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字当头,尿素需求边际向好

作者:金联创 2023/6/7 10:02:54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增长”、“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体制改革”、“农业”、“粮食安全”、“一带一路”等夺人眼球的热词频现,而新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也不难在两会中找到答案。 一、经济增长——“稳”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2022年全年经济增长3%,基数不高,完成5%压力并不大,5%的增长目标是偏稳妥的。2023年按5%的目标增速,意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增长”、“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体制改革”、“农业”、“粮食安全”、“一带一路”等夺人眼球的热词频现,而新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也不难在两会中找到答案。 

一、经济增长——“稳”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2022年全年经济增长3%,基数不高,完成5%压力并不大,5%的增长目标是偏稳妥的。2023年按5%的目标增速,意味着今年经济发展质在量先。” 

解读:经济稳增长,宏观利好带动股市、期货市场整体预期向好。股市被称为“经济晴雨表”,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与股票价格指数大多数情况下是呈现正相关 ,国家稳定发展经济的决心也是显而易见的。2019年8月9日尿素期货上市,稳健运行至今,对尿素现货得以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频繁。2023年国内整体处于后疫情经济恢复周期,对尿素下游需求的恢复、尿素期货运行等将产生相对直接的预期利好。 

二、财政政策——“稳”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的财政状况会好于2022年,一方面,房地产过快下行的风险将得到遏制,对财政的拖累没那么大了,经济增长也会修复,税收端的情况会好于2022年。” 

解读:稳健的财政政策,以促进消费回暖,增加补助规模,有助于提升上下游企业经营、生产积极性,促进消费市场的发展。另外,可有效应对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对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三、货币政策——“稳” 

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解读:疫情影响下,金融及货币市场遭受重创,整个社会笼罩在通胀的阴霾下。货币政策对社会、经济、生活秩序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稳中求近,扩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力度,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四、消费政策——“稳”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另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使房地产进入到稳销售、稳供给和稳预期的‘三稳’状态。 

解读:从两会“经济”、“消费”政策、以及对房地产业政策来看, 2023年房地产行业有望回暖,板厂需求消费也有望提升,对尿素的刚性需求也有望增长。另外,随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稳妥推进,以及消费认知的升级,环保与能源产业将迎来巨大发展,对三聚氰胺、车用尿素等尿素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整合均带来重大机遇。 

五、粮食生产——“稳”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答记者问时表示:“我们国家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下一步,我们会抓住两个要害:第一是耕地,第二是种子,不断提高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只增不减。” 

解读:稳定粮食生产,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比2021年增加1052万亩,产量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而化肥作为 “粮食的粮食”,事关国计民生,一直以来国家为保证化肥供应以及出台的各项农业补贴扶持政策从未间断。尿素作为化肥行业的风向标,每一个尿素人都深有感触,从国家化肥淡季储备到尿素等化肥品种出口执行法检,从对煤炭价格的打压到为保供化肥企业能开尽开,以及接踵而来的对农资化肥的政策补贴,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也为化肥行业的格局重塑带来了新的挑战。 

整体来看,2023年在国家政策新一年的引导下,尿素下游工业需求、农业需求、复合肥需求均有边际向好发展预期,叠加政策效应的进一步发挥,场内对需求向好的期待值进一步增加。但当前国内尿素供需格局依旧偏宽松,2023年国内尿素新增产能仍将有明显释放,另外中国尿素出口几近封死,且出口仍在执行法检情况下,国内尿素货源供应充足。两会之后,化肥的新发展、新机遇也随即到来,需求回暖势头强劲,单单就尿素而言,国内行情季节性依旧明显,供需僵局有望打破,尿素价格继续理性回归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