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河子看中微肥壮阔未来,行业大咖谈了哪些热门话题?
8月4-6日,主题为“凝心聚力中微肥 聚焦新疆大农业 助推产业大发展”的“第六届作物中微量元素营养与肥料施用关键技术研讨会暨中微肥创新联盟2022年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召开,来自农业农村部、国家化肥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中国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石河子大学,史丹利、心连心、凯龙楚兴、瓮福集团、迪斯科等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界代表180余人参加了会议。
//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郭刚奇在致辞中表示,华中农业大学在作物中微量元素领域拥有深厚的根基,从1975年开始,王运华教授在湖北新洲发现棉花因缺硼“蕾而不花”,经过近50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微量元素研究、推广、新肥料的开发领域取得较多成绩,具有明显优势。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对化肥“零增长”和“水肥一体化”等中微肥的研究及推广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华中农业大学作为石河子大学教育部指定对口支援高校之一,本次研讨会,是双方新一轮合作交流的具体举措,是双方友谊不断加深、协同深度不断拓展的见证,是学校、学院、学科、学者联动结下的又一硕果。
//
石河子大学副校长李孝光在欢迎致辞中表示,石河子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进入新时代,如何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优势,推动新发展理念在边疆落地生根,服务“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向南发展”等国家战略,是学校新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学校新的发展机遇。
“兵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条件好,在粮棉油、果蔬生产等方面优势明显。面向未来,学校将持续关注中微量元素营养领域的研究发展,鼓励系统创新,交叉融合,组织科技攻关,支持相关重大科技成果的组织申报,力争在中微量元素营养与施肥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更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李孝光说。
//
在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施肥要走“减用量、调结构、转方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都离不开中微量元素的应用;肥料研究及生产企业按照农业需求研发生产复合肥、作物专用肥也离不开中微量元素的配合,微量元素也与作物的品质和人体的健康密不可分;破解农业生产中的耕地质量、肥料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等问题,打破当前肥料产品相对均质化的局面更加离不开中微量元素。
沈兵表示,坚信在全国肥料行业科研、推广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产学研推的中微量元素产学研联盟,一定会为我国肥料研发开拓新机制,为肥料产品升级换代提供新动力,为科学施肥推广普及提供新支撑,为我国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做出新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垦科学院尹飞虎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常务副主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王富华研究员,国家化肥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主任助理马彦平高级工程师分别做了题为“提高磷肥利用率途径的研究与思考”“稳粮保供与肥料发展”“我国耕地土壤和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标准对比分析”“肥料隐含质量、标识新规对中微肥产业提出的新要求”的主旨报告。
在研究前沿方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施卫明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徐芳森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周静研究员,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张凤华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副主任、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姜存仓教授,石河子大学农学院闵伟副教授,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教授李翠,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何明亮博士分别带来“近5年中国植物营养生物学研究重要进展和展望”“油菜素内脂参与拟南芥缺硼的反应及其调控机制”“叶面喷施硒硅联合土壤调控-对植物镉积累的影响”“干旱区盐碱地饲料油菜适盐机理及产业化应用模式”“生物炭对红壤改良及地力提升的机制”“生物炭影响新疆农田氮素形态转化及微生物学机制”“基于同步辐射技术的叶面锌肥吸收途径原位解析”“甘蓝型油菜中硼转运子作用机理的研究”的精彩报告。
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胡承孝教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复混肥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肥料与生态研究所陈明良教授,农业农村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学术主任、国际硒研究学会副主席、江苏省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院长尹雪斌教授,北京世标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产品认证事业部总监杜莉红,武汉市沃农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程艳,湖北凯龙楚兴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智慧农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忠雄分别分享了题为“做好肥用好肥——中微量元素与新型肥料创新”“螯合微量元素肥生产工艺和应用”“我国功能农业发展现状及中微量元素肥的挑战与机遇”“推行绿色肥料产品认证 助力中微肥产品提档升级”“沃农肥业 专注微肥营养科学”“含中微量元素硝基肥的研发与推广”的报告为产业创新、产品升级支招。
在生产技术方面,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环境与安全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洪娟、塔里木大学教授柳维扬、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主任沈兵研究员、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李志强副研究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刘玉敏博士分别做了题为“土壤诊断与健康土壤种植体系构建”“新疆棉花施肥关键技术及中微量元素调控”“新型肥料推广中如何塑造品牌”“生物炭在鲜食葡萄减肥及提质增效的作用”“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体系长期土施锌肥的综合评价”的报告。
会议开幕式举行了2021年度“凯龙楚兴杯”中微肥创新联盟青年英才奖的颁奖仪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何明亮博士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刘玉敏博士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获学术贡献奖。
开幕式中还为在联盟二届三次理事会上当选为联盟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的石河子大学王海江教授、四川爱隆植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忠义,当选为联盟二届理事会理事的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环境与安全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洪娟、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教授李翠、新疆农垦科学院农田水利与土壤肥料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瑜、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副教授闵伟、新疆卫农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以及吸纳为联盟会员的武汉一禾生态环境检测中心研究室主任张利红、辽宁鑫阳矿质肥料有限公司王婧举行了授牌仪式。
聘任了农业农村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学术主任、国际硒研究学会副主席、江苏省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院长尹雪斌教授,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正高级农艺师陈钢研究员为联盟专委会专家。
开幕式中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郭刚奇、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石磊与石河子大学副校长李孝光、石河子大学农学院院长张亚黎共同为华中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微量元素研究联合创新中心揭牌。
//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微肥创新联盟理事长石磊教授以“用联盟架起中微肥产学研共赢‘金桥’”为题向于会代表介绍了中国中微肥创新联盟基本情况及六年来的工作。
石磊表示,联盟将一如既往坚守“成立一个联盟,竖起一杆旗帜,服务一个产业”的宗旨,进一步发挥联盟在中微量元素营养及肥料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微肥施用技术、新型肥料研发与应用方面的平台作用,尽最大努力促进“产、学、研、用、资、媒”等跨行业多层面战略合作、互联互通、协作创新,进而推动中微量元素肥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
谈到联盟未来的工作,石磊表示,将继续办好联盟年会,促进专家和企业家的交流,继续通过联盟青年英才奖培养更多对中微量元素研究和推广应用有感情的科学家和企业家,继续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研究、技术服务和研究生培养,继续做好中微肥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团结和带领全国同行,为中微肥产业的绿色发展再创辉煌!
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钾肥分会秘书长、国家化肥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主任助理、上海化工研究院肥料与生态研究所所长、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房朋,新疆农垦科学院农田水利与土壤肥料研究所高志建副所长,山西农业大学徐进教授,沈阳农业大学韩晓日教授,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王海江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章力干教授主持会议。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赵思峰,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保国到会交流。
会议由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主办,石河子大学、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等承办,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环境与安全研究所、武汉一禾生态环境检测中心、沃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沃农肥业有限公司协办,由新疆卫农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秦皇岛五弦维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邯郸市万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北昊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支持。
(文/范明霞 马彦平 图/王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