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生和林业用农药的新进展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新媒体 2025/1/9 10:47:16
对我国卫生和林业用药的新动态、新产品、新政策和新标准进行了分析。随着多样化卫生环境用药的增长,媒介生物的精准防控,传染病在持续下降。国家指导鼓励先进限制淘汰落后农药的技术、设备和产品,加强优化升级。各种标准的建立将规范技术规程/方法,提高行业科技水平;借鉴国际新经验,中国产品已进入WHO名单。近年我国林业用药发展较快,特别是生物有效成分和其产品数量与林用总有效成分和产品总量的占比相对较高,分别为1
对我国卫生和林业用药的新动态、新产品、新政策和新标准进行了分析。随着多样化卫生环境用药的增长,媒介生物的精准防控,传染病在持续下降。国家指导鼓励先进限制淘汰落后农药的技术、设备和产品,加强优化升级。各种标准的建立将规范技术规程/方法,提高行业科技水平;借鉴国际新经验,中国产品已进入WHO名单。近年我国林业用药发展较快,特别是生物有效成分和其产品数量与林用总有效成分和产品总量的占比相对较高,分别为16.4%和14.1%,生物农药的推广使用,促进生态发展;高毒产品少(占0.11%),低毒/微毒产品占90%,需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降低风险。防治检疫性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产品数量分别占林用杀虫剂的20.4%和14.7%,合理用药,科学治理,可有效提升综合防控实效。
引言
我国农药登记评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1997年发布《农药登记管理条例》,与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对农药实行管理制度。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我国农药登记分农业(PD)、卫生(WP)和仅供出口(EX)3种类型。在《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设有化学农药、卫生用农药、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微生物和植物源)及杀鼠剂的原药(母药)和制剂登记种类。目前林业用药登记没有单列,其与农业用药的要求基本相同,仅在药效试验点数上存在差异。林用产品大多数可能属于非食用/非饲用作物类,但用于食用林产品(如坚果/干果、林源药材及食用花卉等)时,应当制定相关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美国农药登记设下述12种通用类型:旱田食用类作物、旱田饲料作物、旱田非食用类作物、水田食用类作物、水田非食用类作物、温室食用类作物、温室非食用类作物、林地、家庭室外、家庭室内、室内食用作物、室内非食用作物,作为制定不同资料要求的基础。“林地使用”是其中一个基本类型,在登记表中列出的主要资料要求包括药效和环境毒理(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环境行为等。
1、卫生用药的新动态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国累积登记卫生用产品2 896个,其中2023年登记42个。原药/母药类占6.3%,传统5大剂型仍占主导地位(约占58.1%),根据数量依次为气雾剂、蚊香、饵剂类、电热蚊香液和电热蚊香片,近年环境用药数量在逐步提升。见图1
图片
由2013—2023年卫生用农药每年登记数量可见,2019年呈趋波动下滑趋势,之后有所上升,2022年执行新资料要求而跌入低谷,近年略有回升。见图2。图片
1.1  新产品  2024年登记卫生用产品68个(截至9月27日,除特指外,以下相同),累计2 942个。
相似新产品:由于呋虫胺的出现,至今在卫生上已相继登记了77个产品,仅2024年就已登记了18个产品,19个饵剂(呋虫胺占52.6%)、7个驱避类(驱蚊酯占57%、羟哌酯占42.8%)。
目前防治红火蚁饵剂类产品已登记53个,其中茚虫威26个(2024年3个)、呋虫胺和多杀霉素各4个(2024年各1个)。环境用药数量增长快,31个产品占新增产品总数的45.6%。
1.2  新变化
1.2.1  新企业  2024年中国香港卢森堡大药厂有限公司和境外的庄臣(澳大利亚)有限公司、庄臣(菲律宾)有限公司的产品取得登记。澳大利亚新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第一次在卫生领域出现的新企业。
1.2.2  药效试验单位变化  目前获得农业农村部卫生用农药药效试验资质的有11家(截至2024年10月30日),可开展卫生杀虫剂试验的有8家,白蚁防治剂4家、杀鼠剂1家、杀钉螺剂2家。
1.3  媒介生物的防治发展  随着我国多样化卫生环境用药的增长,精准有效的防制媒介生物,传染病发病和死亡数均持续下降。见图3、图4。在健康中国行动中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传染病防控,降低其风险。
图片
2023年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更新对公众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的有害生物名录,包括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和微生物等在内的几百个物种,分别用英文和拉丁文标注所列有害生物名称和学名,并注明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及具有临床意义疾病。
2、新政策
2.1  国内
2.1.1  调整产业结构  国家发改委发布并于2024年2月1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以下简称《目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7号)。
2.1.2  完善监测体系  2024年9月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表(2024年版)》[环办监测函〔2024〕310号],其中有技术规范、分析方法标准、标准样品共170项,包含管控清单和POPs公约的农药、壬基酚、微塑料等。
2.2  国际
2.2.1  家用农药管理导则(中文版)即将出版。
2.2.2  发布第一版《FAO/WHO微生物农药标准制定与使用手册》。 
2.2.3  毒死蜱列入公约的新进程  2024年9月《鹿特丹公约》化学品审查委员会(CRC)第20次会议和《斯德哥尔摩公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审查委员会(POPRC)第20次会议相继召开。我国分别派出委员和专家组成观察员代表团参加会议。通过对毒死蜱风险管理评估,在远距离环境迁移可能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显著负面影响,CRC20会议建议在2025年第12次缔约方大会将审议毒死蜱列入公约附件三,POPRC20会议建议在第12次缔约方大会将审议毒死蜱列入公约附件A并设置特定豁免。
目前毒死蜱已在全球15国及欧盟禁止使用,自科迪华公司(原陶氏化学)宣布到2021年底停止生产以来,中国和印度成为当下全球最大的生产国。现我国原药有62家及5家境外企业,大田用产品1095个,卫生用产品21个。
3、新标准
3.1  国内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11部门联合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国标委联〔2023〕19 号),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工信厅节函﹝2024﹞411号),将逐步建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促进生产低碳绿色产品,提高我国公信力和国际影响。目前在农药领域已制定了农药产品碳足迹评价规范T/ZNX 030—2023等相关标准。对近期我国发布的有关林业、草原、竹子、外来入侵植物、小宗作物及卫生用农药标准进行了收集整理,新标准的建立将规范技术规程/方法,提高行业科技水平。
3.2  WHO新产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如列入WHO预审核媒介控制清单中的5类91个产品(不算多用途),包括室内滞留喷洒、空间喷雾、长效蚊帐、蚊帐处理剂、杀幼虫剂,其中已有中国企业产品进入。2024年新增加5个产品。 
4、林业用药进展
我国在森林(包括乔木林、竹林和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森林防火道、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林场、林地、苗圃(红松、针叶、森林、林业、金叶女贞/女贞、云杉、红叶石楠、银杏等)、森林(幼林抚育)、松树、杨树、柏树、侧柏、马尾松、黄杨、杉木、槐树、桉树林、毛竹、雷竹、竹子、桐油树、油茶树、核桃树、山核桃树、榛子树、橡胶树/园及草原(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牧草、草原牧草/草场牧场、草地、草坪等登记产品超过900个。
在册产品中有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及少量杀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除原药外(硫酰氟和早期敌百虫等),主要剂型有可溶液剂、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悬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油剂、热雾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可溶粉剂、可溶粒剂、烟剂、颗粒剂、饵剂、浓饵剂、膏剂、粉剂等。施药方法多为喷雾(包括土壤喷雾、茎叶喷雾、超低容量/热喷雾)、喷洒、灌根、灌淋、喷粉、撒施、沟施/穴施、投饵/稀释投饵、点燃、涂抹、注射、熏蒸、浸插等。
4.1  新农药  氟草啶(flufenoximacil),结构式见图5。其为苯基脲嘧啶结构的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触杀灭生性茎叶除草剂,具有杀草谱广、活性高、除草快、对环境友好等特点。2022年在柬埔寨取得全球首登。在我国登记产品为40 g/L氟草啶乳油,可用于茎叶喷雾防除滩涂的互花米草(仅限用其治理区,采取必要隔离措施)、芦苇等杂草。
图片
4.2  特点  近年林业用药发展较快,主要特点:
(1)推广使用生物农药,促进生态发展。生物农药产品登记和年使用(商品)数量占比高,如2022年生物农药使用(商品)量占林业总用药量的17%,其中真菌制剂占生物总量的37.3%,细菌占20.9%,生物化学占41.7%,还有少量病毒和天敌昆虫。
(2)高毒产品占比低(0.11%),低毒/微毒产品占90%,需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降低风险。
(3)近期在草坪上登记的数量较多,占林用产品总数的15.6%,且各类品种和防治对象繁多,其中杀菌剂占草坪上使用产品数量的56.7%,新品种更有特色,如氟唑菌酰羟胺、氯氟醚菌唑等。同时国家在推进林草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建议明确林业用药的范畴和种类,规范农药类别、场所、施药方法等的用词、术语和格式,如灭幼脲、氟铃脲、除虫脲等是杀虫剂还是昆虫生长调节剂,狗牙根草坪、草坪(狗牙根)、红松苗圃、苗圃(云杉),草原牧场、草场牧草、牧草,橡胶树与橡胶园的除草剂,药土法与沟/穴施等。
5、小结
目前我国卫生用农药登记数量缓慢增加,环境用药数量显著上升。用于室内外、木材防腐、防蛀防霉和个人防护等的各类产品可有效防治蚊、蝇、蜚蠊、白蚁、红火蚁、跳蚤等,减少害虫骚扰和环境影响,在保护人类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推进综合防治,进一步降低对农药依赖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自古农林就交错共存,其资源相互依赖和互补,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农耕文化是农林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随着我国农药减量增效的逐步推进,必将实现农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来源: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