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分享
“明年销量增加30%,如果增加不了,就要换代理了。” “你销量不达标,所以你的返点没有了。” 上面这两句话大家熟悉吗?我们是否经常被一些大品牌的业务员这样逼迫?明明今年没有卖那么多,库存压力还很大,第二年的打款任务还要增加,如果不增加任务,品牌就给别人了。 好在现在,很多经销商已经觉醒,开始尝试着摆脱大品牌,找自己可以驾驭得了、合作得下来的企业去合作。 当经
每天农资 2021/7/16 9:59:09
传统营销已经走到了尽头,传统大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下一个十年是属于特肥的。但是目前的特肥企业销售超过一个亿的非常少,未来十年只有10%的企业能够坚持到最后,分享成功,90%都会出局。目前的农资营销,包括特肥营销都是传统营销思维。为什么特肥企业销售超过一个亿的凤毛麟角?因为我们的营销思维都是把90%的精力用在了价格、促销、广告、公关等,而这些和作物本身没有任何关系。未来我们应该是要给作物带来全新的解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0/6/13 15:13:59
反脆弱是个什么鬼?没听说过有人说2020年是黑天鹅来袭,2021年是灰犀牛狂奔,那么,2022年的农资营销将会面临着什么样的生存考验呢?临近年底了,农资价格狂奔的势头暂缓,资源型的农资企业利润暴涨,而非资源型的农资企业不但面临的市场被资源型的农资企业蚕食,更重要的是面对2022年农资营销环境的不确定性,感到非常迷茫!也有部分企业,趁着年底开始大举地招兵买马,期待2022年能够放手一搏,把2021年
2021/11/2 9:08:12
近日,在与一位农业服务大佬交谈中被问及“为什么要做服务”,其间虽然做过回答,但数日以来,“没有开始做服务的,需要弄明白为什么要做服务;已经开始做服务的,更应该明白当初为什么要做服务”这个问题在脑海中久久未散,引起了我的深度思考,在此感谢行业大佬的启发性提问。由于在正式踏入农业之前,个人经历是商超零售业和互联网行业,对农业的认识还处在入门阶段,所以在此仅做浅谈,一方面作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一方面反思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0/9/14 11:45:24
近年来,农资行业面临着复杂的市场环境,多重因素叠加导致行业内卷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发现,不少农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新媒体领域,对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工具的关注与投入让笔者觉得有些“不务正业”。这些企业期望借助新媒体强大的传播能力,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渠道开发、品牌打造、提升产品销量等)。然而,笔者发现行业内的主流头部企业虽也在布局新媒体传播,但工作重心依然放在线下渠道服务、作物研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5/4/9 14:34:09
接近年关,疫情形势骤然升级,一些肥料、农药厂家对来年经营形势捉摸不透,对业务员队伍是增是减举棋不定。据我了解,有的要对销售人员进行裁员;有的厂家正在借别的企业裁员之机,正在加紧笼络销售人才。一些销售人员也人心惶惶,担心因疫情影响,自己成为被裁的对象。实际上优秀的营销人员一直是肥料、农药企业求知若渴的稀有资源,在生产企业销售几乎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无论到什么时候,优秀的营销人员都是“香餑餑”。特别是疫
农资导报 2021/2/20 0:00:00
农资营销已经到了非改变才能活下去的时刻。传统产品过剩,原材料价格飞涨,营销费用不断攀升,非资源型的农资企业的利润不断压缩。可以预见的是,2022年的农资营销即将到来至暗时刻!农资行业到底该如何突围,到底要向华为学什么?我试图从最近热销的书籍《打胜仗》中,管中窥豹地挑选关键词,结合笔者20年的农资营销实战,分享一些心得。决定战争胜负的是组织力当我们回顾战争历史就会发现, 战争史上很多战争的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1/10/19 10:35:31
“一季度,我见到的企业,业绩几乎都翻番,这正常吗?我觉得是个危险信号。”是某农药制剂企业营销总监所说。 近日,笔者与其交流市场情况时,他提出了这个观点。 菜头觉得,这个观点,温和点来表述是: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并不代表年度业绩能增长。何解?首先,国内农资终端应用市场的“总盘子”没有增长。耕地面积没有增长;农产品价格不稳,种植户对农资的投入没有增长。其次,一季度农产品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0/5/13 9:37:20
“之前都是靠产品品牌卖货,现在只有技术服务一条路”“公司始终把技术服务放在第一位,针对不同的作物,不同的生长周期,搭配方案解决农户的问题”……最近几年,服务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农资经销商转型服务商,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被视为增量的最主要手段。但是在农户的眼里,经销商提供技术服务,目的却没那么单纯。“他(经销商)给你推荐的方案,第一是他的农资,第二才是适不适合你这个果园。”“我们也认识好几个所谓的技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0/10/14 14:53:42
农资营销已经到了非改变才能活下去的时刻。传统产品过剩,原材料价格飞涨,营销费用不断攀升,非资源型的农资企业的利润不断压缩。可以预见的是,2022年的农资营销即将到来至暗时刻!农资行业到底该如何突围,到底要向华为学什么?我试图从最近热销的书籍《打胜仗》中,管中窥豹地挑选关键词,结合笔者20年的农资营销实战,分享一些心得。传统营销的竞争会最终成为“两匹马的竞争”,如果你的品牌无法在同一品类中做到数一数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1/10/19 10:34:08
许多农资经销商,一年之中也就旺季忙一阵,过了旺季,不是休闲娱乐就是搞起副业。这对农资销售上量有帮助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农资人在淡季应该干点什么呢? 淡季的营销策略和思想 1.旺季取利,淡季取势 这是淡季营销的核心思想。取利,就是要夺取最大销量;取势,则是获取制高点,争取长期的战略优势,即在开战前的所有准备工作:造势。 2.旺季抢增量,淡季抢减量&nb
施正道 2021/9/2 14:53:05
岁月如梭,万物更替,感悟过往,我在农资行业已经15个年头。15年足以见证一个行业成长历程中的重要阶段,更足以感受这个行业的时代变迁。 微生物肥料在十几年前,无论是对于农资企业还是农资渠道商、种植户,都非常陌生,如果说最初的踏入是各自求同存异的话,那么历经十几年发展仍然经久不衰的企业,一定是怀着对绿色生态农业的情怀,精耕细作,坚持坚守。他们为微生物肥料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新生力量,助推了绿色生
徐素荣 2021/7/21 10:41:58
疫情期的商业还有最后一个悬念:到底有没有报复性消费?如果有,报复性消费何时到来?这个话题,悲观的永远悲观,乐观的永远乐观。反正是预言,即使事后验证了,又能如何?不过,不论悲观或乐观,但有一点大家似乎有共识:至少有恢复性消费。这是兜底消费。有了兜底消费,我倒是觉得,无论是否有报复性消费,只要心态乐观,措施积极,是可以做出报复性销量的。疫情后的消费,至少不会比疫情期更差吧。即使是在疫情期那么困难的时候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0/7/8 0:00:00
很多企业销售经理经常说现在农民会不好开,邀请人难、组织人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大多走形式主义。那么,一场成功的农民会应该抓住这三点,这样的农户会开起来才会有意义。一、抓痛点、挖需求召开任何形式的农民会如何开得有意义,关键看演讲者有没有站在受众群体的角度上去思考,很多企业一上来就讲自己的企业或者产品多么的牛。最开始农户听这样的内容还是有些兴趣,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没有任何吸引力,农户就不会开始关注你的内容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1/10/28 9:36:02
价格战,是商战中常用的手法。只要有市场,就会有价格战,价格战也是区隔对手的一种方式。价格战是一把大刀,掌握得好,就所向披靡 ;掌握不好,就会伤人伤己。快消品硬折扣的风潮席卷行业,波及每一个平台、商超,商家或者主动或者被动迎战,也给沉闷的线下零售业带来了一抹亮色。有时候的价格战是高举高打、直截了当,直接将价格从高位拉到成本线上,以达到短期内占领市场的目的。有时候的价格战却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我们看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3/5 8:30:45
如果有人说农资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肯定很多人是不理解的。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农资的高风险都在什么地方,以及我们如何做好预防。 这几年种植户的维权意识越来越重,同时也诞生了一些职业碰瓷的种植户,只要自己地里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直接找经销商索赔,不管是不是你的原因,你不赔我就闹。 面对如此的现状,大多数经销商都选择息事宁人,自己吃哑巴亏。 吃个哑巴亏倒是没啥,关键是会助
每天农资 老猫 2021/9/2 14:08:16
我们经常说农资难做,卖农资卖得越来越没有尊严。但是也有人认为做农资更有成就感。 在上个月的市场调研中,记者就遇到了一位从苗木经营转为农资销售的经销商。他说,相较于苗木生意,农资市场还是很好做的,只要帮助农户把果子给种好,他们就会感谢你。 是的,帮助农户把果子种好了,把地里的庄稼种好了,农资经营自然不难。 难的是如何帮助农户把地种好! “种好”的标准是什么?只
影子 2021/9/2 14:05:23
只有做好线下体验,才能做透门店;只有做透门店,才能打爆线上。三者之间,既是前后逻辑关系,也分先后顺序。既是操作模式,也是操作步骤。做透一个店,需要理清两个问题:一是什么叫“做透”?二是凭什么“做透”?“做透”有两层含义:一是从线下到社群,再到网络(云店、直播等),这是打通;二是流量放大。以人引流,做大流量流量放大,这是新问题。只要打通三度空间,流量自然就放大。但这是不够的,还要放大到极限。门店流量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0/7/13 16:18:49
猜想七:结构性增长,新品推广成为增量主力军疫情下的这个春天,对于渠道商来说有点困难。当然这个困难不是因为缺货,而是因为行业正常的运作节奏被打破了。原本春节过后,就进入春耕备耕环节的农资经销商们被迫暂停营业。先是要考虑如何才能早开业,如何才能让农资顺利送下乡去;紧接着要考虑物流,如何才能进货、补货;好不容易等到了疫情缓解,物流放开,工厂复工,农资产品的价格又涨了起来。与此同时,种植端却面临着因为运输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0/4/8 15:08:07
2019年,受农产品价格低迷的影响,很多农资上市公司的业绩不断暴雷,资金断裂与破产兼并此起彼伏。更有像盐湖钾肥这样的资源型大企业,也因为区区几百万要沦落到资产重组的尴尬境地!坏企业被兼并重组是为了生存,更恐怖的是好企业也兼并重组(比如中化集团兼并鲁西化工,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等等),力求强强联合,形成绝对的垄断。草地贪夜蛾让农药企业短暂兴奋了一下,慢慢归于平静;猪坚强却让国人第一次感受到忽略农牧业的
《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0/1/3 9: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