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梨产业,你了解多少?
梨是世界上的主要水 果之一,梨树对气候和土壤 适应性强,在全球分布广泛, 全世界有 88 个国家和地区 种植和生产梨。
梨在我国被誉为百果之宗,不仅鲜甜可口、香脆 多汁,而且营养丰富。
梨是我国的传统水果,20 世纪 80 年代后,我国梨的栽培面积、 总产量居世界首位。
近 5 年,我国的梨收获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 70% 左右。当前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我们也要认清梨产业发展的新形势。
梨树是我国南北各地区栽培最为普遍的果树,除海南省和港澳地 区以外,我国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均有种植。由于各地梨生产环境、技术、成本、政策等方面的差异,导致 我国梨果生产发生了重大改变。 1978—1988 年:稳步增长期。鲜梨年 产量由 1978 年的 161.68 万吨增长至 1988 年的 281.31 万吨,增量达 119.63万吨,增 幅 73.99%;梨园面积由 1978 年的 460.32 万亩,增长至 1988 年的 745.62 万亩,增长 285.3万亩,增幅 61.98%。 1989—1997 年:快速增长期。鲜梨年 产量由 1989 年的 270.17万吨增长为 1997 年的 653.58 万吨,增长 383.42 万吨,增 幅 141.92%;梨园面积由 737.33 万亩,增 长为 1976.43万亩,增长 1239.1 万亩,增幅 168.05%。 1998—2014 年:平稳发展期。鲜梨年 产量由 1998 年的 739.04 万吨增长为 2014 年的 1809.89万吨,增长 1070.86万吨,增 幅 144.90%;梨园面积由 1390.47万亩,增 长为 1678.29万亩,增长 287.82 万亩,增 幅 20.70%。 2015年至今:结构调整期。近几年我国 的梨产业虽然整体呈现出增长趋势,但是 增长势头并不稳定,甚至还有负增长的情 况出现,且梨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我国其他 水果产业的发展速度比较起来也相对较 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2021 年 我国梨园面积基本稳定在 1380 万—1470 万亩,2021 年梨园面积出现明显下滑,仅为 1382.42 万亩,但整体效益较高,单位 面积产量提升明显,也因此国内梨产量整 体反而再创新高,达 1887.5 万吨,同比 2020 年增长 5.95%。这是我国梨产业在 产业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的 体现。随后,2022 年产季年河北局部地 区有伐树、弃种的现象,对产量有一定的 影响,新疆减产幅度较大,但是其他主产 区伐树现象比较少,全国梨的总供给相对充足。 梨种植面积减少主要是因为比较收 益降低,影响果农对梨种植的积极性。进 一步分析其原因,一是近年来由于用工、农 药、化肥等价格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 涨 ;二是梨果商品化处理、贮藏、加工比 例较小,制约了梨果附加值的提高,产业 的整体效益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就我国梨种植分布情况而言,新疆、 河北、山东、辽宁等是梨的集中产区。2021 年梨种植面积前十省区总面积 957.06 万 亩,占全国总面积的 69.23%;产量前十 省区总产量 1465.71 万吨,占总产量的 77.65%。 就产量而言,2021 年河北、新疆和 河南占据我国梨产量前三的位置,分别为 366.58 万吨、179.59万吨和 139.63万吨。就种植面积而言,河北、辽宁和新疆种植 面积位列前三,分别为 173.15万亩、127.08 万亩和 107.90万亩。面积、产量、出口量均以河北省居首。虽然优势区域表现依然强势,但是中国 的梨产业发展正在由集中走向分散,传统优 势主产区的产业占比正在进一步缩减,一些 非传统优势主产区省份的梨产业正在逐渐发 力。 比如 2021 年河北梨园面积比 2010 年减 少了 75.86 万亩,由 2010 年占全国的 16% 下 降到了12.53%;产量比 2010 年增加了 36.54 万吨,但是由 2010 年占全国产量 23% 下降到 了19.42%。反观其他省份地区的梨园面积反 而有小幅度增加,鲜梨的产量也在同步提高。山西、贵州、云南的鲜梨年产量增长最为明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国梨栽培区域广泛,土质、气候条件各 地不同,品种必然众多。初步统计,目前有一 定商业栽培规模的品种在 90 个以上,分属于 砂梨、白梨、秋子梨、新疆梨、西洋梨等 5 大 种内以及种间杂交选育的新品种。传统品种大多为中晚熟品种,如砀山酥、雪花梨、库尔勒 香梨、鸭梨、茌梨、南果梨、安梨、花盖梨等, 早熟品种占比一直较低。 随着时代的发展,梨的品种也在不断更 新,各个产区梨树品种差异相对较大。 河北省保定、邯郸、石家庄、邢台一带,主 要品种为鸭梨、雪花梨、圆黄梨、雪青梨、红梨等,其中石家庄赵县雪花梨种植面积达 13.7 万亩,被誉为“中国雪花梨之乡”;山东海阳秋 月梨、黄县长把梨、栖霞大香水梨、莱阳茌梨 (慈梨)、莱西水晶梨和香水梨;安徽省砀山及周 围一带为酥梨产区;辽宁省绥中、北镇、义县、 锦西、鞍山、阜新等地主产秋白梨、鸭梨和秋 子梨等品种 ;山西高平为大黄梨主产区,原平 则以黄梨和油梨为主栽品种;新疆主产库尔勒 香梨和酥梨,2022 年,库尔勒市香梨种植面 积 41.2 万亩,产量 30万吨左右。此外,甘肃 兰州以出产冬果梨闻名,四川的金川雪梨和苍 溪雪梨,浙江、上海及福建一带的翠冠梨,大 连的西洋梨,洛阳的孟津梨也都驰名中外。 近几年,为了适应市场对鲜梨的多品种需 求,梨新品种种植面积快速攀升。如,河北以 皇冠梨、红香酥梨、秋月梨等为主的新品种种 植面积已达 6万亩。 其中,秋月梨近年来成为爆红的品种。与 普通梨相比,秋月梨更为特殊的还是它的口 感 :肉质细腻,果核小,可食率达到 95% 以 上,甜度能达到 16%,含水量能达到 85% 以 上。相较于普通鸭梨,秋月梨的零售单价要高 出一倍,每斤零售价格通常在 10 元以上,品 质高的单个的价格甚至在 10—20 元。 秋月梨走红的背后,是传统大宗水果的一 次逆袭。但要让习惯了传统水果量大低价模式 的消费者接受品质更高、价格更贵的新品种, 是一次消费升级的挑战。 与阳光玫瑰葡萄类似,秋月梨也有一个外 来身份—二十多年前由日本引入中国的杂 交梨种,目前在山东、河南、安徽、河北都有 种植。但是随着产地的增加,种植面积的增 加,气候、土壤与种植管理水平的差异,加 之普遍早采的乱象,造成秋月梨品质参差不 齐,这不禁让人担忧秋月梨的生命周期。也 因此,秋月梨最终的市场走向很难说。如果产 量太大,又不注重品质,它终究会回归到普通水果。 新的水果品种从田间地头走向大众流 行,需要接受市场和消费者的检验。它要满 足的条件众多,首先是“好吃”(包括肉质、石细胞、硬度、汁液、风味、香气、果心等), 让消费者满意;其次是“好看”(大小、形状、 色泽、果皮、果点、蜡质等),让经营者满意;最后是“好管”(包括早果丰产、抗逆性强、易 于栽培等),让种植者满意。最终,才能得到 市场认可。 对品质而言品种选择固然很重要,但通过 栽培措施如增施有机肥等提升果实品质更是 可行的措施。一个新品种若要商业栽培,其抗 病性、丰产性及采后贮藏运输特性等都需要 系统研究,任何一环出了问题,都足以前功尽 弃。而梨树从定植到丰产需 4—5 年,一旦品 种选择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所以说,有的调整是必要的,如熟期调 整,增加早熟品种的比例。但频繁更换,可能 就是产业衰败的魔咒。 鲜梨是季储年销的水果,替代性较强,我 国一年四季的应季水果、进口水果供应丰富又 新鲜,梨受季节和其他水果需求变动影响较大。就我国梨近年来价格变动情况而言,梨市 场价格变动周期较短。 2021 年之前,随着水果市场需求持续下 降,梨整体价格也持续下降。2022 年由于梨 能够缓解咽喉不适症状,“冰糖炖雪梨”在社 交平台上广泛传播,梨凭借其功效一度站上市场“C 位”(中心的位置),销量大幅增长。叠 加全国梨总产量减产影响,2022 产季国内梨 产地购销两旺,价格水涨船高。2022 产季全 国酥梨的批发价在 4.2—6.3 元 / 公斤,皇冠梨 批发价 6.2—8.5 元 / 公斤,而库尔勒香梨批发 价则保持在 10 元 / 公斤以上。 2023 年 2 月中旬鲜梨销售热度降低,价 格开始下降。但进入 5 月中旬,河北产区鲜 梨出库价格连续上涨,几乎平均以每天 5 元 / 箱的增速上涨。5 月 26 日,净重 13 公斤 42# 皇冠梨农户价格 130 元 / 箱,收购价格 140 元 / 箱,较两周前上涨了 30%;18 公斤鸭梨 80#130—140 元 / 箱,较两周前上涨 30%;18 公斤雪花梨 60# 价格 120 元 / 箱,较两周 前上涨 20%。 嘉兴水果指数显示,2022 年梨类同比价 格指数全年出现两次高峰。2023 年第一季度, 梨类同比价格指数涨势亮眼,涨幅在 45% 以 上;从主要代表果品来看,梨类细分果品同比 价格指数多数上涨,贡梨涨幅尤为显著,同比 价格指数涨幅在 60% 以上;香梨同比价格指 数涨幅次于贡梨,涨幅先扩大后收窄,保持在 50% 以上。 目前线下商超和水果店铺仍是梨消费主 流渠道,但随着国内直播电商和农业电商持续 发展扩张,梨各产地皆可销往国内各地,梨产 业线上销售占比将持续增长。 在国际市场,尽管存在与日本、韩国的竞争,但我国鲜梨拥有优异的品质和相对较低的价格,优势 突出。我国鲜梨一直保持着出口远高于进口的态势,但是近 几年我国鲜梨出口、进口金额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中国 海关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鲜梨进口金额为 1767.9万美 元,出口金额 4.74 亿美元。2022 年进口金额与进口顶峰时 期 2017 年相比降低 78.84%;出口金额比顶峰时期 2020 年 下降 29%。 我国鲜梨出口主要销往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马来 西亚等国。近年我国的鸭梨、雪梨、皇冠酥梨等品种已打入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市场,且很受消费者欢迎。 随着国际供应链修复,提高鲜梨品质,提高国际竞争 力,进一步开拓国际销售渠道,可以减轻国内库存和销售压力。 (数据来源:中国果品流通协会) 注:指数以100为基准线,途中红色虚线即为基准线(数据来源:嘉兴水果)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华经产业研究院) 当下,全国果品总供给充足,进口水果也琳 琅满目,消费者更愿意为新鲜的、应季水果买 单。如果继续按照传统模式经营梨,将与当前 消费需求和产业发展形势不符。 首先,我国梨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从增产 转向提质增效的关键节点。那么,该如何提升 品种优势、完善种植技术标准、做好田间地头 管理和商品化处理等各环节,找到梨产业高质 量发展的新引擎? 根据当地实际的气候条件,对梨树进行合 理的生长管理,采取果实套袋、灌水施肥、整 形修剪、及时防治病虫等技术措施,以保证其 能够在更加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提高抵抗能力, 让梨既优质又高产,这是基本操作。各鲜梨主 产区也有着不同的答案。比如,为保护古梨树, 弘扬梨文化,赵县制定了古梨树统一管理办法, 积极推行绿色种植技术,从土壤修复、有机施 肥、冬季修剪、授粉等方面加强统一管理,老 梨树焕发出了新生机。 另外,各地示范基地也都有“独家秘籍”, 种植户或计划种植梨树的朋友们要多多学习。比如,一些示范园采用主干形省力化栽培模式, 宽行密栽,不仅通风好、湿度低、采光率高,还 能有效降低病虫害,便于“水肥一体化”等农业机械设备操作;一些梨园严格采用杀虫灯、黏 虫板等绿色防控手段,在土壤管理上施用有机 肥,梨果品质有保障 ;一些梨园人为拉枝,改 变枝条的生长角度和分布方向,增大树体受光 面积,有利于其积累营养,提高结果率。 其次,要充分考虑整个水果市场的供需形 势,以及与其他品种的替代性,合理做好全年 规划,合理存储,避免赌梨炒梨心理。 梨果季产年销,4—6 月一直是贮藏梨果销 售旺季。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南方水果的快速发 展,3—6 月市场上菠萝、柑橘、荔枝、火龙果、 榴莲、芒果、菠萝蜜等热带亚热带水果,油桃、 葡萄、草莓、甜樱桃等设施水果,以及西瓜、甜 瓜、鲜杏等应季和早熟水果应有尽有,加上东南亚水果的大量进口,贮藏梨果 5—7月滞销、 抛售情况时常发生。6 月之后早熟梨品种开始 陆续上市,若届时贮藏的皇冠梨、鸭梨、雪花 梨等库存旧货仍然充足,批发价格很可能会持 续走低。因此要合理做好全年规划,合理存储, 避免赌梨炒梨心理。 最后,应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推动传统营 销和现代营销相融合,创新品牌营销方式,实 施精准营销服务。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品牌农 产品营销平台,充分利用农业展会、产销对接 会、产品发布会等营销促销平台,鼓励专柜、专 营店建设,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 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流通渠道,扩大品牌农产 品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