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专家共探新型生物农药发展新路径——第十七届农药工业发展暨新型生物农药专题研讨会在沪召开

作者: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2025/10/14 15:46:09
10月13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举办的第十七届农药工业发展暨新型生物农药专题研讨会在上海盛大召开,近200人参加了会议。作为农药行业的重要交流平台,本次研讨会聚焦生物农药领域,汇聚了行业领袖、科研精英与企业代表,围绕新型生物农药的技术突破、产业化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深度探讨,为推动我国农药行业向绿色化、高效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本次研讨会的学术报告环节亮点纷呈,为行业带来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四位来
图片

10月13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举办的第十七届农药工业发展暨新型生物农药专题研讨会在上海盛大召开,近200人参加了会议。作为农药行业的重要交流平台,本次研讨会聚焦生物农药领域,汇聚了行业领袖、科研精英与企业代表,围绕新型生物农药的技术突破、产业化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深度探讨,为推动我国农药行业向绿色化、高效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图片

本次研讨会的学术报告环节亮点纷呈,为行业带来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四位来自国内顶尖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分享了新型生物农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推动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图片

漆小泉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漆小泉研究员深入解析了植物代谢生物学的核心机制及其在生物育种、绿色农药等领域的应用价值。通过挖掘植物自身代谢通路中的抗逆、抗病相关基因,运用基因编辑等技术进行遗传操控,可定向培育具有抗病虫、抗逆等目标性状的作物品种。他表示,自养型生物是下一代生物合成和生物制造的理想底盘。

图片

于慧敏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

于慧敏教授系统阐述了抗菌脂肽类物质的生物合成机制和脂肽生物制造及其在新农药、新肥料等领域的应用。据介绍,研究发现新型类脂具有“促生长-调菌群-改土质-强吸收”四重功效。她讲到,各系统和单元中存在不同的关键科学问题需要解决,研究单位和产业界的紧密合作将大大加速生物制造产业化进程。衍微科技与福华化学合成生物研发与应用战略合作项目将共同推动多种原创生物农药和手性农药生物制造技术的产业化落地。

图片

雷晓光

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雷晓光教授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创新策略,为新型生物农药的研发开辟了全新路径。据介绍,不同于一般植物抗病化合物通过直接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抗病方式,芥酸酰胺的作用机制采用了一种更为精巧的策略——特异性解除病原细菌的“武器”系统。这不仅确保了更高的生物安全性,还显著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风险,同时有效规避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芥酸酰胺不仅广泛存在于水稻、大豆等多种重要农作物中,而且能够在植物免疫激活后大量积累,展现出对多种病原细菌的广谱抗性。

图片

范志金

南开大学教授

范志金教授分享了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农药制备领域的创新应用。据介绍,植物免疫激活剂可激活作物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但存在植物免疫激活剂靶标未知、先导匮乏等问题。他强调,植物免疫调控作用机制或作用靶标以及绿色先导结构的优化突破依赖于多学科交叉的手段。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对微生物细胞工厂进行改造,可实现植物免疫激活剂的高效合成,为其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为行业呈现了新型生物农药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更搭建了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有助于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化应用转化。与会代表们表示,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加强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攻克新型生物农药研发、生产及应用中的关键难题,助力我国农药行业加速向绿色高质量方向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贡献更大力量。

图片

本次会议由浙江农林大学教授陈杰主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