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瓜变弯化瓜到底怎么了?
近期很多菜农的小黄瓜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雌花开放后3-4天,幼瓜前端就开始褪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幼瓜没有光泽,最终烂掉或脱落;坐住的黄瓜也都弯曲不直,严重影响价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技术人员分析:这是典型的化瓜、弯瓜现象,黄瓜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营养供应不良造成的。落蔓过低致使叶面积不够、棚膜透光率差、二氧化碳不足、干旱、根系受伤、温度过低、病虫害、药害等,会导致植株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光合产物形成少;植株徒长、坐瓜过多、夜温过高等,则会导致光合产物消耗增加,积累减少。上面提到的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供应瓜条生长的营养物质不足,从而引起黄瓜化瓜、弯瓜等问题。
解决措施:
1.创造有利于光合作用的环境条件,保证合理的叶面积,增加营养积累。
首先,注意冬季的保温增光。冬季的低温寡照是造成光合作用弱、光合产物积累不足的主要因素。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合理通风,最好分次进行,既要保证棚内温度,又要及时补充棚内二氧化碳,保证光合作用的进行。深冬季节尤其是遇到连阴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增加保温设施,提高保温性,并及时擦拭棚膜、设置反光膜、安装补光灯等措施改善光照条件,才能满足黄瓜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提高光合效率。
其次,避免落蔓过低,保证充足的叶面积。联社技术人员采访时发现,当地菜农在冬季小黄瓜落蔓时,普遍存在落蔓过低的情况。联社技术人员在棚内采访时发现,刚完成落蔓的小黄瓜生长点仅到联社技术人员的腹部,高度甚至不足1.2米,叶片数量明显不足。冬季光照本来就弱,若叶片数量再不足,光合产物的形成自然会受到很大影响。冬季黄瓜适宜的落蔓高度为1.5-1.6米,也就是说,若主人身高1.7米,落蔓后黄瓜生长点至少要在下巴的位置。
再次,做好病虫害防治,合理用药,减少药害。冬季,病虫害是影响小黄瓜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常见的病害有靶斑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菌核病、灰霉病等,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病虫害防治。用药时,还要注意合理混配,避免浓度过高、时间不合理,造成药害问题。
最后,合理浇水,避免伤根。浇水是冬季影响地温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蔬菜根系受伤的罪魁祸首之一。冬季浇水应遵循小水、种植行与操作行间隔浇水的原则,保证土壤湿度适宜。
2.合理疏叶、留瓜,避免植株负担过重
首先,及时去掉下部老叶、病叶。将植株下部的老叶、黄叶、病叶打掉,有助于减少病虫害发生,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营养消耗。打叶应选择晴天上午进行,留出时间让伤口愈合。一般来说,在连阴天之前2—3天打叶即可。打叶后可喷洒百菌清、净果精等预防病害。
其次,合理留瓜,避免营养需求量过大,影响瓜条品质。瓜条发育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营养。冬季,蔬菜光合产物积累少,菜农要注意根据天气条件、植株长势等,及时调整蔬菜的坐果和留果数。小黄瓜化瓜、弯瓜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菜农留瓜多,几乎不疏瓜,导致植株营养长期“透支”后难以恢复。
小黄瓜几乎每节都有雌花,但不可能节节留瓜,否则会导致养分供应不足,坠住棵子,造成生殖生长过剩、营养生长不足,影响植株后期生长和坐瓜。对于小黄瓜留瓜,当地很多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留瓜方式,有些人一次性留4-5支瓜,有人一次性留2-3支瓜。而联社技术人员认为:留瓜不应有固定的留瓜方式,而应根据天气条件、植株长势、生长阶段等,不断调整。
从生长阶段看,前期可多留瓜。这一时期外界温度较高,土壤肥力足,小黄瓜长势旺盛,营养供应充足,应多留瓜,一般可连续留瓜4支,间隔1-2片叶再开始留。随着天气转冷,光照时间缩短,应逐渐减少留瓜数量。中期以后要养蔓与留瓜并重,一般选留3-4支瓜。该期小黄瓜生长旺盛,是产量的高峰期,一次性留瓜3-4支,既可保证小黄瓜连续结瓜,又可确保营养生长同步进行。
从天气条件看,晴天可多留瓜,阴天前则要少留瓜。连续阴天,棵子生长不良的情况下,植株本身非常虚弱,有机营养供应不足,此时应疏除1-2支瓜,特别要将上部的幼瓜和雌花及时摘除,以防营养供应不足坠住棵子。
从植株长势看,植株长势较旺时可多留瓜,避免植株营养生长过旺,出现徒长,影响开花坐瓜;植株长势较弱的则要少留瓜,减少营养消耗,促进营养生长恢复。
每年小黄瓜到了生长中后期,尤其是春节前后,小黄瓜常出现叶片发黄、瓜条生长缓慢等问题,严重的甚至出现封头,近一个月内基本没有产量,而此时小黄瓜价格正高,看着高价眼馋却卖不上,让菜农很是心焦。
联社技术人员分析:经过深入调查,联社技术人员认为菜农追肥不合理是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当地种植的小黄瓜为一年一大茬,底肥每亩施用10-15方鸡粪和部分复合肥,还是比较充足的;但进入结瓜期追肥时,菜农多以复合肥和低价的膏体、液体肥料为主,其中激素含量很高。因此,当地种植的小黄瓜前期产量还可以,但越往后产量越低,品质越差,尤其是到了春天气温回升以后,随着底肥营养消耗殆尽,蔬菜开始出现明显的肥力不足、早衰现象。这里要特别提醒菜农朋友,买肥料时千万不要贪图便宜,你想,现在好点的复合肥(利润率较低,用经销商的话来说,卖复合肥根本不挣钱)都要三块多钱一斤,价格更便宜、经销商利润更高的冲施肥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冲施后两三天就表现出效果的肥料,大都是靠复硝酚钠、胺鲜酯等激素成分和尿素起作用的,真正的养分含量很低,容易造成蔬菜后期脱肥、早衰。
解决措施:
1.当前的缓解措施。根据采访中了解的情况,当前菜农需根据操作行和种植行的不同情况,分别补肥,以尽快促进小黄瓜长势恢复,缓解蔬菜黄叶、弯瓜多的现象。
操作行:开沟包施肥料,并覆盖秸秆。操作方法:先在离蔬菜根部15-20厘米处开深10厘米左右的沟,将包施的肥料均匀撒入沟内,回填土壤,铺上厚2-3厘米的碎玉米秸秆,浇水即可。包施的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如菜农之家核苷酸有机肥、果蔬佳有机肥、沃美克等,每亩300-400公斤,配加50公斤优质复合肥。开沟施肥,不但可以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无机营养,还可以打破操作行的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利于瓜类蔬菜根系扩展,提高其吸收营养的能力;铺玉米秸秆则可以减轻人员走动对土壤的踩实作用,保持土壤透气性,秸秆腐烂后还可以逐步增加土壤有机质。
种植行:改用全水溶性肥料和甲壳素、海藻酸等功能性肥料追施,并及早揭开地膜划锄一次。当前,尽管春季气温回升较快,但由于刚出冬季不久,地温刚刚提升上来,植株根系尚未来得及恢复,若此时马上冲施复合肥,伤根的情况在所难免,植株长势恢复也就延缓了。黄瓜、丝瓜等进入结果期后,可选用顺欣、果丽达等全水溶性肥料冲施,半月左右冲施一次,亩用8-10公斤,配合果利多等。土壤干燥后,应立即揭开地膜,浅划锄一次,打破地表板结层,改善土壤透气性,有助于促进根系再生,提高蔬菜长势。
2.预防早衰要从换茬开始。该茬作物结束后,菜农还要注意底肥的施用方法,小黄瓜产量高,需肥量大,加上当地土壤黏重,必须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这才是培肥地力的根本。可以每亩基施15-20方鸡粪、1500-2000公斤秸秆,深翻入土,起垄浇水,然后高温闷棚一个月以上,可促进粪肥、秸秆腐熟,避免烧苗。此外,菜农还要注意栽培方式,变平畦栽培为起垄栽培,有助于冬季地温的提升,提高植株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