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7峰会]科赛基农王铭:中国农化企业的出海之路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组委会 2024/12/10 11:26:21
山东科赛基农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铭企业出海首先要做到三个同步:与时代同步(时代大背景),与行业同步(行业大趋势),与公司同步(公司大战略)。目前,我国是农药大国,农药行业就像一个橄榄球,很多企业都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设备、厂房;在研发、市场投入严重不足。未来,我们将朝着农药强国发展,应该是哑铃型的,加大在研发、市场的投入。一个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模型应该也是哑铃形的,研发和市场是重点。目前

图片 1.jpg

山东科赛基农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铭

企业出海首先要做到三个同步:与时代同步(时代大背景),与行业同步(行业大趋势),与公司同步(公司大战略)。

目前,我国是农药大国,农药行业就像一个橄榄球,很多企业都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设备、厂房;在研发、市场投入严重不足。

未来,我们将朝着农药强国发展,应该是哑铃型的,加大在研发、市场的投入。

图片 2.jpg

 一个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模型应该也是哑铃形的,研发和市场是重点。目前,科赛基农新型化合物创制成果——苯噁吡草酮、萘异噁唑酰胺两个专利化合物。

中国农药行业出口的三种商业模式:

  • 一是搬运工,包括原药、制剂,其实就是贸易商,无品牌、无渠道;

  • 二是大药房:制剂,大众产品,无品牌、有渠道;

  • 三是要去给消费者解决问题,要找到目标市场的重点市场开一家真正意义上成功的“三甲医院”有品牌、有渠道。

科赛基农国外市场探索和拓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2004—2009年,ToB业务艰难前行。

  • 第二阶段:2010—2017年,ToC业务孤独探索,咬牙坚持。

  • 第三阶段:2018年至今,商业模式成型,有序布局了25个国家,其中14个国家正式投入运营,11个国家正在申请登记。长远规划要布局50个国家左右,在50个国家开50家植物的三甲医院,布局全部完成后,本土员工总人数3000—5000人,中方驻外员工300人,2035年国外市场销售收入10亿美元。

目前全球人口88亿,粮食是十分紧张的。我们国家每年粮食进口量已经占我们总产量的23%了,所以粮食安全问题还是非常严峻的。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市场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经过多年的打磨,科赛基农海外设立的子公司已经十分成熟。设立子公司就要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

目前,子公司组织架构基本上1个总经理、2个副总经理、5—8名后勤员工,其他就是当地员工。

营销工作由三条主线贯穿——产品线、团队线、渠道线。产品线要引领企业做品牌,团队要有自信是核心能力,渠道市场要不断突破。

譬如,团队塑造,要用公司文化提高团队的凝聚力,用营销理念提高团队的战斗力。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在团队不折不扣地贯穿始终。

图片 3.jpg

科赛基农的营销理念:

品牌战略(公司品牌、产品品牌、服务品牌)→提高工作效率,践行价值营销→销售季节前置,销售重心下移→掌控核心零售商和大农户,持续坚持创新性的“四进”工作。


那么国外设立子公司什么时候能赚钱?

图片 4.jpg

 科赛基农海外市场是第三种商业模式,就是要做品牌、做渠道。

这种模式下,我们称之为苹果树理论,就是苹果苗种下去,第六年才进入盛果期,前五年还要不停地浇水、施肥、修剪……才会有之后的突破。

品牌是农民心目中产生复购的主要原因,是需要时间沉淀的。

国外设立子公司:

  • 第一年:销量100万元,利润-400万元;

  • 第二年:销量500万元,利润-200万元;

  • 第三年:销量1000万元,利润0;

  • 第四年:销量2000万元,利润+200万元

  • 第五年:销量3000万元,利润+400万元(人民币)。

目前,科赛怡锐在喀麦隆、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加纳、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俄罗斯、巴西等均有子公司。

最重要的是,要打造系统,磨合出适合自己的安全、高效、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都有自己对营销理念的理解,需要培养接受自己企业文化的人才队伍。

中国农化企业做国外市场的建议:

  • A方案:先做TOB业务,积累经验,培养储备德才兼备的国际化人才,等条件成熟再设立子公司做ToC业务。

  • B方案:直接在某一国家设立子公司,打造样板市场,做基于价值营销的TOC业务。

最后送大家两句话“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市场这么大,我要分一杯!”

图片 5.jp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