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四川特肥市场:技术推广与服务的步伐在加速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4/10 9:30:55
四川,一直是一个比较前沿的市场。 业界一直有这样的说法:电商看江浙沪,微商看泉州广州,直播产业看广州,新经济看四川。即便是农资,四川也是反应敏捷之地。 企业想要寻求市场的增量,长期增长动力还是要来自新的增量空间。在四川市场拓展,提升网络的密度或者优化网络,达到增长的目的,符合企业的预期。 农资增长势头迅猛 作为“农资增长势头最猛的经作市场”,继云南、广西之后

四川,一直是一个比较前沿的市场。

 

业界一直有这样的说法:电商看江浙沪,微商看泉州广州,直播产业看广州,新经济看四川。即便是农资,四川也是反应敏捷之地。

 

企业想要寻求市场的增量,长期增长动力还是要来自新的增量空间。在四川市场拓展,提升网络的密度或者优化网络,达到增长的目的,符合企业的预期。

 

农资增长势头迅猛

 

作为“农资增长势头最猛的经作市场”,继云南、广西之后,企业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四川。


2021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全年粮食产量3582.1万吨,比上年增长1.6%;其中小春粮食产量增长0.7%,大春粮食产量增长1.7%。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416.6万吨,增长6.0%;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050.4万吨,增长4.9%;园林水果产量1154.2万吨,增长6.5%;中草药材产量57.6万吨,增长9.3%



截止到2020年底,四川柑橘种植面积已达750万亩。作为全国晚熟柑橘的优势产区,四川占据全国晚熟柑橘60%左右的比重,近几年的发展很受瞩目。20162020年,以南充、眉山为代表的晚熟柑橘(爱媛、春见、不知火)从160万亩扩种到230万亩。柑橘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张,特别是晚熟新品种的扩种,大大提升了当地的用肥用药水平,特肥的需求量在极速上升。

 

也有一组数据表明,2020年,耙耙柑种植面积至少在300万亩以上,爱媛种植面积120万亩。(注:以上数据为综合网上多家媒体、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等的数据所得)

 

经济作物多,市场容量大,而且多为规模化聚集种植,也为农资推广提供了区位的优势。那里不仅仅有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还有随着柑橘面积的扩增而发展起来的特肥市场。


33.jpg

 

据了解,在蒲江,每亩春见的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投入在20003000元,如果再加上果袋和人工成本,亩投入成本在5000元左右;在眉山,一亩柑橘的投入成本也在30005000元。

 

企业在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四川省内销量比较好的几个特肥企业如苏贝尔、中化、ICL、众徳、阿道姆等,年总销量维持在2亿—3亿元。

 

足以说明四川特肥在特肥界的地位。

 

四川企业众多,像云图控股、川金象、四川国光、成都新朝阳、好时吉、龙蟒等企业,都或多或少在做特肥。

 

云图控股市场部负责人表示,特肥市场经过整合优化,行业整体技术和营销水平都在提升,用户的用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市场已从之前的盲目推广回归理性,市场对于精准功能性产品的需求在不断扩大。

 

从经作到粮作,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于作物品质的要求日渐提升,增效肥料再次成为行业焦点。特肥产品作为增效肥料的典型代表,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基本可分为高低两大类:高端产品采用领先技术+高端原料,可快速精准解决作物针对性问题;中低端产品拥有高性价比,可持续满足特种功能营养供应,种植者根据自身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选择。


34.jpg

 

特肥行业的机会点在于:增效肥料成为市场热点,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作为增效肥料的典型代表,特肥同样拥有更多发展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四川和其他地方一样,对特肥的认知有区域的差异。成都、眉山、乐山、雅安、蒲江、凉山、米会、攀枝花等这些地方特肥市场基础较好。

 

35.jpg

 

其实,在我们熟知的一些大经销商那里,特肥的占比在不断增加,像成都市农利达农资有限公司、四川农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几乎全部在运作特肥。针对经销商而言,有以产品为中心转型的,有以服务为中心转型的,各有各的高招。

 

作物出现的生长障碍从突发性演变成普遍性,用户对解决方案的应用需求推动着经销(服务)商不断适应、调整和提供对应的肥料产品,尤其是垂直深耕作物全程管理方案的区域服务商对一些具有解决问题的特种肥已经进行了规范化和常规化应用。

 

四川大合锦总经理梁小坤认为,今年行业的痛点是用户的不确定性、利润空间的压缩、迷茫(想突破和改变却无从下手)。

 

围绕产品、客户、推广3个维度开展工作:产品—好货不贵,超性价比。由于农资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大家越来越理性消费,因此近2年我们在产品筛选上投入了很大的物力人力。客户—“三好”(好生活、好教育、好健康)活动开展,增加客户黏性。推广—全员全力、线上线下,成立新的传播部门,利用自媒体传播+线下推广。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加快、种植者人群变化,种植需求也在不断改变,想要在这么多不确定的变化中找到突破,我们只有深挖不同的需求才能塑造更多的价值。

 

四川邦力达农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安星表示,经过多年的培育,市场对特肥的认知越来越清晰,特肥市场也越来越理性,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但因为进入门槛低、代工生产模式盛行、农药等厂商的进入,现有市场特肥品牌、品类还在不断增多,销售品牌比较分散。

 

今年行业痛点无疑是“涨价”。目前在原料高位运行情况下,成品市场产品在推广方面略显乏力,更加考验着每个公司的供应链水平。邦力达农联定位“优势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经过过去对各供应链的不断优化,在上下游资源整合及本公司供应仓储能力方面逐渐形成农联特色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多个方面(稳定、优价、保供、速达)。

 

邦力达农联公司的理念为“创造更高农业价值”,公司很看重价值的发挥,不断发现着市场及客户的需求,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发挥自身的价值。

3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