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涨至23万元/吨,氯虫苯甲酰胺价格将持续回暖反弹?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于平平 2025/5/7 9:13:32
五一之后,农药整体市场维持稳定,杀虫剂市场持续回暖,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价格也在触底后稳步回暖反弹,探涨至23万元/吨。价格触底反弹至23万元/吨作为全球第一大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从2023年8月31日化合物专利到期,进入国产化近两年的时间里,国内农药企业对其布局热情持续高涨,原药、制剂登记迎来全面井喷,陷入疯狂,走向过剩。原药价格也是断崖式跳水,从之前一度高达250万元/吨,到58万元/吨到35万元

五一之后,农药整体市场维持稳定,杀虫剂市场持续回暖,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价格也在触底后稳步回暖反弹,探涨至23万元/吨。

图片


价格触底反弹至23万元/吨

作为全球第一大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从2023年8月31日化合物专利到期,进入国产化近两年的时间里,国内农药企业对其布局热情持续高涨,原药、制剂登记迎来全面井喷,陷入疯狂,走向过剩。原药价格也是断崖式跳水,从之前一度高达250万元/吨,到58万元/吨到35万元/吨,随后因产能集中释放在今年1-2月的时候跌至21万元/吨的(实际成交价:18万元/吨左右)的低谷,降幅超90%。 

图片
截至2025年5月国内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价格走势(单位:万元/吨)
(数据来源:中农立华原药)

3月进入春耕用药旺季以来,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的价格也在触底后开始小幅反弹。截至5月4日,中农立华杀虫剂原药价格指数报66.92点,同比去年上涨0.92%,其中,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市场价格继续出现上调,报价23万元/吨。

相比年初的21万元/吨,涨幅1%,可以说此轮涨价属于小幅度的。

图片


三大因素驱动涨价

此轮氯虫苯甲酰胺涨价背后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什么?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氯虫苯甲酰胺此轮涨价的本质是库存周期叠加季节性需求的共振现象:制剂企业为应对冬储提前备货,中间商基于“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入场扫货,形成短暂的需求脉冲。

具体来看,此轮涨价可以归结为三点:中间体及开工率低,有效产能释放偏低,市场供货偏紧。

中间体开工率低

目前,氯虫苯甲酰胺的工业化路线主要以吡唑酸为起始原料,与芳环偶合成苯并嗪酮后,用甲胺水解开环制得。相关合成路线涉及的主要原药及中间体包括2,3-二氯吡啶(2402-77-09)、3-甲基-2-硝基苯甲酸(5437-38-7)、甲胺(74-89-5)、马来酸二乙酯(141-05-9)等。这些关键中间体的稳定供应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氯虫苯甲酰胺核心中间体是依赖进口的。其中,关键中间体2,3-二氯吡啶(占比成本35%)全球产能集中于印度Gharda(占全球70%),2023年因印度环保风暴导致出口配额缩减40%。国内自给率不足15%,合成工艺(需突破低温氟化反应技术)尚未有大突破(需突破低温氟化反应技术)。而吡啶衍生物价格相较2022年上涨了120%,但下游氯虫苯甲酰胺制剂价格仅涨60%,严重挤压中间体厂商的利润空间。

今年受库存周期和季节性需求的影响,氯虫苯甲酰胺的价格经历了显著的波动,而且受环保限产影响,其关键中间体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出现阶段性供应紧张。但国内已有友道化学、南京红太阳、扬农化工、利尔化学、海利尔、中旗股份、浙江中山化工、内蒙古中高化工等多家企业已经完成工艺突破,预计2025年产能将翻倍,这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市场的供需平衡。

有效产能释放偏低

国内氯虫苯甲酰胺登记证数量在过去三年激增400%,截至5月4日,氯虫苯甲酰胺产品登记达到570个,其中原药登记达到45个。

目前氯虫苯甲酰胺国内原药及相关中间体现有产能(含在产产能和环评公示产能)已超20万吨,远超全球1万余吨的年需求量。更严峻的是,在建及规划产能仍有1.5万吨即将释放。这种疯狂扩产的态势导致行业开工率长期低于50%,价格战已成企业生存的常态。

此外,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问题和替代品的竞争也在影响着其市场的表现。

图片


涨势能持续多久?

氯虫苯甲酰胺此轮涨势能持续多久?能否涨破30万元/吨呢?

氯虫苯甲酰胺的使用旺季一般是每年的3月到9月,在北方的使用旺季主要集中在7月上中旬的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抽穗初期,防治玉米螟等害虫。因此,可以推断氯虫苯甲酰胺的涨势预计将持续到9月前后。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产能严重过剩的大背景下,氯虫苯甲酰胺此轮的涨势算是个奇迹,并强调,农药产品的强周期属性决定,这种由渠道囤货催生的虚假需求难以持续,历史数据显示,类似行情持续时间从未超过3个月。因此,产能过剩之下,未来3个月,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的价格预计将在23万元/吨上下小幅探涨,但涨破30万元/吨的可能性不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