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东北会】李飞武: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及其对农资经营的影响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组委会 2024/10/23 11:00:35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飞武在2024东北农资渠道能力提升暨新质资源对接大会上的主题分享李飞武所长从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与应用、抗虫和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转基因产业化对农资市场的影响、我国农业转基因产业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汇报。一、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与应用18世纪机械农业 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催生和促进了机械化农业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1

图片26.png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飞武2024东北农资渠道能力提升暨新质资源对接大会上的主题分享

李飞武所长从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与应用、抗虫和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转基因产业化对农资市场的影响、我国农业转基因产业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汇报。

一、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与应用

18世纪机械农业 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催生和促进了机械化农业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19世纪化学农业 19世纪中后期,随着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和农业化学与合成化学的发展,化肥和农药等农用化学品被大量使用,化学农业的兴起更加稳定地提高了作物产量。

20世纪生物农业 遗传理论突破,矮杆、杂交掀起农业绿色革命(美国杂交玉米:增产墨西哥矮杆小麦:增产;我国超级杂交稻:增产;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品种:环保节本)

21世纪智能农业 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大幅度提高水、肥、光利用效率。(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组编辑技术、合成生物技术、农业大数据与云计算)

图片27.png

2.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农业转基因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主要包括: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含有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分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 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产品。

图片28.png图片29.png

3. 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转基因作物性状及种类

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大豆、玉米、棉花;耐除草剂:大豆、玉米、棉花、油菜、苜蓿、甜菜;抗虫:玉米、棉花、大豆、茄子、马铃薯、甘蔗;品质改良:玉米、大豆、马铃薯、油菜、苹果、苜蓿;抗病:番木瓜、马铃薯;抗旱耐盐:玉米、大豆

截止到2021年,转基因种子销售额达217亿美元,占种子销售总额(472亿)

图片30.png图片31.png

二、抗虫和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产业化

1.主要抗性基因及靶标

草甘膦:全球销量最大的除草剂,具有低成本、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草谱广等优点。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均以耐草甘膦大豆为核心作物

抗性基因:CP4-epsps、2mepsps、gat4601、g2epsps、g10evo-epsps 等

草铵膦:具有杀草谱广、低毒、活性高和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

抗性基因:bar、pat、mo-pat

磺酰脲类:主要产品包括甲磺隆、氯磺隆等。低毒、活性高,用量低,药效缓慢,大多数品种适用于麦类

抗性基因:als、csr1-2、gm-hra、zm-hra

2,4-D:单子叶的禾本科植物对其有一定的耐受力,双子叶的阔叶植物对其非常敏感,可用于水稻、麦类等禾本科作物田间防除阔叶杂草;抗性基因:aad-1、aad-12、ft_t、cym

麦草畏:低毒,用于禾本科作物防除阔叶杂草木本灌丛等;抗性基因:dmo

硝磺草酮:主要用于玉米,药效快;抗性基因:avhppd-03

异恶唑草酮:低毒,主要用于玉米,甘蔗;抗性基因:hppdPF W336

2.全球抗虫和耐除草剂作物的发展

图片32.png

3.我国抗虫和耐除草剂作物的进展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应用,2019年以来,发放了20个玉米、7个大豆转化体的安全证书;2023年以来,审定转基因玉米品种6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17个;2021-2023,连续3年开展了转基因玉米、大豆试点种植。

譬如抗虫玉米:抗草地贪夜蛾效果85%-95%,增产10.7%,并且可以大幅减少防虫成本;耐除草剂大豆:除草效果95%以上,降低除草成本50%,增产12%;耐草甘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有效解决除草剂不兼容的问题,有效解决长效残留除草剂危害。

图片33png.png

三、转基因产业化对农资市场的影响

1.对种业的影响

图片34.png

2.对农药结构的影响

从全球看,单位面积杀虫剂使用量比常规作物减少50%-70%;1996-2018年,农药活性成分用量减少77.6万吨,其中2018年就减少了5.17万吨(8.6%);

从我国看,2008-2017年,累计推广转基因抗虫棉 5.4亿亩,增加经济效益 500多亿元,减少农药用量 40多万吨。

促进农田天敌保育和害虫持续治理,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

图片35.png图片36.png

3.对农药产业的影响

转基因作物推广加速农药企业重组,原有农药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1996年开始,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原有领先产品的竞争优势迅速下降,原有农药市场遭受较大冲击,部分农药公司效益下滑,尤其是草甘膦非主营业务的公司业绩下滑明显,加速农药公司间通过重组并购以获取规模效益的进程。

内卷到外卷,农药企业加码跨界布局

跨界种植,抢占现代特色生鲜消费风口:农药制剂龙头诺普信,布局蓝莓、燕窝果、火龙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蓝莓再造诺普信”;广西勤德,布局百香果全产业链(资源繁育、种苗出口、种植、农资投入品市场销售等)。

跨界种子,推动种药协同,打造闭环产业链:草甘膦龙头新安股份,2001年起实施“性状、种、药”一体化战略,国内首家生物育种性状、种、药一体化企业;清原农冠,新农药创制、生物技术育种双轮驱动,多个转基因性状材料进入审批阶段,“耐氟草啶玉米+氟草啶”瞄准草甘膦模式。

跨界新能源:延伸产业链,挖掘新增长潜力:兴发、新安、利民、江山等。

4.对杂草防控技术的影响

耐除草剂作物引起产业及草害防控技术变革

种子+农药+种植指导”模式:备受农户欢迎,将成为以后种业经营的主要模式,推进农药企业重构业务模式;

整体推进耐除草剂作物:区域性控草的主要模式,

除草剂供需:草甘膦、草铵膦使用量将明显增加;有缺陷的除草剂将逐渐边缘化或禁限用;

杂草抗性防控:杂草种群监测、抗性杂草治理、耐除草剂作物田草害综合防控将成为持续性的研究课题。

四、我国农业转基因产业发展趋势

转基因技术在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4大作物中广泛应用,为全球农业产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经济、社会、生态效率显著。

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种类最多、种植面积最大,需关注长期应用可能引发的抗性问题(抗性害虫、抗性杂草)。

我国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大豆研发进展迅猛,试点种植成效显著,产业化可期。

转基因产业化对农资市场带来重大变革,农资企业要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新变化,实现新发展。

图片37.png图片38.pn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