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PD抑制类除草剂——异噁唑草酮
作者:铱浩荟农登记服务
2025/7/17 15:56:09
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虽作用机理相同,但结构上不完全相关。目前上市的该类除草剂涉及三酮类(硝磺草酮、环磺酮、双环磺草酮、呋喃磺草酮、磺草酮、氟吡草酮等)、吡唑酮类(苯唑草酮、磺酰草吡唑、吡草酮、吡唑特、苄草唑、tolpyralate等)、异噁唑酮类(异噁唑草酮)等多种化学结构类型,其中以三酮类和吡唑酮类化合物居多。异噁唑草酮(是由罗纳-普朗克(现拜耳)1992年发现的异噁唑酮类除草剂,对羟基苯基丙
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虽作用机理相同,但结构上不完全相关。目前上市的该类除草剂涉及三酮类(硝磺草酮、环磺酮、双环磺草酮、呋喃磺草酮、磺草酮、氟吡草酮等)、吡唑酮类(苯唑草酮、磺酰草吡唑、吡草酮、吡唑特、苄草唑、tolpyralate等)、异噁唑酮类(异噁唑草酮)等多种化学结构类型,其中以三酮类和吡唑酮类化合物居多。异噁唑草酮(是由罗纳-普朗克(现拜耳)1992年发现的异噁唑酮类除草剂,对羟基苯基丙酮酸酯双氧化酶抑制剂即HPPD抑制剂。1996年,异噁唑草酮率先在牙买加上市,1997年在巴西上市,1998年在法国上市,1999年在美国、加拿大等国上市……其市场拓展迅速,销售额不断攀升。2001年,异噁唑草酮的全球销售额达1.00亿美元;2018年的销售额为2.58亿美元;在2001-2018年间,其复合年增长率为5.7%,增长水平较好。异噁唑草酮已上市20余年,近年来,其销售额持续稳定在2.00亿美元以上。2012年8月,异噁唑草酮中国的化合物专利到期。异噁唑草酮作为一种内吸性除草剂,具有“前药”的特性。它本身并不具备活性,但在被作物根、叶吸收后,能迅速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二酮腈。这种活性成分会与HPPD(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结合,从而抑制HPPD的催化作用,即4-羟苯基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异噁唑草酮对HPPD的抑制作用,实质上是通过消耗八氢番茄红素去饱和酶的辅因子质体醌,间接影响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由于类胡萝卜素在光合作用中扮演保护角色,其合成的受抑导致中毒的杂草出现白化现象。主要用于玉米、甘蔗、甜菜、果蔬、棉花、谷物等作物田,防除包括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在内的50多种一年生杂草,如苘麻、藜、地肤、龙葵、反枝苋、柳叶刺蓼、鬼针草、马齿苋、繁缕、香薷、苍耳、铁苋菜、水棘针、酸模叶蓼、婆婆纳等阔叶杂草,以及马唐、稗草、牛筋草、千金子、大狗尾草和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苗前、苗后早期或种植前施药,有效成分用药量为75~140克/公顷。异噁唑草酮主要加工剂型为悬浮剂(SC)、水分散粒剂(WDG)、可分散油悬浮剂(OD)。截止2025年7月,国内总共60个登记证。其中原药登记证为7个,包含两个仅限出口登记证。制剂登记登记证53个,其中29个单剂,24个混配制剂,目前均登记用于防治玉米田杂草,施药方法由土壤喷雾和茎叶喷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