费了,永远返回不了大地,假如秸秆全部有氧发酵有机肥还田,就等于还欠大地50%营养。有机农业就是如此,所以有机农业是化学农业的延续,解决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解决不了土壤化学污染问题。解决农业可持续


有机农业来自美国。


我国农耕文化,强调种养结合,顺天时,借地利。党的19大提出生态文明是将农耕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


马克思提倡凡是地上长的,人类活动制造的垃圾都要原样返回大地,现代化农业把农产品运到城市消费了,永远返回不了大地,假如秸秆全部有氧发酵有机肥还田,就等于还欠大地50%营养。


有机农业就是如此,所以有机农业是化学农业的延续,解决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解决不了土壤化学污染问题。


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要利用现有资源,秸秆,木屑等用生物技术把秸秆等进行有氧堆制有机肥还田,这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唯一途径。


把生土,或不溶于水的化肥,或页岩加有机质材料有氧发酵还田,补充矿物质营养,这就是造土壤。


既为作物和微生物群体提供营养,又为作物根系在土壤中自由伸展,和微生物群体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我国与西方(除日本以外)都没有解决秸秆有氧发酵有机肥问题。原因是解放后我们的科研远离生产,重视科学,轻视文化与技术。


特别是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误入歧途,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严重缺乏实践,毛泽东1968年提出农业大学办在城里不是见鬼吗?全国农业大学立即迁到农村,几年后又陆续迁回城里。


农业是实践科学与技术。我国又盲目学习西方。


美国农业大学都在各州边远农村,分片设置试验站。


土壤学需要补课。中科院,农科院,名字就是科学院,不研究技术。国家科协是科学技术协会。科学要以技术为载体,紧密结合生产实践,解决不断产生的问题,才有存在的价值。不以文化作指导没有方向。


土壤有三性,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


生物性没人研究,学术界总把土壤看成没有生命的。


自然界土壤与土的;性质不同,地球表面是由岩石组成,历经8亿年形成土,在经过30多亿年,地球有了微生物,植物,动物,死去的动植物经过腐生菌的活动,有氧发酵分解成有机肥,pH6.5是植物中性,不臭,有醇香味,100~200万年形成1厘米黑土层。过多水分或形成草炭,或进行无氧发酵,产生大量甲烷、硫化氢、胺气、氨气等酸性有害气体,使土壤变酸性,分解物质除氮、钾有用外,其他都流失了,对增加土壤有机质意义不大。


大小兴安岭山麓地势较高,秸秆是有氧发酵堆制有机肥,形成黑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pH6.5,适于放线菌生存。


三江平原地势低洼,秸秆是无氧发酵堆制有机肥,黑土层薄,酸性土壤,适于真菌病害生存。


土壤pH与微生物群体有密切相关。


放线菌适宜生存的土壤是pH6.5。


真菌病害适宜生存土壤是酸性土壤。


改良土壤,或修复土壤,或造土壤唯一的方法是用生物技术(选用复合菌群,而不是单个筛选再混合在一起的菌剂)把秸秆有氧发酵堆制有机肥,是唯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新途径。


还是唯一治理化学污染,城市污染,人类活动制造垃圾污染唯一途径。


还是唯一增加农作物产量新途径。


还是唯一改善食品质量的新途径。


还是治理酸性土壤,碱性土壤,或重金属污染是唯一新途径。


植物秸秆是资源,是财富,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


当前利用秸秆突出问题:

(1)秸秆粉碎机械深埋;

(2)或作成沼气液体还田;

(3)或把秸秆焚烧;

(4)或发电;

(5)或用EM菌腐熟剂加水与秸秆混合埋土中;

(6)或无氧高温做成碳多是无氧发酵;

(7)畜禽粪便是仅进行短期无氧发酵,是糖类、蛋白质、脂肪发酵,纤维素并未发酵。


这些发酵多是无氧发酵,不能增加土壤有机肥含量。


土壤不缺微生物,秸秆有氧发酵堆制有机肥,这种pH6.5的有机肥,几乎市场流通的生物肥没有一种放线菌含量能超过它。土壤长期施化肥,不施有机肥,土壤施入生物肥没有营养如何繁殖和生存?


评价方法又严重问题,几乎都是盆栽的。


例如大豆根瘤菌,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与欧洲一个小国家合作研究从垦区土壤专选根瘤菌,盆栽明显寄生施入土壤一个都找不到 ,竞争不过坐地户。


1970年代,中国农科院有专家开发了我国第一个五四零六放线菌肥,很快就在市场上消失了,原因土壤没有放线菌生存营养和生态环境。


从褐煤提取腐植酸不可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评价方法有严重问题。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