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阔叶杂草杀手氯氟吡氧乙酸,竞争激烈,未来机会仍很多
氯氟吡氧乙酸,又名氟草烟,或氟草定(fluroxypyr),商品名使它隆、盾隆,化学名称:4-氨基-3,5-二氯-6-氟-吡啶-2-氧乙酸......
1983年首次见诸报道,1985年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在英国开启登记,1991年在中国首次登记,其全球专利已于2013年到期。
氯氟吡氧乙酸是内吸传导型苗后除草剂,药后很快被植物吸收,使敏感植物出现典型激素类除草剂的反应,植株畸形、扭曲,最终枯死。适用于小麦、大麦、玉米、葡萄、果园、牧场、林地、草坪等地防除阔叶杂草,如猪殃殃、卷茎蓼、马齿苋、龙葵、田旋花、蓼、苋等。
按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使它隆属低毒除草剂。20%使它隆乳油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5000毫克/千克,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
1、熔 点:57.5℃
2、分子量:255
3、密 度:1.3
4、溶解度:易溶于丙酮(1.6g/L)、氯仿、二氯甲烷,不溶于水(91mg/L)。
5、CAS登录号:69377-81-7
6、结构式
氯氟吡氧乙酸在国内登记以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为主,截止2022年10月31日,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原药登记合计31张。
国内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集中在江苏中旗、山东绿霸和利尔化学少数公司,且均配套了中间体5-氯吡啶生产装置。
国内市场规模在每年1500吨左右,随着在玉米、水稻、甘蔗及非耕地的应用逐渐成熟,国内年需求总量预期将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2021年国内需求在2,000吨左右,2022年预计能够达到2,500吨。
使它隆出口规模1600吨左右(1700-2800吨),其中江苏中旗的产能主要服务于跨国公司订单。
1、合成工艺
(1)以2,3,4,5,6-五氯吡啶 (图标1) 为原料、环丁砜为溶剂,在KF的作用下生成3,5-二氯-2,4,6-三氟吡啶 (图标2) ;
(2)在30%氨水条件下氨化,得到4-氨基-3,5-二氯-2,6-二氟吡啶 (图标3) ;
(3)加入NaOH,在碱性条件下先得到4-氨基-3,5-二氯-2,6-二氟吡啶酚钠,然后除去水,再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加入氯乙酸甲酯,得到4-氨基-3,5-二氯-6-氟-2-氧基乙酸甲酯吡啶 (图标4) ;
(4)最后,在氯酞酸四丁酯催化下与仲辛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得到氟草烟异辛酯 (图标5) 。
2、产能供求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的市场供需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国内年需求总量预期会稳定增长;随着江苏中旗化工有限公司、山东绿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产能逐步落地,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短期会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
3、出口汇率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的海外用量和国内用量基本持平,出口汇率波动会影响到海外市场的采购量,但整体看来,2015-2019年期间,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的价格相对平稳。
1、原药出口
氯氟吡氧乙酸原药出口自2015年呈现递增趋势,其中2017年达到近几年出口高点1864吨。2015-2019年我国氯氟吡氧乙酸(含异辛酯)原药共计出口7072吨,平均每年的出口量约为1415吨。
2015-2019年,使它隆出口前10大市场占据出口总量的84%,其中澳大利亚占比25%以上排名第一,美国占比19%排名第二。
2、制剂出口
制剂出口趋势与原药接近,2015-2019年我国制剂出口量共计3677吨,按照有效成分含量计折百原药数量约695吨,平均每年出口量在139吨左右(按折百原药计)。
2015-2019年,使它隆出口前10大市场占据出口总量的86%以上,其中巴基斯坦占比20%排名第一,智利占比18%排名第二。
纵观海外市场,现阶段200克/升乳油仍然拥有统治地位,占比超76%。作为大田作物除草剂,使它隆面临的产品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国内流行的复配产品,甚至三元复配产品将会逐步渗透到海外市场。
优势:氯氟吡氧乙酸内吸性较强、活性高、杀草谱广、安全、药效迅速。对猪殃殃、繁缕、大巢菜、泽漆都有比较好的防除效果,对小麦安全。
劣势:氯氟吡氧乙酸持效期短,受冬季低温影响较大,用药时一定控制在气温高于10℃。另外应尽量选择在杂草小苗时使用,杂草植株较大则影响除草效果。死草速度受温度影响大,成本相对较高。
机会:氯氟吡氧乙酸和双氟磺草胺复配,可以提高防效,除草彻底,不受温度影响,低温也不影响使用效果。同时安全性高,在土壤中降解快,推荐剂量下使用对当茬及后茬作物均安全。和苯磺隆复配,成本低,效果好,对所有阔叶杂草都有效,尤以对恶性杂草“泽漆”和“猪殃殃”防效比较突出,除草彻底不反弹,且见效快,基本是三天见效,一周死草。
威胁:氯氟吡氧乙酸应用时,添加有机硅等农用助剂,在明显加强润湿渗透性、增强药效的同时,会导致药害的发生。相比竞品苯磺隆、麦草畏、二甲四氯,使它隆的应用成本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