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传统农药剂型,采用纳米技术研制的高效、安全、低残留的纳米农药制剂,具有传统农药剂型所不具备的小尺度效应,既符合国家农业农村部农药减量增效及零增长的政策导向,也满足植保无人机的超低容量喷雾对农药新剂型的特殊性能要求,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植保作业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因此,纳米农药,已经逐渐成为行业内公认的高效绿色农药剂型创新发展的未来趋势。而在山东青州的这场关于纳米农药的大会上,对纳米农药的解读是全
相比传统农药剂型,采用纳米技术研制的高效、安全、低残留的纳米农药制剂,具有传统农药剂型所不具备的小尺度效应,既符合国家农业农村部农药减量增效及零增长的政策导向,也满足植保无人机的超低容量喷雾对农药新剂型的特殊性能要求,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植保作业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因此,纳米农药,已经逐渐成为行业内公认的高效绿色农药剂型创新发展的未来趋势。而在山东青州的这场关于纳米农药的大会上,对纳米农药的解读是全面性的,让所有致力于关注纳米农药的人都说“不虚此行”。

12月10日上午,主题为“纳米领航·携手未来”的邦农达(潍坊)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启动大会拉开帷幕。邦农达董事长刘克,山东大学农药系教授李北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黄啟良博士,以及邦农达的管理层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参加此次盛会,共同学习探讨纳米农药的发展。“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邦农达已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20年间,邦农达就像一颗幼苗,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结出了累累硕果。先后在江苏、北京、青州建立生产基地,经营发展日益规范,创造出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崭新局面。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四个农药生产定点基地,设备产能高达9万吨绿色环保剂型,水分散粒剂年产万吨,其中噻虫嗪单品过亿,荣获2022年农药制剂企业百强第51名的权威荣誉,参与助农一线活动,积极践行社会企业的责任担当,市场品牌知名度、美誉度逐年提升,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

董事长刘克在致词中表示,邦农达能够逆势增长,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都离不开我们优秀经销商的支持,虽然肆虐全球的经济危机和异常的天气等因素给农药市场增添了诸多困难,但是,身处市场前线的各位经销商朋友们,知难而上,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仍然为百农思达的营销书写了壮美的篇章,拼搏在市场一线的各位经销商朋友,已然成为邦农达最宝贵的财富。“随着公司品牌的不断提升,销售市场不断扩大,2023年我们启动了邦农达品牌运作。投资5000万元在东虹博凯工业园,建立了3万平米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和三万平米仓库,有20条全自动化的生产线,40台袋装生产设备,能够实现年产9万吨的产能。自2022年我们先后投资3000万元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登记,到2025年预计新增产品登记40个。”刘克在会上为合作伙伴保证,未来邦农达将第一重抓品质,因为品质是企业的生命,品质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邦农达的核心竞争力。第二严抓市场,邦农达的产品采用线下销售的模式,优先对老客户开放,重点支持。同时公司每年投入3000万左右的资金,用于产品宣传推广和技术服务推广。第三狠抓技术,我们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南开大学共同建立纳米农药增效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共同开发研制纳米农药和专利产品。

山东大学农药系教授李北兴首先解释了什么叫“纳米农药”。“纳米农药就是通过纳米制备技术,使农药有效成分在制剂或和使用分散体系中的平均粒径以纳米尺度分散状态稳定存在的农药。纳米乳剂就是在表面活性剂等功能助剂作用下,将不溶于水的农药有效成分分散成平均粒径以纳米尺度(1 nm~100 nm)增溶于水中形成的乳状液体制剂;纳米乳剂在表面活性剂等功能助剂作用下,将不溶于水的农药有效成分分散成平均粒径以纳米尺度(1 nm~100 nm)增溶于水中形成的乳状液体制剂;纳米水分散粒剂利用纳米制备技术,制备成在水中可崩解的粒状制剂,在用水稀释使用时,农药有效成分及固体配方组分以纳米尺度(1 nm~300 nm)的固体微粒稳定存在。”李北兴表示,2018年,农业农村部对“农药零增长”提出明确要求,并把纳米农药写入《农业发展绿色技术导则(2018-2030),鼓励纳米技术、缓控释技术利用纳米材料和技术制备纳米农药,可以利用其小尺寸效应、界面效应、靶向传输与智能响应控释特性,提高农药有效性与安全性,已经成为当前农药制剂创新发展的主流。李教授说,像邦农达的p 41%联苯肼酯·氟啶胺悬浮剂、p 30%呋虫胺·氟啶虫酰胺悬浮剂、 22%噻虫·微囊悬浮悬浮剂、 30%氯虫·虫螨腈悬浮剂、 35%氟吡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40%氯虫·噻虫胺悬浮剂、16%氟吡菌胺·精甲霜灵悬浮剂、 11.6%甲维·氯虫苯悬浮剂、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40%联苯肼酯·丁氟螨酯悬浮剂、5%阿维菌素·氟吡菌酰胺悬浮剂、11.8%甲维·虫螨腈悬浮剂、17%唑醚·氟环唑悬浮剂等产品均是纳米农药的代表产品。

在农药纳米化与高效精准使用的讲解中,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黄啟良教授着重强调农药纳米化的四个关键要素:防控场景:有目的的定向设计;功能材料与纳米技术:有明确的科学原理;纳米分散尺度:具有区别于传统制剂的分散性能;区别于原剂型的应用性能:强调能形成农药产品升级与有效替代。黄教授认为,农药纳米化是现代农业植物保护领域新兴技术, 纳米农药是植保无人飞机高效作业适宜剂型和配套产品,纳米农药已成为本世纪以来的研究热点。“纳米农药主要分为两类: (1) 有效成分的微粒在纳米尺度(Type I);(2) 有效成分借助于纳米制备技术(包括纳米载体负载)所形成的纳米载药体系(Type II)。跟非纳米农药相比,药效提高31.5%,田间也能提高18.9%。对非靶标生物毒性降低43.1%。过程损失减少41.4%。土壤中淋溶流失降低22。”黄博士说,在应用层面,需综合考虑技术和管理要素,集成低成本可复制的示范推广模式。在发展层面,需要与实际防控场景中的多要素融合。

邦农达生产技术总监李长征在现场为大家介绍了邦农达新厂区的情况,他表示新厂区投资5000万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是由综合办公楼、立体厂房、立体仓库所组成。新厂区现有20条全自动生产线,40台袋装生产设备,年产值9万多吨,现拥有工人150人左右。而其中进口的华尔宝纳米砂磨试验机,是当今非常先进的纳米悬浮生产设备,生产的产品细度可达到200纳米,是邦农达纳米领航者的核武器!

据邦农达产品经理秦海英介绍,邦农达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体制,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宗旨,在原生产技术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本着品牌高、精、尖的原则,对产品的原药和助剂、生产、质检及验收等环节,进行了层层把控,层层落实和层层升级。为保证生产速度和产品效果,新上高速自动灌装线及纳米砂磨机等生产设备,在日常工作中始终遵循要求进行质量管理,使我们的品质管理体系始终保持在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之中。

“我们邦农达企业核心技术有:1、纳米增效悬浮剂: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南开大学共同建立纳米农药增效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成为公司的核心招牌。2、杀菌剂增效技术:选用多种分散剂、渗透剂、天然产物、植物维生元素等进行组合,提高产品药效,提高植株抗逆能力,调控植株激素平衡。3、种衣剂活性技术:选用多种促进种子生根,发芽的化合物组合,和抑制多种病原菌侵染的助剂组合,综合提升种子发芽活力,确保作物高产赢在起跑线。”秦海英说。

在此次大会上,秦海英还专门为大家介绍了邦农达一款新品:搏治®。这是一款含有有效含量15%联苯·氟啶虫酰胺的纳米悬浮剂,主要防治桃树、蚜虫、抗性蚜虫、蓟马、飞虱、茶小绿叶蝉。众所周知的是,联苯菊酯能干扰神经膜中钠离子通道,导致该通道打开时间过长,从而阻碍神经信号的传输,最终导致虫螨死亡,而氟啶虫酰胺是新型的神经毒剂和拒食剂,通过抑制蚜虫口针穿透植物组织来抑制取食。此外,刺吸式口器害虫取食带有氟啶虫酰胺的植物汁液后,30min内迅速停止取食,1h内完全没有排泄物出现,且这种拒食作用具有不可恢复性,被阻止吸汁的害虫最终因饥饿而死亡。秦海英说,这个产品主要特点有:一是正打反死,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拒食等多重作用机理,并具有极强的渗透能力,能够渗透到叶片,杀死害虫,提高叶背面的死亡率;二是联苯菊酯可快速杀虫,氟啶虫酰胺可持效20-30天,长效保护作物。搏治产品联苯菊酯和氟啶虫酰胺1:2的配方比例是非常合适的,两者完美复配,10秒穿透叶片,虫卵双杀10分钟见效,2小时死亡率达到95%以上,持效期长达25天左右。在下午进行的活动中,邦农达还进行了团队展示,优秀客户代表现场进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