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与北京新禾丰共建葡萄-蓝莓产业技术服务平台

作者: 2024/6/17 8:54:50
6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共建的葡萄-蓝莓产业技术服务平台正式成立。会上,双方签署了为期五年的产业合作协议,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创新一种成果转化的新模式,探索一条产业服务的新路径,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签约仪式现场研讨据了解,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专业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研究,是目前全国植物保护领域科研人员规模最大、学科
6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共建的葡萄-蓝莓产业技术服务平台正式成立。会上,双方签署了为期五年的产业合作协议,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创新一种成果转化的新模式,探索一条产业服务的新路径,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图片签约仪式
图片现场研讨
据了解,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专业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研究,是目前全国植物保护领域科研人员规模最大、学科布局最完整、平台条件最好的科研院所之一。新禾丰公司成立于2002年,公司定位是服务于全国范围的农业种植产业,产品涵盖植物保护、植物营养、土壤改良、植物逆境管理等几大系列,拥有多个自主品牌和自有知识产权。在技术服务方面,新禾丰始终倡导以技术为先导的理念,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农民增产增收为目标,推广绿色农业物资和综合配套技术。
图片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陆宴辉研究员
“葡萄-蓝莓产业技术服务平台的建立非常重要,未来植保所可以将自身积累的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更好地应用于这一平台,进一步服务和支撑产业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陆宴辉研究员指出,植保所的工作重心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要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包括病虫害防控、生物安全、农药产品核心技术攻关等;二是要通过科学研究服务于政府决策;三是推动研究成果实现转化,进而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
图片新禾丰董事长王世成
新禾丰董事长王世成表示,未来新禾丰将在全国葡萄产区联合打造优秀示范园,将葡萄产业专家过硬的技术资源和企业优质的农资产品有机结合,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配套技术,让示范园生产出优质的果品并产生更好的效益。并以示范园为榜样带动更多的葡萄种植园学习、借鉴和使用葡萄专家驿站推荐的配套技术和农资产品,以推动葡萄种植产业的进步和高质量发展。 
图片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王忠跃研究员
在平台建设方面,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王忠跃研究员提出了葡萄-蓝莓产业技术服务平台的三大优势,一是平台的搭建为科研团队更好地进行产业服务提供了基础;二是平台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任何能服务于葡萄和蓝莓产业的企业产品都可以纳入、融合进入平台;三是平台关注点和工作中心是农产品的优质生产、安全生产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科学合理使用,这是理性和科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图片图片图片从上到下、由左至右依次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刘永强研究员、黄晓庆副研究员,新禾丰董事肖艳、总经理于彦辉、技术总监陈小燕、技术中心副主任李晴
现场,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刘永强研究员、黄晓庆副研究员,新禾丰董事肖艳、总经理于彦辉、技术总监陈小燕、技术中心副主任李晴就服务平台建设展开讨论。双方表示,这一平台的定位是面向现代农业这一主战场。其中,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具有领先的优势,而新禾丰在一线推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双方的强强联合将会擦出更大的火花,可以运用科学的手段去解决更多生产实际问题,研发和推广出更多新的技术,实现技术创造价值,为产业振兴、为农民增收以及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图片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原副所长刘崇怀研究员
现场,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原副所长刘崇怀研究员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李兆君研究员作为特约专家对平台的建立给予高度的评价和期待。刘崇怀指出,农业生产是系统的,而科学研究是聚焦和深入的,新禾丰以企业在推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实际需求为纽带,利用葡萄-蓝莓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将前沿的科学技术串联起来,能够更系统地解决实际问题,为行业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图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李兆君研究员
李兆君指出,当前,消费者对水果的需求越来越丰富,而果农要想赚钱需要高质量和高品质,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平台的建设恰逢其时、非常有意义。希望平台能够一手牵住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一手牵住高理论水平的国际前沿,做好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图片
参会人员合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