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年来登记的玉米田除草剂新品种
目前,玉米田化学除草问题突出,存在药效低或不稳定。不敏感杂草、抗药性杂草、除草剂使用技术落后等问题。药害现象普遍,且有加重趋势。除草剂创新不足,使用技术落后,生产上只能通过提高使用剂量来保证药效,进一步加重了作物药害。
2021年度新增农药登记2768个产品,除草剂占32.8%,其中玉米田113个(12.4%),包括44个单剂,69个混剂,共有19个有效成分。
2021年登记的化学新农药品种12个,其中除草剂产品6个,包括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二氯异噁草酮,HPPD类抑制剂:环磺酮。光合作用抑制剂:特草定(专供出口登记),核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茵草敌(专供出口登记),蛋白质类抑制剂:苄草丹(专供出口登记),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氟磺隆(专供出口登记)。光合作用抑制类除草剂:甲羧除草醚(专供出口登记)。
新除草剂的研发费用高、耗时长,我国除草剂研发能力与国外公司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国家的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几年国内玉米田已登记除草剂新品种:
拜耳公司开发的三酮类HPPD抑制剂,用于玉米苗后处理,防治阔叶和禾本科杂草。登记厂家:安徽久易(2021)。
清原农冠公司开发的吡唑酮类HPPD抑制剂,玉米苗后处理,用于防治阔叶杂草及禾本科杂草。对狗尾草、马唐、稗草和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有优异的防除效果。
拜耳公司开发的氧乙酰胺类脂肪酸硫酯酶抑制剂,主要用于玉米、大豆、番茄、马铃薯、向日葵田苗前,也可用于玉米、小麦、水稻苗后,用于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和一些小粒阔叶杂草。登记厂家:泸州东方(2018)、锦绣之星(小麦,2021)。
May&Baker公司开发,光合系统II抑制剂(C3),可用于洋葱、马铃薯、小豆、大豆及非耕地等,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登记厂家:安道麦辉丰(玉米定向,2019)。
石原公司研发的苯甲酰吡唑酮类HPPD抑制剂,用于玉米田苗后防治阔叶杂草。
先正达研发的三酮类HPPD抑制剂,用于玉米 、甜菜、谷物,防治三裂叶豚草、苍耳等阔叶杂草。
华中师范大学研发的喹唑啉酮类HPPD抑制剂,用于苗后处理防治阔叶杂草及禾本科杂草,可用于高粱(已登记)、玉米、小麦。
华中师范大学研发的喹唑啉酮类HPPD抑制剂,用于玉米田苗后处理,对多种阔叶杂草及禾本科杂草高效,速效性好。
福阿姆韩农开发的脲嘧啶类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类除草剂,对玉米和小麦安全,也可用于果园和非耕地。
巴斯夫公司开发的三嗪酮类PPO抑制剂,应用于小粒谷物、玉米、大豆、豆类作物、油棕榈、果树等播后苗前 /苗后防治黑麦草、苋属、豚草属杂草。
富美实公司开发的三唑啉酮类PPO抑制剂,在玉米、大豆、向日葵、甘蔗(已登记)苗前处理防治阔叶杂草、部分禾本科杂草和莎草。
富美实公司开发的异噁唑类脱氧-D-果糖磷酸合酶(DOXP)抑制剂,作为选择性苗前除草剂,可用于果树、蔬菜、棉花、水稻、高粱、大麦、小麦(已登记)、黑麦、玉米和油菜等作物田,可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日本组合株式会社开发的异噁唑类极长链脂肪酸(VLCFA)抑制剂,苗前土壤处理剂或苗后茎叶处理,用于玉米、小麦(已登记)、大豆、棉花、向日葵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较宽的杀草谱。
印度联合磷化开发,酰胺类除草剂敌草胺(napropamide)R-异构体。防除稗草、马唐、狗尾草、野燕麦、千金子、看麦娘、早熟禾、雀稗及部分双子叶杂草,如藜、猪殃殃、繁缕、马齿苋等。
华中师范大学开发,有机磷酸酯类丙酮酸脱氢酶抑制剂,用于玉米、麦田、草坪、果园和茶园,防治阔叶杂草及部分单子叶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