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芒果: 黄金产业下,繁荣与隐忧并存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农资与市场 2020/7/13 16:34:33
柑橘、香蕉之外,芒果无疑是广西最大宗热带水果的代表,也是近年来最具市场发展潜力的黄金种植产业。广西地处亚热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使广西的水果品种丰富,产量巨大。其中芒果约占广西水果总量的21%,热带水果产量的20%。早在2015年,广西芒果产量便超过海南居全国首位;2017年产量占约全国35%,高于第二位的海南省6个百分点,第三位云南省的20个百分点。小芒果,大产业中国芒果看广西,广西芒果

柑橘、香蕉之外,芒果无疑是广西最大宗热带水果的代表,也是近年来最具市场发展潜力的黄金种植产业。


广西地处亚热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使广西的水果品种丰富,产量巨大。其中芒果约占广西水果总量的21%,热带水果产量的20%。早在2015年,广西芒果产量便超过海南居全国首位;2017年产量占约全国35%,高于第二位的海南省6个百分点,第三位云南省的20个百分点。


小芒果,大产业


中国芒果看广西,广西芒果在百色。


百色芒果至今已经历了30多年的产业化发展历程,百色右江河谷是全国三大芒果的“天然温室”之一,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时间长,气候湿润,降水充足,具有得天独厚的芒果种植气候条件,是我国最重要的芒果产地之一。


1.jpg


得益于独特的种植条件,百色种植的芒果具有核小肉厚、香气浓郁、肉质嫩滑、纤维少、口感清甜爽口等鲜明的特点。从2015年开始,“百色芒果”先后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还入选了中国-欧盟互认的地标农产品名录,田东县和右江区更是先后被授予“中国芒果之乡”称号,并通过无公害水果产地认证,逐步从一个地方特产转变成了驰名全国的名优果品。


百色芒果主要分布在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田林县4个产区,栽培芒果品种有30余个,主要分为早、中、晚熟三类品种,主栽品种有台农1号芒、桂热芒82号(桂七芒)、贵妃芒、金煌芒、桂热芒10号、红象牙芒等,上市时间从6月份一直持续到9月份。


其中早熟品种包括台农1号、贵妃和台牙等;中熟品种包括桂七、金煌等;晚熟品种包括桂热芒10号、凯特芒等。其中以台农1号的种植面积最大,约占总面积的60%左右,而由广西省热带作物研究所80年代培育的桂七(桂热82号)种植面积近三年来也在不断的扩大。


2.jpg


种植面积由爆发式增长到稳定调整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高端水果的需求量持续提升,芒果销售也逐年火爆,百色市的芒果产量和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产品供不应求,销售价格一直保持高位运行。


其实,百色芒果在2013年以前是“寂寂无名”的,但百色市从1985年开始一直把种植芒果作为振兴区域经济发展、加快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百色芒果产业化发展逐步进入正轨。2013-2018年,这5年是百色芒果加速发展的时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扩种明显,种植面积和产业规模屡创新高,繁荣非常。


从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获悉,百色芒果种植面积从2013年的47.85万亩发展到2018年的约128.7万亩,扩大了2.7倍;2014-2018年的年均增长速度15.7%,扩种迅猛。芒果产量从2013年的21.37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47.88万吨,增加了2.2倍,几乎占了百色市水果产量的40%,2014-2018年的年均增速16%。


至2019年底,百色市芒果种植面积突破130万亩,以种植芒果为主导产业的乡镇达45个。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广西芒果产量达到79.81万吨,比2018年同比增长25.5%。今年,百色芒果年产量达到100万吨,实现了面积百万亩,年产量百万吨的“双百万”目标。


近年来百色芒果的产值也直线飙升,从2014年的17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33亿元,2018年更达40亿元以上。经历了规模化种植的起步阶段,爆发式增长阶段,在2018年,百色芒果的扩种现象稍显理性,开始回温,略有减少,进入2019年,百色芒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上下,开始进入稳定发展的调整阶段。


散户种植为主,果园管理粗放、技术缺乏、用肥单一


在百色,种植还是以散户为主。


百色芒果以山地种植为主,一亩地可以种植50株芒果,种植规模集中在10-20亩,95%以上都是散户种植。50-100亩以上的都是大户,相对较少,万亩以上的都是合作社的形式居多。种植群体60后、70后是主力,但在百色芒果的种植和销售链中,也活跃着不少80后、90后年轻人的身影。


散户种植也直接导致种植端痛点横生,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管理粗放。在百色,约有45%的果园是先种树后改造,果园基础设施不配套或质量差,尤其是水利设施成为多数果园发展的瓶颈。大部分主产区果园用水全靠天,抗灾能力弱;缺水造成树体养分积累不足,影响开花坐果、授粉受精和果实生长的情况较普遍。


据田东县八闽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德恩介绍,百色市专门从事芒果生产技术推广与研究的技术人员不足30人,高级农艺师更是寥寥,根本难以全面承担起果农快速增长的生产势头对技术指导的需求;再加上很多都是老果农,凭经验种植者居多,缺乏技推人员的指导和培训,造成果园管理粗放,座果晚、产量低、品质差、树早衰,比价效益不高,进而又减少投入或放弃管理,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在百色病虫害防治和用肥上也缺位严重。例如,在果实套袋、诱虫灯、诱虫瓶、黄板等芒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果农中间的普及率很低,特别是夏季的防治措施跟不上,部分果园露水斑、炭疽病、果实蝇为害较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和商品价值。在用肥上,大多以大肥为主,极少施用有机肥料,肥料元素单一,造成部分果实生理性病害,表现为外观完好,但内部已腐烂变质,集中产生在金煌芒、凯特芒等大型果品种中。


价格跌宕起伏,经济效益可观


随着百色芒果产业的快速发展,芒果的市场平均收购价格这几年由原来的3元/公斤上升至5—8元/公斤,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芒果的价格近三年也波动很大,行情动荡。


3.jpg


据田阳县大丰农业总经理程文波介绍,今年是闰年,百色气温起伏、短时温差较大,灾害性天气也较正常年份稍多,投产果园产量、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如四月清明的连日暴雨、五月初的日灼及之后的大风暴雨甚至冰雹极端天气,都对芒果造成了一定的减产。不过,由于自2016年以来新种芒果片区开始进入投产期,预计今年百色芒果产量整体与去年持平。


再加上6月中旬广西大范围的降雨确实给芒果生产、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多是区域性的,对百色芒果整体影响不是很大。


程文波表示,百色的芒果是全国唯一统一上市的水果,今年最早一批是在6月1号上市,不同品级之间的芒果价格相差仍然比较大。以百色台农为例,一级果收购价最高可卖到3.2元/斤,而二级果能卖到2元/斤就是高价了,普遍都在1.5元/斤左右。今年芒果整体品质较去年有所下滑,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果商的积极性不是太高。不过随着第二批果上市,品质有所提升,行情也趋于稳定。


田阳县绿农农资总经理肖创基也直言,近三年百色芒果产业瞬息万变,价格跌宕起伏,行情不稳,很多果农都喊着不赚钱,但芒果单项人均纯收入还保持在约7000元左右,所以,这几年果农的种植积极性还比较平稳,品质为王,优质的品种果还是能卖上高价。一般情况下,在前期种植中,需要投入芒果苗费用、肥料费用、人工成本、地租费等,大概一亩成本在20000元左右;芒果一年一亩地可以产3000-4000斤左右的芒果,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管理水平均会影响到芒果的产量,扣除各项成本,每亩果农净收入在4000-5000元之间,甚至年收入突破10万元的也不在少数,种植效益还是颇为可观的。


所以,当前百色的果农群体除却本地人,不少是从福建、海南过来包地种植的,都是看好百色芒果的种植前景,但碍于芒果种植的风险性,外来资本注入规模化种植的还不多。


4.jpg


桂七芒品种紧俏,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百色芒果的名声在消费市场逐渐打响,但在纷繁多样的30余个品种中,唯独“桂七”才能称得上地方特色,它也是被消费者评价最高,甚至有人说,没吃过桂七就不算吃过真正的芒果。


据肖创基介绍,桂七芒也称青芒,口感风味佳,既没有台农的腻人甜度,也不具备新世纪芒的诱人大果形,但其保持了芒果原有的样子和口感,味道清甜,水分含量适中,让人难以忘怀。所以,近年来桂七的种植面积和价格行情都是水涨船高,尤其是价格,最低价格不低于5元/斤,最高出现在2014年采摘尾期,高达15元/斤。今年,在芒果行情低迷的情况下,桂七也卖出了5元/斤的高价。相比台农1号1-3元/斤的收购价,种植桂七的果农平均每斤可多收益2-3元,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所以,近几年桂七的种植面积在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果农改种桂七芒果,进入投产的果树也逐步增多。据悉,2017年,百色芒果种植面积120万亩,其中桂七种植面积超过17万亩,主要集中在田东、田阳县和右江区等地。


病虫害高发,蕴藏亿级农资市场容量


在广西,除了柑橘,每一个区域果品都是一方农资“富矿”,百色芒果更是蕴藏着巨大的农资商机,农资市场容量在30-40亿之间。百色逐步成为众多国内外农资商争相聚焦和竞逐的新窗口,新热土,各地的农药肥料厂家瞄准了这块蛋糕,纷纷抢滩。


近两年,受气候因素的影响百色芒果的病虫害呈现出高发的态势,尤其是病害。芒果主要的病害是细菌角斑病、炭疽病、霜霉病,虫害是蓟马。据田东县八闽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德恩介绍,百色近两年发生比较严重的病害是露水斑和角斑病,主要是降雨造成的,目前国内包括全世界都没有特效药。而八闽农资团队制定出的从前期、花期、果期的防治方案,能够在区域内将发病率控制在10%以内。


这也造就了百色芒果巨大的农药市场。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截止2020年6月27日,我国登记在芒果上的农药产品共计61个,登记有效成分包括咪鲜胺锰盐、咪鲜胺、嘧菌酯、代森锰锌、多效唑、吡唑醚菌酯、24-表芸苔素内酯等,登记剂型有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微乳剂、水剂、水分散粒剂、可溶粉剂等,主要用于芒果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等。


由此可见,我国用于芒果树上的农药较少,主要是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我国芒果树登记农药市场空间巨大,希望有相关登记需求的农药企业赶紧抓住机遇,抢占市场。


目前活跃在百色的国内外的农药企业有拜耳、巴斯夫、先正达、科迪华、诺普信、广西田园、浙江新农、台湾兴农、江门植保、厦门毅植、青岛奥迪斯、陕西汤普森、四川国光、陕西西大华特、海南正业等。大单品有杜邦的可杀得3000,销售多以套餐为主。


“芒果修枝长出嫩芽时期、开花整个时期以及幼果期是农药使用的高频期,因为如果碰到虫害爆发期有可能对树和果造成毁灭性打击。百色芒果用药水平相对还是比较低的,但用药很频繁,主要集中在花期和挂果期,用药基本上是一星期一次,全年的话,需要打药18次左右,蓟马尺蠖、蚧壳虫的抗性逐年增加,要用到5-7个药复配进行防治。病害主要以杀菌剂防治为主,现在市场上常用的药剂有春雷霉素、氢氧化铜、喹啉铜等,多是常规产品的混配为主打,芒果专用药剂产品还是比较短缺的。”西大华特总经理石宝昌告诉记者。


为打造优质、生态、绿色芒果品牌,百色市农业相关部门对农药的管控还是很严格的,还会不定期频繁地到田间地头监测农药残留。现在百色芒果用药多是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农药为主,高度高残留的农药早就不见身影,还有很多种的农药也是严格限制使用。果农能见到的,能买到的都是低毒低残留或者无残留等可降解的农药,喷施后一星期至15天就降解完毕,唯一的问题就是打药频率高了,成本自然就高。


市场分化严重,推广困难重重


百色芒果的农药市场容量在10亿左右,仅植调剂就有很可观的市场容量。进驻的国内外农药企业产品很多,也很汹涌,但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在这里要想做出点成绩,实现上量还是非常困难的,很多厂商在这里做的都是“一般”。


在百色,区域市场壁垒突出,市场分化严重。因为在百色市场很大程度上是被“两个帮派”所把持,一个是“海南福建帮”,一个是“广西邦”。前者在2014年左右大批进驻百色市场,凭借着独有的“膨大”方案在农户中间有着强大的号召力,而一旦农药厂商找前者做代理,后者就会排斥这个厂家。


所以,厂商很多时候也是受“夹板气”,市场推广和产品不好展开,这也导致很多农药厂商尽管在百色深耕了多年,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但依旧难以实现快速上量的原因所在。当然,也跟百色芒果整体农资市场“小”有关,例如,在田阳农药都是以“屯”为单位的,遍地开花,竞争激烈。所以会有很多厂家感觉,拿批发的钱却坐零售的事,而且还不是全款。


未来农药企业要想实现上量,关键还在于要平衡好和渠道商的关系,做好研发,提升产品力,不断优化方案,做好技术服务,做好试验示范。


复合肥为主,特肥上升空间很大,推广吃力


百色的用肥水平跟海南和福建相比也是比较低的。


芒果是需肥量很大的作物,在芒果生长发育至开花结果中,肥料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芒果速生快长、早结丰产的物质基础。芒果生长发育需16种必需的营养元素,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钙、镁的量较大。据统计,每生产1000kg鲜芒果需氮肥1.74公斤,磷肥0.23公斤,钾肥2.0公斤。由此看出在芒果生长期,需求最多的是钾肥,其次是氮肥、磷肥。


5.jpg


芒果的需要主要集中在四个阶段,分别为催花肥、壮花肥、壮果肥、采果前后催梢壮梢肥,果农用肥结构这几年没有太大的变化,复合肥为主打,特肥还处于培育市场的阶段,推广起来稍显吃力,但发展势头强劲。


据肖创基介绍,芒果一株挂果树年需肥量20斤左右,按一亩地最大化55株算,年用肥成本在600-700元左右,百色市芒果的农资容量整体在20亿上下。


“百色的肥料市场容量还是很大的,果农的用肥观念还相对陈旧保守,再加上近几年芒果的价格行情不好,果农用肥很谨慎,很多老果农都是简单地施用农家肥。芒果用肥总的来说还是以大肥为主,平衡肥多以15-15-15,17-17-17为主,但是叶面肥每个月都用。特种肥料用的还很少,保果催花的时候会增施少许特种肥料,对价格还是很敏感,认知上也不够,推广起来吃力,但可喜的是用肥意识在逐步的转变中,经销商也都愿意尝试销售特肥,也都看好这个新品类,特肥推广更多还是需要时间和服务的沉淀。”郑州阿普勒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一部部门经理安坤明表示。


目前活跃在百色芒果市场的国内外的大肥企业品牌有狮马、康朴、雅冉、安泽(罗马尼亚)、中阿撒可富、金正大、史丹利、新洋丰、贵州西洋、湖北三宁、深圳芭田、广东拉多美、四川龙蟒大地、湖北黄麦岭等。


特肥品牌企业有以色列海法、荷兰易普润、深圳润康、南宁汉和、北京世纪阿姆斯、山东佐田氏、根力多、雷邦斯、内蒙古紫牛、郑州阿普勒夫等,市场大单品有阿姆斯的爆根。肥种丰富涵盖叶面肥、水溶肥、菌肥、有机肥等肥料品种,其中,得益于这几年芒果水利设施的改进,水溶肥市场呈现出良好的上量势头。


6.jpg


由于广西区内资源相对贫乏,加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本地肥企发展步伐相对缓慢。其中,凭借地理优势,广东肥料厂商是率先进军和抢占百色芒果市场的“先头部队”,更具成本优势。例如,在百色各个乡镇,随处可见广东肥料厂家的宣传墙体广告,在不少的农资零售店内,大量堆放在显眼位置的也主要是广东的芭田、拉多美等产品。


“我们芭田品牌是从20004年就开始进入百色田阳芒果市场,芭田产品经过十多年的耕耘,芭田铂金系列,芭田黄金系列单品从市场品牌占有率和销量上都有很大的飞跃,销量已从2004年的几百吨上升到2007年的8000吨以上。销售没有捷径,我们主要通过农民会,示范田,现场跟农户做性价比投入分析,效果对比来进行推广。接下来几年我们计划在芒果区相继投放套餐肥。未来肥企竞逐百色市场的核心竞合力主要以终端工作为主,多做示范对比,多做农民推广会,增强农户体验感才是王道。”深圳芭田广西区域经理陈涛道出了肥企征战百色芒果市场实现上量的密码所在。


整体来看,百色肥料厂商从大肥到特肥都很汹涌,在大肥上,外企在肥效上和稳定性和持久性上产品有着绝对的优势,在农户中间更具号召力,相应地,外企特肥品牌在这里也有不错的市场占比。国产大肥和特肥企业不少在广西建有工厂基地进行地推,在大品类上占据优势。未来,芒果专用肥也是趋势,不少国内厂商在发力,特肥要想实现上量还是要扎扎实实的做好技术服务。


7.jpg


乱象横生,芒果品质亟待提高


芒果没有芒果味,这是当前不少消费者对芒果的评价,这也是百色芒果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所在。火热繁荣发展的背后,也滋生了很多乱象,品质亟待提升。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个别芒果生产者为了短期利益,未熟先采上市出售,这种不规范行为会对百色的芒果产业造成损害。


其实,这几年,百色芒果的乱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1.信息不对称,无法自主掌控定价权。这主要缘于百色当地大多是散户种植,果农民与收购商市场信息不对称,难以在价格方面进行自我保护。2.百色芒果早、中、晚熟品种结构(5:4:1)不合理。6月份早、中期产品一股脑扎堆上市,供大于求,另外,同时期市场还受到海南、云南芒果的严重挤压。3.种植管理不规范,滥用膨大剂、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未熟先采等现象严重,导致果品品质极差,极大影响广西芒果的声誉和价格。4.电商恶性低价竞争。电商的发展现在对于百色芒果而言是把双刃剑,不好的一面就是由于电商的发展和监管的不同步,从业人员素质、导致了芒果产品价格战的产生、低价低质的残次果充斥,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严重挑战。


“2014年左右,福建果农和经销商把海南芒果市场做烂之后,开始在广西包地种植,他们把福建方案带过来,主要是膨果和拉长,不少果农急功近利,大肆使用植调剂,把种植管理给搅乱了。例如今年不少部分果园还存在过量使用植物生长激素或者还受到之前过量使用植物生长激素的影响,果园产生大量无胚果,倒逼他们为提高果园产量和追求暂时经济效益,继续过量使用膨大剂等生长调节剂,牺牲了芒果的品质,让现在的果子没有果味,所以这几年芒果价格一直上不去,不利于销售,也影响了百色芒果品牌的打造。”


肖创基无奈的告诉记者,整体来说,百色芒果还是需求导向,收购商一味关注果的大小、不要求品质,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另外包地的人只要求种植的两三年利益最大化,不会把地养得很好,如此恶性循环。


渠道商层面的乱象就是,区域竞争激烈,赊销窜货的现象层出不穷。虽然很多经销商开始为了谋求新的利润空间经销特肥,但很多对于如何推广,实现上量还是很迷茫,没有思路,亟待特肥厂商的支持。


与时俱进,科学种植,芒果产业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百色芒果”成功入选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单和影响力指数评价榜单,在全国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再上台阶。百色市政府也在着力把芒果打造成城市名片,也一直把种植芒果作为振兴区域经济发展、加快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有政府的鼎力支持,足见芒果种植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是广阔的,这个产业还是大有可为的。


但在消费者对果品由吃饱向吃好转变,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的大背景下,百色芒果产业未来的出路一定是由扩规模到提品质、由大到强转变,才能实现良性高质量的发展。


8.jpg


从种植端来说,政府层面,要持续引进芒果技术人才,充实芒果技推服务队伍,抓好水果新种、果园标准化生产等技术指导;加大对果农进行高接换种、土壤改良、整形修剪、保花保果、肥水管理等果园改低创高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的技术水平、改造意识和积极性;逐步全面按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标准进行生产;继续调整品种结构,拓展晚熟芒果产业。


果农层面,要从意识和观念上进行转变,要与时俱进的种植。在用药上,提高芒果病虫害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多使用果实套袋、诱虫灯等物理防治措施,使用先进的生物防控技术,配合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在用肥上,要科学合理施肥,多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满足芒果各个生长期对各种肥料元素的需求。


只有这样,果农才能从源头把控,种出优质、生态、绿色的芒果,才能赢得市场、增产增收。这个产业才能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和爆发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