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分享
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气候变化日益加剧以及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李国田教授领衔的中外团队,联合撰写的综述文章Integrated biotechnological and AI innovations for crop improvement在Nature杂志发表。该文
中国遗传学会 2025/8/28 9:52:59
“水肥一体化” 并非简单的农业术语,更是现代农业向高效、精准、可持续转型的核心生产方式。本文用通俗语言为你全面拆解这一技术。一、什么是水肥一体化?一句话概括水肥一体化是将灌溉(水)与施肥(肥) 两个核心环节合二为一的技术:通过管道系统,像给作物 “打点滴” 一样,将溶解后的肥料精准、定时、定量地直接输送至作物根部,实现 “水随肥走、肥随水到”。二、水肥一体化的工作原理:智能营养输送系统整个过程可类
庄稼补习班 2025/8/28 9:47:58
在当今时代,生物制造已然崛起,成为国家大力扶持的战略性产业,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构成要素。它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巧妙融合酶、微生物细胞以及化学工程技术,对目标产品展开精细加工,所涉及的范畴涵盖了生物基材料、各类化学品以及生物能源等诸多领域。世界经合组织曾提出“生物制造是工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希望的技术之一”,这无疑凸显了其在推动产业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地位。在生物制造领域,酶蛋白作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2025/8/27 15:33:43
大豆是我国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粮油饲兼用作物,单产和总产低是目前大豆种业和产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大豆消费量快速增长,国产大豆自给率不足,对外依存度超出80%,危及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为了提高我国大豆自产量,一是在不与主粮争地的条件下,利用盐碱地、高纬度和高海拔的地区种植大豆,同时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间作套种耕作模式,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来提高产量。二是培育耐密抗倒高产、抗病虫、耐逆、高
种业知识局 2025/8/27 15:24:31
产品降价作为一种常见的市场促销行为,在产品换季、新品上市、节假日等特定时机,能够有效刺激需求,提升产品销量,是农机企业常用的营销手段之一。当降价行为演变为行业价格战,背后必然隐藏着复杂的经营压力与市场博弈。经调研发现,当前一些农机企业频繁、大幅度的降价现象,主要源于以下五个方面的压力。首先是销售目标带来的压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众多农机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提升行业地位,往往会制定较高的
农业机械 2025/8/27 8:52:51
要避免耕地被侵占、滥用的被动局面,核心是建立 “权属清晰、风险可见、处置快速” 的预防机制,将维权端口前移。以下从六个维度构建耕地保护 “防火墙”,确保耕地始终处于可控范围:一、权属固化:筑牢 “证、图、合同” 三件套(核心基础)明确耕地权属是预防纠纷的首要前提,需通过 “证件、图纸、合同” 三重保障,避免权属模糊引发争议:证件齐全化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不动产权证》已发放至个人;若证件
庄稼补习班 2025/8/26 9:18:54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泰博光合首席科学家苏彦华教授参观山东莒县张永强种植合作社)我国种植合作社正处于 “规模化扩张” 与 “质量化转型” 并行的关键阶段。综合 2023-2024 年多个权威调研及示范社监测数据,其现状可从以下五个维度概括:总体规模:数量全球第一,种植类占绝对主导数量与覆盖:截至 2023 年底,全国注册农民合作社突破 300 万家,其中种植类合作社约 260 万家,占比超 86
庄稼补习班 2025/8/22 9:59:41
植保无人机寿命1. 整机在正常使用、定期保养的前提下,电动植保无人机的经济寿命通常被业内认定为 3~6 年,具体受作业强度影响:若每日高强度作业(>1 万亩 / 季),3 年左右进入高频维修期;若中等强度作业且保养到位,寿命可延长至 5~6 年。注:机架、飞控、电机的自然寿命往往大于 6 年,但电池、电调、水泵、桨叶等部件需多次更换,继续使用在经济上性价比偏低。2. 关键部件部件寿命标准电池
庄稼补习班 2025/8/22 9:58:25
什么叫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是国家根据人口、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需要,依法在耕地中划定的 “高压线” 耕地,实行最严格的用途管制。功能定位:只能种植粮、棉、油、糖、蔬菜等农作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用途。范围:由县以上政府在国土空间规划中 “带位置、带责任” 一次性划定,并逐级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与 “永久基本农田” 关系:现行政策把基本农田中质量最好、连片度最高的部分再划为 “永久基本农田”,
庄稼补习班 2025/8/20 9:30:11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土地、农业、生态、产业、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根据最新政策、地方实践和权威文件,当前实施路径可概括为 “一个核心、三大任务、五步流程、六大保障”,具体内容如下:核心目标以县域为统筹单元、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在耕地总量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推动农村土地资源集中连片、高效利用、生态修复、产业升级,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乡村宜居三大核心价值
庄稼补习班 2025/8/20 9:28:44
多年来,在品种选择、生长条件、田间管理等方面,我国粮食作物大田单产相较于实验田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单产差距较大,亟须整合资源,形成组织合力,推动粮食单产持续提升。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加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集成推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
农民日报 2025/8/19 16:07:33
随着全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土壤健康的关注不断加深,提高氮肥利用率成为关键问题。氮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农资之一,我国目前的氮肥利用率普遍偏低,约在30%-40%之间,这不仅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还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土壤硝态氮的过量积累,严重影响水源质量和生态平衡。因此,提升氮肥利用率不仅能够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还能有效降低环境负担。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主要包括选择适合的作物品种、改良土
肥料与健康 2025/8/18 10:00:24
民以食为天。米袋子、菜篮子,看似寻常,却承载着千家万户最基本的民生关切。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粮食安全面临极端天气频发、粮价低位运行、消费需求分化、食品安全期待提升等多重挑战。如何实现生产稳、价格优、流通畅、品质好的发展目标,构建更加稳健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是我们必须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粮食丰收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础。今年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偏多,农业灾害呈现“南北涝中间旱”
经济日报 2025/8/15 9:10:06
粮食收储压力问题,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当前粮食收储部门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粮食产业链条中的多重压力。🔍 当前粮食收储压力的主要表现和原因1. 粮源集中上市压力:夏粮/秋粮收获季节,大量粮食短期内集中涌入收储系统,远超日常处理能力2. 仓储设施瓶颈:现有仓储容量不足或分布不均部分粮库设施老化,储粮条件不符合现代标准智能化、绿色化仓储改造滞后3. 资金周转压力:收储资
谷物通 2025/8/13 9:34:04
理论上来说,将除草剂与杀虫剂混合使用,可达到一次喷药,双重效果的作用,但在混用时需要注意这几个点,否则很有可能产生药害!尤其是玉米上,很多农户用药时习惯性将两者混配,因此要尤为注意。一、混用药剂使用时期在玉米苗的3叶期之前和6片叶之后,其降解除草剂的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导致药害的发生。此外,3叶期前的杂草尚未全部长出,而6片叶后的杂草已经过于茂盛,因此,玉米田除草的最佳时期应在玉米苗的3至6片叶期间
化肥农药助手 2025/8/13 9:02:49
在水稻灌浆期,通过肉眼观察植株、稻穗及籽粒的形态特征,可初步判断水稻生长状况的好坏及预估产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说明观察要点及对应的 “好”“差” 表现,帮助直观判断:一、观察植株整体长势植株的整体状态直接反映养分供应、光合效率及抗逆性,是判断产量的基础。株型与整齐度好的表现:植株生长整齐,高矮一致(无明显 “高脚苗” 或 “矮缩苗”),株型紧凑(叶片不披散),茎秆粗壮、直立且有弹性(手捏茎秆硬实
庄稼补习班 2025/8/13 8:58:50
杂交育种是现代农业提升作物产量、品质与抗逆性的核心技术,但长期以来,花部形态不适配机器操作、授粉依赖人工、育种周期长等问题一直是制约产业效率的瓶颈。2025年8月11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研究员牵头的智能育种攻关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发表了题为:Engineering crop flower morphology facilitates robotization of
农业科技侠 2025/8/13 8:53:25
在盐碱化土壤的影响下,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新疆这样一个盐碱土面积广泛的地区。如何有效改良盐碱土壤、提高作物产量,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腐殖酸是植物和动物遗骸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而成的有机物质,具有丰富的功能团,能够与土壤中的矿物质、金属离子等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质。在干旱和盐碱化严重的地区,腐殖酸的应用尤为重要。它不仅能调节土壤酸碱度,还能为作物提供必需的养
肥料与健康 2025/8/13 8:47:45
01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农业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卫星遥感技术因其宏观性、实时性和非接触性等特点,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卫星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大范围、多时相、多光谱的农业信息,为精准农业、灾害监测、产量预测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政策助推,智慧农业逐渐成为中国农业跃迁
农业行业观察 2025/8/12 9:09:34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将是“十五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核心目标与路径导向。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看法,供相关方面参考。一、我国农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成绩亮眼1、农机总台数下降台均马力增加明显2023年,拖拉机拥有量2112.5万台,总台数下降,台均马力增加明显。谷物联合收割机2023年拥有量达到242.5万台,比“十三五”末
农业机械 2025/8/12 9: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