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园艺肥需求“精细”升级,企业靠什么赢得市场?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当下,大众对生活品质追求日益提升,家庭园艺作为亲近自然、美化生活的方式,正走进千家万户。从阳台上的娇艳花卉到庭院里的果蔬绿植,家庭园艺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家庭园艺肥这一细分品类崛起。本期《中国农资》将探寻家庭园艺肥产品特性,挖掘其市场发展新机遇。
摸准作物“脉搏”
精准对接细致需求
家庭园艺肥需求具有鲜明的季节性特征,春秋两季是用肥旺季。从养分需求角度看,园艺作物与普通农作物差别并不显著,主要涵盖大量元素水溶肥、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缓控释肥等常见品类。只是,家庭园艺肥的消费者以城市居民为主,他们与大田作物的种植者有不同的消费心理和需求,对产品有着更为精细的要求。
家庭园艺正走进千家万户。
新洋丰园艺公司总经理许聃形象地比喻道:“养十个孩子和养一个孩子的精细程度完全不同。家庭用户通常只养两三盆花,他们会天天关注,叶子稍微发黄、开花数量减少,都能立刻察觉,所以园艺肥产品必须更加精细。简单来说,大化肥是“满足基本需求”,而园艺肥则是‘精准解决问题’。”
相较于大田通用平衡肥,园艺肥基于消费者需求,在配方设计、用量控制及功能定位等方面实现了精细化升级。根力多花养佳园艺负责人罗雪旭表示,首先,园艺肥会根据植物类型调整营养配比,因为不同植物对养分需求存在差异,原料含量和配比的细微变化,对盆栽植物影响较显著。其次,园艺肥用量需结合植物种类和容器大小进行调整,与农业施肥不同,农业施肥往往面积较大且有相对统一标准,而园艺肥则要避免采取‘一刀切’做法。最后,针对家庭园艺中常见的植物病态问题,如黄叶、根系腐烂、生长缓慢等,园艺肥有专项功能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能补充营养,还能改善因浇水过多、光照不当等养护失误导致的问题,兼具“营养供给”“病态修复”双重作用。
罗雪旭说:“开花植物在花期需要更多磷、钾元素来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而观叶植物则需要较多氮元素来保持叶片翠绿和茂盛。根力多拥有含微生物的肥料产品,这些有益菌群能够激活土壤活力,将难吸收的养分转化为花草易于吸收的形式,它们还会在根系周围筑起防护网,抑制有害病菌,降低烂根黄叶的发生几率。”
园艺肥是农资企业新设的业务板块。
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根据不同使用场景对产品特点进行细分。比如,对于室内观赏绿植的养护,我们更注重使用是否便利、有无异味等;而对于庭院果蔬,则更关注产品原料是否环保、健康,确保果蔬营养更全面,果实风味更纯正浓郁。”
由此可见,家庭园艺肥绝非“一瓶万能肥”,只有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在配方、功能等方面不断细分,才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赢得消费者青睐。
借力农资智慧
迭代园艺新品引前沿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持续增强,“绿色、安全、可持续”已成为园艺消费核心诉求。如今,绿色无污染已不再是园艺肥的“加分项”,而是决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消费者对园艺肥产品的考量,远不止其基本肥效功能。毕竟,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园艺肥不仅要为植物提供养分,更不能给居住者带来任何不适。在去除异味方面,企业都有各自办法。“我们主要依靠充分发酵和自然晾晒来去除异味。”罗雪旭说,“根力多有一款产品添加了食品级的橙皮精油,橙皮精油安全无害,能够中和肥料里可能残留的轻微气味。喷在绿植上既能驱蚊,又能让空气清新,还不会影响肥效。”
和大田作物需要严谨的产品生测试验一样,园艺肥研发同样离不开这一环节。对于在农资研发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来说,现有研发团队完全有能力支撑园艺产品研发工作。他们针对园艺作物在不同光照、水量、湿度等环境下的养护问题,进行前期深入研究。同时,根据消费者需求,对产品形态进行迭代创新。“比如近年来备受消费者青睐的泡腾片和营养棒,对于种植新手来说,操作起来极为简便快捷,轻松就能为植物提供所需的养分。”罗雪旭说。
根力多工作人员向消费者介绍产品。
许聃介绍,园艺肥是新洋丰单独设立的业务板块。在产品打造方面,该板块借鉴总公司农资板块成熟的质量管控体系和丰富的研发资源,并依托新洋丰北京新型肥料研究所,该业务板块深入分析市场热销产品,并不断迭代推出新品,以此确保公司的园艺产品始终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当园艺作物从传统的“观赏性工具”转变为家庭生活的“情感载体”后,园艺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家庭园艺爱好者的青睐。此时,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种植花草,而是追求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园艺体验。
作为肥料的一个细分品类,园艺肥因用户需求多样化,在包装设计上更注重美观与精致。究其原因,正如许聃所言:“客户希望将园艺肥的包装与植物摆放在一起时,能使植物更具高级感。就像挑选家具和灯具一样,要兼具实用和美观。”随着消费者需求变化,园艺肥包装正朝着小包装、便捷化、美观化方向发展。目前,家庭园艺肥大多以小包装为主,重量一般在5公斤以内,甚至还有100克这种小规格的产品。
华昌化工园艺肥事业部工作人员带着学生们下乡感受四季农时。
同时,园艺肥使用方法和用量描述更加清晰明确,比如“一克本品兑2升水”“均匀喷在叶片正反面”“间隔15~20天使用一次”等详细说明,让消费者能够轻松掌握使用技巧。“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不同植物,我们会采用不同的包装和规格。通过这种针对性的设计,突出公司产品的独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华昌化工负责人告诉记者。
保障产品质量
完善行业标准体系
当前,园艺肥行业正处于品牌化初期,尚未形成头部品牌,这一局面与行业所处发展阶段紧密相关。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泥炭应用推广分会会长孟宪民说:“市场集中度低是导致品牌缺失的关键因素。从行业格局看,我国专门生产园艺肥的企业数量较少,且多为小型企业,花卉有机肥市场同样充斥着大量中小型企业。”
产品展示。
从消费者角度看,他们对品牌敏感度较低,产品选择多带有偶然性和随机性,易被虚假宣传吸引。“我曾购买过营养土,到手后却发现比以前重了,感觉里面掺杂了其他物质。”当被询问是否会投诉时,花友闻先生表示:“十几块钱的东西就算了,下次不在那家店买了。”
像闻先生这样认为“此类产品单袋价格不高,举报价值不大”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同时,园艺肥与农资产品具有共性,即效果反馈周期较长,从植物外观直接鉴定真假存在困难,甚至可能想投诉时店铺已下架。许聃说:“园艺肥产品不如大田农资产品成熟和完善,存在大量小企业,甚至不乏‘赚一笔就跑’的无良商家。”
相比之下,更注重声誉的企业在产品质量管控方面则尤为严谨。许聃坦言:“大厂家更重视自身声誉,新洋丰园艺肥产品成分检测、质量判定等参照一些通用肥料标准。例如,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执行NY/T 1107—2020标准,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为NY/T 1428—2010,有机肥执行NY/T 525—2021标准。这样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对企业和消费者都是一种保护。”
诚然,现阶段园艺肥市场标准体系确实不完善,多数产品执行企业标准,缺乏统一行业或国家标准。对此,许聃说:“新洋丰在短短三年内赢得市场认可,付出了很大心力。在园艺肥市场乱象下,新洋丰在呼吁行业加强监管的同时,致力于成为园艺行业引领者与标准制定者,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园艺肥店产品丰富多样。
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孟宪民建议,建立强制性认证制度,对缓释肥、有机肥等主要品类实施生产许可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基本达标;加强广告内容审核,要求功效宣传必须提供科学依据,防止“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推行产品追溯体系,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产品流向,便于质量追踪和问题溯源;设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由行业协会或科研机构对市场产品进行独立检测和评级,为消费者提供客观参考。他还呼吁企业自觉履行主体责任,既如实标注产品成分和功效,还提供详细的施用说明和技术指导,同时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构建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真正保护消费者权益。
在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绿色农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以及消费升级需求不断释放的大背景下,园艺肥市场未来的发展路径已然清晰。然而,企业也需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创新并非一蹴而就,市场策略的制定也需因地制宜、灵活调整。只有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市场变化,以科学的理念推动产品与服务升级,才能在园艺肥市场长远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