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退潮,尿素后市易涨难跌
要说今年肥市最牵动人心神的品类,非尿素莫属。它价格的涨跌起落,风吹草动,掀起的都是肥市的惊涛骇浪。
今年以来“高价不退”,一度涨破3000元/吨的尿素,终于在进入8月份后,价格开始有了些许的松动回落。尤其是进入8月底,价格上呈现出了快速下滑的态势,主流地区的山东、河南中小颗粒出厂报价都到了2380~2400元/吨。
尿素价格跌惨了,后期大面积暴跌已成定局的极端言论也是甚嚣尘上,好不热闹。但说这些妄论都尚早,应该知道看尿素行情更多的要关注上游,煤,石油、天然气都在涨,国内外需求旺盛,尿素后市暴跌的概率很小。
难破2000元/吨,短暂下跌不能为暴跌定论
8月底,国内农业需求寥寥,尿素市场稍清淡运行,价格方面更是相较前期整体出现了快速下滑的态势。
截至9月1日,尿素网数据显示,山东地区中小颗粒出厂报价2450~2470元/吨,河北地区小颗粒出厂价格2460~2480元/吨,河南地区中小颗粒主流出厂报价2460~2480元/吨。报价已经止跌回涨10~70元/吨。
业内人士透露,近期尿素价格回落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国家发改委对重点肥企的约谈起到了效果;二是渠道下游观望情绪有所加重,经销商备货不积极,再加上秋肥大面积用肥要到9月份中后旬,需求清淡;三是经过前期检修短停的企业陆续复产。据氮肥工业协会2021年8月23日调查,全国尿素日产量约为15.5万吨,开工率约71%,略高于去年同期,再加上因疫情洪涝影响的物流运输有所恢复,主流地区外围低价货源到货增加,高价支撑有限。
今年以来,尿素涨价是主旋律,中间也偶有下跌,但一直在2750~2800元/吨徘徊,而近期的持续下跌,主流地区如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的出厂价也保持在2400元/吨上下,新疆、内蒙古地区中小颗粒出厂价跌幅较大,但也在2200元/吨上下浮动。
所以,尿素价格短期内震荡回落是难免的,但是说跌破2000元/吨是不可能的,暴跌更是无稽之谈,1700元/吨注定会成为历史。
这也直观地说明,短暂的回落,局部下滑,不能为尿素秋肥后市的暴跌妄下定论。
煤炭、天然气高企支撑,成本压力大
当前的行情和2008年不一样,预判尿素行情还是要关注上游。作为尿素生产原料的煤炭、天然气,今年以来市场表现强势,价格居高不下,尤其是天然气,在“双碳”目标以及“煤改气”的催化下,国内价格7月初在3600元/吨上下,截至8月15日,已经涨破5200元/吨,涨幅超过1600元/吨。
再看煤炭价格,自今年年初开始,也是一路上涨到开挂,在5月中旬短暂回调后,从6月初到7月末一度涨破1200元/吨。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在发布的8月15-22日市场监测信息中披露,煤炭现货价格持续走高,其中炼焦煤、二号无烟块煤、动力煤价格分别为每吨843元、1035元和739元,分别上涨1.3%、0.9%和0.5%。
可见,在多重政策调控的手段下,煤炭价格还是保持了上行,截至8月底,无烟煤坑口价格上涨至1500~1600元/吨,个别企业原料煤进价还更高,且供应紧张。虽说随着夏季用电高峰过去,需求减弱,价格开始回落,但是整体上,在“双碳”政策、纠正“运动式减排”的影响下,中长期的需求预期仍在,动力煤价格大幅回落的可能较低,具体行情还是要看市场增产增供情况。
所以,在二者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尿素的生产成本只会增加,在这样的高压下,尿素再想回归到以前的价格是不可能的。
国际需求旺盛,尿素后市易涨难跌仍是趋势
尿素的后市行情将会怎么走?是继续下行还是会反弹回涨?
有人认为这次回落会是尿素后市暴跌的信号,但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这只能说是尿素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开始平稳了,不是一味地疯长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价格会持续下跌,抑或暴跌。
这是因为,除了成本的压力,尿素的国际形势也是大好,海外市场需求旺盛。综上,支撑尿素价格的国内外利好因素还是很多,跌破2000元/吨,暴跌的可能性极小,易涨难跌仍将是尿素的大势。
随着9月秋季用肥旺季的来临,相信需求会进一步释放,大概率还是高位震荡为主。接下来还是要重点关注工业采购情况和印度招标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