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烟碱类杀虫剂氟吡呋喃酮
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是杀虫剂重要的作用靶标,也是研究热点。氟吡呋喃酮是一款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新杀虫剂,由拜耳公司创制。其分子结构中包含丁烯酸内酯基团,不仅传承了其他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杀虫剂拥有的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的良好防效,而且选择性更强,与吡虫啉等无交互抗性。与其他大多数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杀虫剂相比,其对蜜蜂相对安全。因此,氟吡呋喃酮可以在部分地区替代吡虫啉、噻虫嗪等的使用。
氟吡呋喃酮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和层移活性。施药后,活性成分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在木质部随蒸腾作用向顶传导,也可通过层移作用传导到叶背面或分布到邻近的植物细胞。因此,其能够有效防治隐蔽处害虫。氟吡呋喃酮施用方式灵活,叶面喷雾、土壤浇灌或滴灌皆可,也可用于种子处理。氟吡呋喃酮叶面喷雾施用时,其通过叶和茎吸收;土壤施用时,其通过根部吸收。
氟吡呋喃酮适用作物众多,防治谱广,可用于蔬菜、果树、咖啡、可可、棉花、大豆(种子处理)以及其他大田作物等,高选择性地防治主要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粉虱、木虱、叶蝉、介壳虫、甲虫、潜叶蝇、粉蚧、软蚧、柑橘木虱、象甲和蓟马等,对包括幼虫和成虫在内的所有生长期害虫皆有效。
氟吡呋喃酮目前仍处于专利保护期,其化合物专利于2027年3月到期。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目前我国共登记2个氟吡呋喃酮产品,1个原药和1个制剂,详情如下:
目前我国已登记的氟吡呋喃酮产品中暂无混配制剂,可与氟吡呋喃酮混配的有效成分如下:
(1)氟吡呋喃酮和氟啶虫胺腈的杀虫组合,其重量比为40:1~1:40,经大量的室内外试验表明,二者复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同翅目害虫、半翅目害虫以及缨翅目害虫。
(2)氟吡呋喃酮和虱螨脲的杀虫组合,两者的质量比为50:1~1:50,优选质量比为20:1~1:20,更优选质量比为10:1~1:10。二者以一定比例复配后,可用于防治蚜虫、蓟马、粉虱等小型害虫,尤其是韭蛆、烟粉虱。
(3)氟吡呋喃酮和双丙环虫酯的杀虫组合,其重量比为1:30~20:1。二者在一定范围内复配,可用于防治多种农作物害虫如粉虱、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蚜虫。
(4)氟吡呋喃酮和螺虫乙酯杀虫组合,吴举彬等人通过试验表明二者混配,可以用于防治黄瓜烟粉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