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5财年印度农化企业二十强排行榜:销量驱动下韧性增长势头强劲
2024-25财年,印度经济在国际逆风背景下展现出强劲韧性。印度储备银行(RBI)预计本财年GDP增速将达到6.5%,延续上一财年9.2%的高增长态势。农业部门继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粮食产量预计创下3.54亿吨的历史纪录,同比增长7%。
随着全球作物保护市场出现初步复苏迹象,印度农化行业表现出超越整体行业的增长势头。通过聚焦新活性成分的引入和持续扩大市场影响力,印度企业在挑战中逐步实现了销量驱动的收入增长和稳健的盈利水平。尽管本财年国内市场需求受延长季风及虫害减少影响,施药窗口收窄导致销量增长承压,但在前期库存优化和价格企稳的推动下,对美国和巴西等重要市场的出口实现了稳健增长。
印度凭借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与不断升级的基础设施,正持续强化其作为全球农化制造中心的地位。国内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农化品使用量,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同时,印度大多数农化企业已建立起成熟的研发体系,能够开发兼具创新性与成本效益的制剂和活性成分,通过强化核心竞争力积极把握新兴市场机遇。据Mordor Intelligence预测,印度农化市场规模将从2025财年的90亿美元增长至2030财年的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1%,进一步凸显其全球竞争力的提升。
营收普遍增长,盈利表现分化
2024-25财年,UPL合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EBITDA大幅提升47%。其植保业务销售额达到43.26亿美元,同比微增0.02%,在印度及全球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尤其在北美和欧洲等关键区域实现了销量、盈利能力和市场渗透率的行业领先增长。
PI Industries本财年总营收777.8亿卢比,在全球宏观经济承压的背景下仍保持4%的稳健同比增长。受益于市场对创新作物保护解决方案的强劲需求以及新产品销售额31%的显著增长,公司农化产品出口在高基数基础上增长5%。此外,生物制剂业务成为增长最快的品类,同比增速约20%。
Sharda Cropchem依托轻资产运营和产品登记导向的策略,持续拓展欧洲、北美和拉美等成熟市场。农药销量大幅增长43.9%,叠加价格适度回升,推动全年营收增长36.5%,达到432亿卢比。EBITDA实现翻倍,从31.8亿卢比增至68.2亿卢比,利润率从10.1%提升至15.8%,体现出较强的经营杠杆效应。
Indofil Industries本财年保持了相对均衡的营利模式,合并收入同比增长9.62%,合并税前利润同比增长42.60%。公司通过高影响力举措扩大市场覆盖、强化传统品牌并开拓新价值流,在国内外市场均保持领先地位。其国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8%,稳居印度第二大作物保护杀菌剂出口商。
Coromandel International、Insecticides (India)和Dhanuka Agritech等区域聚焦型企业在印度本土市场表现突出。Coromandel通过提升销量、拓展客户、推出新产品及优化运营效率,实现销售额和EBIT分别同比增长7%和13%;Insecticides (India)秉持″重价值轻销量″策略,凭借优化定价、契合需求的产品组合以及新品上市,EBITDA同比增长36%,毛利率提升至32%。公司B2C板块表现强劲,占总销售额75%,高端产品线增长13%,占B2C收入的61%。Dhanuka本财年营收增长15.7%,净利润增长24.2%,连续四年保持双位数复合增长。Heranba尽管因价格因素导致EBITDA利润率略有下滑,但营收仍实现17%的同比增长,渠道扩展持续见效。
另一方面,NACL Industries、Rallis India及Heranba Industries等企业仍不同程度面临全球供应过剩和价格大幅下跌的挑战,财务表现整体未达预期。
战略主动,加速全球布局与产业升级
2024-25财年,印度农化企业正以积极的投资合作与战略并购为引擎,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强化创新能力,逐步从区域性参与者跃升为全球市场中的重要力量。
UPL、Dhanuka Agritech及Crystal Crop Protection等企业以收购方式快速获取关键技术、品牌权益及渠道资源,强化核心产品线。其中,UPL本财年完成了对科迪华在除中国、日本、韩国、英国、瑞士和欧盟成员国以外的全球单组分代森锰锌杀菌剂业务的收购,获得了包括Dithane®品牌所有权及相关Rainshield™技术许可,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该市场的领导地位。类似地,Dhanuka Agritech以1907万美元收购拜耳旗下缬霉威和三唑醇两大杀菌剂产品的国际权益,成功进入拉美、欧亚非等20余国市场,标志其从本土企业向全球运营的重要转变。Crystal Crop Protection则提供收购拜耳除草剂乙氧磺隆全球业务,拓展亚洲市场布局,强化其在水稻除草剂领域的领导地位。
在垂直整合与供应链控制方面,2025年3月,Coromandel International完成对NACL Industries 53%股权的收购,通过整合后者原药产能与国内制剂网络,加速进军合同制造并扩大产品组合。Insecticides (India)于2024年底成功收购农用化学品公司Kaeros Research,不仅强化了其对关键供应链的掌控力,还通过直接进口优化了采购成本,为提升长期采购能力奠定了基础。Krishi Rasayan该年度收购了Greenkem Organics增强后向整合能力,用以生产部分中间体及原药产品。2024年8月,UPL宣布其子公司UPL Global Ltd(UGL)完成对印尼农化品公司PT Excel Meg Indo剩余20%股权的收购进一步深化东南亚市场战略布局。此外,还与UPL在本财年还与Aarti Industries成立合资公司进入特种化学品领域,体现出UPL向上游关键原料延伸的战略意图。
在传统化学农药之外,印度企业积极通过投资与并购加码生物制剂和绿色农业技术,响应全球减碳与可持续诉求。PI Industries于2024年8月完成对英国Plant Health Care(PHC)的收购,获得基于蛋白/多肽类生物刺激剂和PREtec技术平台,强化其在生物制剂领域的全球产品线与研发能力。本财年Insecticides (India) 与BioPrime Agro Solutions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将 BioPrime 独有环保型生物产品 Relieve 推向印度市场。 AgroStar与西班牙生物技术公司 Biorizon Biotech 建立战略合作,向印度农民推出先进的生物制剂和生物防治产品。Krishi Rasayan通过与西班牙Kimitec集团成立合资企业,进一步拓展生物刺激剂业务。Dhanuka Agritech本财年以焕然一新的BiologiQ产品组合重新进入农业生物制剂领域,推出6款生物杀虫、杀菌和生物肥料产品。
本财年,不仅UPL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经销商工具和数字营销平台加速业务转型,利用AI驱动的SONAR和OpenIntel等数字化平台提升销售、需求预测分析和业务可见性。在印度国内还有很多的农化企业也在无人机、数字农业等新型农业技术生态上进行了广泛布局。如Coromandel International增持控股了无人机制造商Dhaksha Unmanned Systems Private Limited,展现出向农业技术服务和资源端双向延伸的战略视野。同时,部分企业积极探索数字平台,开发内部应用程序,实现与零售商和农户的直接连接。如Krishi Rasayan开发的两款名为KRISHAJ和Bandhan应用程序,通过该应用不仅可经由经销商和公司进行追踪,直达农户层级。Insecticides (India) 推出了IIL Pariwaar应用程序,通过简化销售流程、强化分销商客户管理能力,助力公司提升运营效率并获取数据驱动的商业洞察。还有Coromandel International也在终端积极推进其数字化接触,其MyGromor应用在本年度引入了本地化作物建议、天气预报、病虫害警报,以及Coromandel产品组合访问等新功能,提供即时农业建议、产品信息和市场情报。
创新升级与产能布局夯实未来增长根基
尽管2024–25财年全球农化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印度领先企业仍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与产能扩张,不仅为应对行业复苏做好准备,更着眼于长远发展,夯实未来增长的基础。
在产品创新方面,各企业成果显著。UPL创新产品线年度收入突破1亿美元,创新率达到14%,其研发管线中差异化与可持续产品占比高达80%。明星产品Feroce®(乙酰甲胺膦+联苯菊酯)和Evolution®(代森锰锌+嘧菌酯+丙硫菌唑)在拉美市场表现亮眼,铜制剂、硫制剂等NPP产品销量实现超50%的大幅增长,Yukon®在欧洲市场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PI Industries在本财年取得重要突破,其自主研发的首个杀虫剂PIOXANILIPROLE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同时成功推出水基悬浮剂双草醚,有效替代草甘膦并显著降低溶剂消耗。公司年内推出7款新产品,上线多个预测模型和逆合成模型,提交44项专利申请,持续巩固技术创新领先优势。
其他企业同样在创新领域收获颇丰:Rallis India推出6款新产品,完成天然源杀虫剂Flavocide®的试生产,创新转化指数显著提升;Coromandel International上市十款新产品,新品销售占比持续提高;Krishi Rasayan本获得4项产品登记,另有6项专利型产品正在申请登记中,同时公司也在开发新型生物刺激剂,预计下一财年取得产品登记。另外,Insecticides (India)凭借高附加值产品实现稳健增长;MOL和NACL也分别推出了多款新产品并实现新剂型的商业化生产。
产能建设方面,各企业通过战略性投资实现制造能力升级。Heranba Industries在本财年完成重要转型:Sarigam工厂和Saykha工厂相继投产,使生产基地总数增至7个,活性成分年产能实现翻番,达到26,700吨。这一扩张不仅大幅提升生产能力,更推动公司向产品多元化方向迈进。Indofil Industries通过代森锌产线扩建和新产品投产,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Coromandel International则在完成现有分子产能扩建的同时,实现新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并宣布新建多产品原药工厂,持续完善产业布局。Krishi Rasayan成功生产吡蚜酮、丁醚脲等杀虫剂原药产品,计划将工厂产能扩大至万吨,并开始生产PEDA和丙草胺原药,甲霜灵原药中间体也在规划当中。
总之,面对2024-25财年全球农化行业的复杂环境,印度领先企业坚持以产品创新为引擎、以产能优化为支撑,积极推进研发管线的落地与制造能力的升级。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企业应对当前市场波动的能力,更在差异化产品布局、供应链整合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积累了长期竞争优势,为行业复苏和未来全球化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