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作物,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产量。与经济作物追求高品质、高附加值(产量不是第一位的)的种植导向不同,大田作物重在以产量取胜(不同品种,品质的差别不是很大),且大田作物从播种到收割,一个生长期相对较短,所以在用肥用药上,讲究“快、准、狠”。但是随着中央政府连续四年将“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写入一号文件,减肥增效成为整个农业领域健康发展的共识。如何在“减肥”的前提下,实现“增效”?这一增一减,成为检验农资
鼎天济农 2023/3/13 9:09:15
2023年全国玉米病虫害预计总体偏重发生。其中,草地贪夜蛾在西南华南偏重至大发生,江南、江淮、黄淮中等发生,部分晚播夏玉米有重发可能;玉米螟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偏重发生,东北、华北和西南华南局部中等发生;二、三代粘虫总体中等发生,在华北、东西、西北和西南局部将出现集中危害;玉米大斑病在东北大部偏重发生;玉米南方锈病在黄淮海夏玉米产区存在偏重以上流行风险。为做好2023年玉米重大病虫防控技术指导工作,特
全国农技推广 2023/3/10 14:57:10
我国大豆主要病虫有:根腐病、大豆胞囊线虫病、病毒病,地下害虫、点蜂缘蝽、大豆蚜、大豆食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为做好2023年大豆重大病虫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防控目标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50%,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保障大豆生产安全和有效供给。防控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健身栽培为基础,综合应用生态调控
全国农技推广 2023/3/10 14:52:26
“秧好半年稻”。水稻集中育秧是提高秧苗素质、构建高产群体的基础,也是提高水稻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对稳定早稻生产、主动避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2月下旬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快较常年同期偏高,利于早稻育秧。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生产特点,突出“合理布点定场地、优选品种配秧盘、精选秧苗培苗床、精细整地适期播、加强管理育壮苗”,全力做好南方早稻集中育秧。因地制宜 合理布点南方早稻播种
全国农技推广 2023/3/9 14:17:21
随着土地集约化、人工成本的增加,飞防这种经济高效的施药方式,成为很多大田种植户的选择。飞防施肥用药,作业效率大大提高、省功省时,并且飞防作物采用遥感作业和自动精准施药技术,能保证所有作物均匀覆盖,因此喷洒精准,药效提升明显。飞防用药同时也存在弊端,如作物安全性。大田除草防虫,一般亩用喷液量15-30kg,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亩用喷液量为0.7-2.0kg,其浓度是普通喷施的15倍,超高浓度下极易产生
鼎天济农 2023/3/9 9:38:50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3月6日,驻马店遂平县和兴镇北大刘庄村,天蓝的通透,春风吹过田野,绿色填满了辽阔;一片片的麦苗是被春雷唤醒的骑士,换上新鲜的盔甲向温暖里开拔。绵延两公里的乡间道路上,绿色的道旗迎风摇曳,各式大型农机(包括植保无人机)错落排放,人潮川流不息。农机服务春耕启动会火爆来袭,千人围观忙称赞是的,这是一场开在田野间的盛会——“MAP春耕节”——农机服务春耕启动会。本次农机服务春耕启动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3/3/9 9:12:25
西北麦区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冬小麦种植区。去年播种期土壤墒情足,苗情状况好。受11月底冻害和越冬期寒潮天气影响,西北东部部分麦田受冻。目前大部分麦区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5%—78%,墒情适宜,甘肃陇东、陕西渭北、山西南部、宁夏南部部分区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墒情不足。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将出现降温,需关注天气变化,因墒因苗开展田间管理。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匮乏,十年九旱,灌区应采取
全国农技中心 2023/3/8 14:32:34
长江中下游和西南麦区主要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贵州、四川、云南以及苏皖两省淮河以南、河南南部、陕西南部等麦区。1月出现两次较强冷空气过程,江淮、江汉部分整地质量差、播期偏晚、长势偏弱的麦苗叶片遭受冻害。目前大部分地区土壤相对含水量65%—82%,墒情适宜。江淮、江汉部分麦田地区墒情过多。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丰富,降水量相对较多。针对当前苗情、墒情和区域气候特点,应灌排结合、促弱控旺,促
全国农技中心 2023/3/8 14:26:57
去年冬小麦播种后,大部分麦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多,土壤墒情状况较好,小麦生长发育较快;受去年11月底强降温及越冬期极端寒潮天气影响,部分旺长、缺墒、整地和播种质量差的麦田受冻。目前整体上弱苗旺苗并存,苗情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越冬期以来大部麦区降水偏少,西北、华北部分麦区墒情不足,出现干旱。各地应加强墒情监测,因墒因苗加强小麦水肥管理,广辟水源,应灌尽灌,促进灌溉小麦创高产,旱地小麦提单产,
全国农技推广 2023/3/8 14:21:45
基本情况华北冬麦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鲁西北。该区域去年十月初有一次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麦田底墒充足,播期适宜且集中,冬前一二类苗达九成;11月29—30日出现断崖式强降温(降温幅度在12℃以上),小麦叶片普遍受到冻害;进入越冬期后,多次出现极端寒潮天气,无明显降水和雪层覆盖,部分麦区墒情不足甚至干旱,寒旱叠加,导致旺长麦田叶片受冻较为严重,缺墒、整地和播种质量差的麦田苗情弱、群体不足,干旱
全国农技推广 2023/3/8 14:16:54
随着栽培年限增加,茎基腐病、根结线虫病等蔬菜土传病害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为做好全国蔬菜土传病害防控工作,保障蔬菜安全生产,全国农技中心特制订本方案。防控目标蔬菜主产区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防控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健康栽培为基础,采取阻断传播途径、休茬期土壤消毒、优化土壤微生态环境、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实施
全国农技推广 2023/3/8 14:11:04
自2012年进入飞防元年起,作业效率大幅提升的植保无人迅速引发了各方的关注。特别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用航空建设”的要求之后,上游的植保无人机和农药研发生产企业加速迭代升级,下游经销商及时转型服务组织。据公开数据统计,蓝色代表植保无人机保有量/架,红色代表万亩次作业面积所以,在2022年年底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20万架,作业面积超18亿亩次的情况下,众多农民曾经背起的药桶逐渐走进了
小翼 2023/3/8 11:03:14
为切实控制植物疫情传播危害,防范生物安全风险,保障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全国农技中心特制定本方案。疫情发生趋势分析据全国农业植物疫情监测调查,2022年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29个省(区、市)的近1350个县(市、区)发生面积2100万亩次。预计2023年红火蚁、柑橘黄龙病等重大植物疫情发生面积938万亩,比2022年和
全国农技推广 2023/3/6 14:40:44
花生主要病虫有褐斑病、青枯病、白绢病、茎腐病、根结线虫病、地下害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蚜虫、蓟马、叶螨等。为做好2023年花生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工作,特制定本方案。防控目标防治处置率85%以上,综合防治效果8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50%以上。防控策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化田间生态系统,推广抗(耐)病虫品种、健身栽培、理化诱控、生物防
全国农技推广 2023/3/6 14:36:32
为落实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及农业农村部2023年一号文件重点工作部署,切实做好2023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工作,为推进农业减灾防灾和稳粮扩油提供技术支撑,我中心组织制定了2023年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请各地结合实际,细化技术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全国农技中心2023年2月23日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23/3/2 10:24:54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23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1.6亿亩次。其中,一类病虫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偏重发生,稻瘟病总体中等发生;其他病害水稻纹枯病偏重发生,稻曲病中等发生;三化螟、大螟、稻秆潜蝇、黏虫、台湾稻螟、稻叶蝉、稻瘿蚊、穗腐病、白叶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细菌性基腐病、跗线螨和紫秆病、水稻线虫病、福寿螺等病虫在局部稻区发生。为做好2023年水稻病虫害防治工
全国农技推广 2023/3/2 10:19:26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23年东亚飞蝗、西藏飞蝗和亚洲飞蝗总体中等偏轻发生,北方农牧区土蝗总体中等发生。其中,东亚飞蝗在沿黄滩区、环渤海湾以及华北内涝湖库区局部偏重发生,亚洲飞蝗在新疆农牧交错区以及东北苇塘湿地局部偏重发生,西藏飞蝗在金沙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等河谷地区局部偏重发生,北方农牧区土蝗在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偏重发生,局部地区可能出现高密度蝗情。为做好2023年农区蝗虫防治工作,
全国农技推广 2023/3/2 10:07:08
全国小麦中后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茎基腐病、蚜虫、麦蜘蛛、吸浆虫等。据预测分析,2023年春季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为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确保小麦稳产增收,特制订本方案。防控目标重点防控小麦赤霉病、条锈病、蚜虫等重大病虫,兼顾茎基腐病、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吸浆虫等常发病虫。全国实现防治处置率 95% 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 54%
全国农技中心 2023/3/1 10:36:25
近年来,随着种植制度和耕作方式变化,小麦茎基腐病呈逐年快速加重趋势,已成为黄淮海麦区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2022年全国发病面积超过4000万亩,并呈继续扩展趋势。要重点抓好保健栽培防病和药剂“一拌一喷”等关键措施,控制病菌前期侵染,降低后期发病程度。加强保健栽培防病(1)选用抗耐病品种。各地要根据近年田间观测和抗性鉴定情况,选择种植适合当地条件的小麦茎基腐病抗耐病品种,或抗逆性强的品种。(2)合理
全国农技中心 2023/3/1 10:28:02
一年之计在于春,踔厉奋发向未来。2月24日,在此万物复苏之季,丰云农服在山东济南召开了以“同心,致远”为主题的2023年战略升级暨数字农业APP上线发布会。来自全国的近200名核心农服商伙伴参会,共同探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持续发展,共谋农服蓝图。云图控股副总裁、丰云农服董事长阚夕国,中粮期货北京分公司市场总监、乡村振兴负责人吴曾,京东集团农业金融科技部总监程川、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负责人矫
丰云农服 2023/3/1 9:28:50
Some representative placeholder content for the first slide.
Some representative placeholder content for the second slide.
Some representative placeholder content for the third sl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