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洋丰科技加持,让“土疙瘩”变身“金豆豆”

作者:中国农资传媒 李 乔 2025/7/15 15:03:30
在河南省邓州市汲滩镇张桥村的田野上,连片的土豆秧苗正悄然孕育着丰收。当许多农户为近两年低迷的土豆行情忧心时,种植户张中旬的脸上却洋溢着踏实笑容。“多亏用了新洋丰的‘营养套餐’,亩产涨了20%~30%,虽然市场行情不好,但是算下来每亩还是增收了1000多元!”他弯腰捧起一颗刚挖出的金黄土豆,沉甸甸的果实映照着科技助农的扎实答卷。困境:丰产不丰收?他用科技破局张中旬有十多年的种植经验,先后种过小麦、玉

在河南省邓州市汲滩镇张桥村的田野上,连片的土豆秧苗正悄然孕育着丰收。当许多农户为近两年低迷的土豆行情忧心时,种植户张中旬的脸上却洋溢着踏实笑容。“多亏用了新洋丰的‘营养套餐’,亩产涨了20%~30%,虽然市场行情不好,但是算下来每亩还是增收了1000多元!”他弯腰捧起一颗刚挖出的金黄土豆,沉甸甸的果实映照着科技助农的扎实答卷。


图片


困境:丰产不丰收?他用科技破局



张中旬有十多年的种植经验,先后种过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2020年开始与人合伙种土豆。因为他家有个亲戚是新洋丰肥料的经销商,所以他一直使用“洋丰”品牌肥料,对新洋丰产品的质量非常认可。


张中旬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在使用新洋丰肥料方面一直走在时代前沿,用他的话说“就跟用手机一样,要用就用最前沿最科技的东西!”2023年前,张中旬种土豆用的是新洋丰普通硫基复合肥,效果一直不错;2023年开始试用升级版硫基产品“洋丰至尊”,效果更好,土豆结薯量、颜色等都有较大提升;2024年,他开始大面积使用“洋丰至尊”,同时搭配使用安徽某厂家生产的有机肥。


随着全国土豆种植面积扩大,近两年菜土豆的市场收购价一直比较低迷,张中旬家的土豆虽然产量还行,但是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丰产不丰收”的行业困局。年初他就在心里琢磨,“市场行业不好,是不是再在产量上找找突破?”刚好新洋丰的业务经理刘辉和农艺师张明玄找上门,向他推荐新洋丰刚刚推出的有机肥料产品“洋丰豆”,说用它来搭配“洋丰至尊”,不仅肥料用量会减少,而且效果会更好。


“肥料用量减少了,还能增产增收?”张中旬虽然半信半疑,但是出于对新洋丰产品的一贯信任,加上他坚信只有科技才能打破当前“丰产不丰收”的困局,因此爽快地答应了使用套餐肥。


图片

右为“洋丰至尊”+“洋丰豆”示范田、左为对照田。


实践:一套组合拳,激活增产基因



精准营养“打底子”。新洋丰提供的套餐肥,“洋丰至尊”营养全面,既含硝态氮也含铵态氮,能够做到速效加长效,同时不含氯离子,安全性更高,可以缓解因种薯与肥料接触导致的烧根烧苗现象;而“洋丰豆”更是改良土壤的“良方”,能够改善张中旬田地因为连续种植带来的连任障碍等问题,种出的土豆表面更加光色艳丽,且提高商品率。“以前施肥凭经验,现在靠数据!”新洋丰通过免费测土配方,为张中旬私人定制了施肥方案。过去使用“洋丰至尊+其他厂家有机肥”套餐,每亩地施100公斤“洋丰至尊”和50公斤有机肥;现在使用新套餐,每亩地施80公斤“洋丰至尊”和20公斤“洋丰豆”。这样,不仅肥料用量减少了,还带来人力投入的减少。


全程护航“有法子”。使用新套餐肥后,刘辉和张明玄加强了对示范田回访力度,几乎每周、最迟半个月就要到示范地里去“问”一次“诊”,从播种深度、到病害防治、再到极端天气预防等全程跟踪和指导。“我们全程种植都比较顺利,就是年初遇到了霜冻,对出苗有一点点影响,张老师提前提醒我们打了防冻药,等到后来天气转暖后,土豆苗子很快就出得又齐又旺,整个生长周期颜色浓绿,没有出现缺肥发黄现象!”说到新洋丰的农技服务,张中旬更是赞不绝口。


图片

新洋丰业务经理刘辉(左)到示范田走访。


图片

新洋丰农艺师张明玄老师到示范田走访。


成果:20%~30%增产背后的经济账



张中旬共种植有200亩土豆,其中菜土豆30亩、薯片专用土豆170亩。


5月份收获测产显示:张中旬的示范田菜土豆亩产达5000公斤,较传统种植的3500公斤增产了1500公斤,增产率达到30%,尽管收购价仅1.1~1.2元/公斤,每亩净收益也增加了1500元左右;薯片专用土豆亩产也达到3500公斤,比一般种植亩产2750~3000公斤多了500~700公斤,增产率也超过了20%,而且薯片专用土豆是订单种植,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收购价格都稳定在1.7元/公斤,每亩净收益增加了1000元以上。


图片

示范田和对照田一棵结薯情况对比。


“按菜土豆30亩,薯片专用土豆170亩计算,今年我多赚了20多万元!”张中旬掰着手指算账,然后感慨地说“洋丰肥料看似单价贵,但是减少了使用量,不仅肥料成本没有增加,而且土豆产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增长!”


图片

张中旬家的菜土豆在销售中。


当前土豆行情不好,土豆种植收益降低,当问及今后还会不会继续种植土豆时,张中旬回答得十分响亮,“种!当然种!有新洋丰的产品和技术做坚强后盾,我就有充足的信心和底气!”


启示:农业增效的“金钥匙”在田间



张中旬还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与张中旬相邻对照田块的土豆种植户姓刁,年初张中旬选用“洋丰至尊”+“洋丰豆”套餐肥时,刁老板十分惊讶,他觉得现在土豆行情不好,怎么还用这么贵的肥料,岂不是亏上加亏,在旁边很有些看笑话的意思。到了收获时,张中旬和刁老板互相交流了彼此的产量,“估计他心里肯定羡慕得很,只是脸上没有表现出来罢了。”张中旬说,“只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当初的选择买单。”


“种植户对新产品不了解,一听价格高就难以接受”,张明玄坦言他在新型肥料推广过程中最大的难点,“下一步,我将种更多的示范田,及时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设计合理的施肥方案及植保方案,多回访多指导,让种植户通过对比了解差异化表现,然后带动更多的乡亲一起来使用新产品、新技术,让‘土疙瘩’真正变成‘金豆豆’!”(李 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