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果产业供需不平衡,面临多个“老大难”问题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新媒体 2022/2/25 9:15:38
水果是人类营养的重要来源,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够帮助消化。水果是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业种植产业,果园总面积和水果总产量常年稳居全球首位。我国一直都是水果种植和水果消费大国,行业规模极为庞大,2019年我国水果行业市场规模约25039.4亿元。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他们对自身健康的需求日益关注,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持续提升,这也给高品质水果带来了一定的市场空间。我们种植端的新品种、新栽


水果是人类营养的重要来源,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够帮助消化。
水果是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业种植产业,果园总面积和水果总产量常年稳居全球首位。
我国一直都是水果种植和水果消费大国,行业规模极为庞大,2019年我国水果行业市场规模约25039.4亿元。
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他们对自身健康的需求日益关注,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持续提升,这也给高品质水果带来了一定的市场空间。
我们种植端的新品种、新栽培技术和新栽培模式,也为我们水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支撑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地推进,推动了流通渠道的不断变革,重构了一些商业规则和商业模式
总体上,我国水果产业处于的一个良好发展环境
但是,对于2021年的水果产业形势,很多人感慨道:太难了!

我国水果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近十年来,我国水果产量基本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20年全国水果总产量2.87亿吨,同比增长4.71%
而我国果园面积,在20112014年呈现增长态势,2014年果园面积达到1.74亿亩,此后两年稍有下滑,之后从2016年开始又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到了2019年我国果园面积达到1.84亿亩,同比增长3.37%
图片
与此同时,我国水果人均占有量整体上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19年人均占有量达到196kg。此外,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人均消费量也是稳步增长的,2019年达到人均54.1kg
与发达国家人均水果消费量105kg,以及健康的人均消费标准70kg相比,我们国内的水果的消费量还是有一个很大的提升空间的。
但是从数据的对比来看,我国水果人均的消费量是远远低于人均占有量的,也就是说我们总的供给还是大于总需求的。
图片
我国是一个物产富饶的国度,尤其是自然生长的好吃的水果更是品类繁多。柑橘、苹果、梨、葡萄、香蕉无论是面积还是产量都是排在前几位的。
柑橘类水果播种面积从2011年一直位居榜首,且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2019年种植面积达到3926万亩;柑橘类水果产量也一直保持着增长,且自2018年开始反超苹果产量也占据榜首,到2020年柑橘总产量达到5121.9万吨,同比增长11.72%
柑橘类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湖北、广东、四川、江西、福建、重庆、浙江、云南等省份。其中,2020年广西柑橘种植面积864.93万亩,产量1382.09万吨,均位居全国第一位。广西最大的产区市为桂林市,面积、产量分别为243.92万亩和551.98万吨,分别占广西柑橘总量的28%40%
苹果的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2900万亩以上;苹果产量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平稳增长的态势(2018年除外,主要的当时清明前后苹果主产区遭遇严重倒春寒导致了减产),2020年苹果总产量4406.6万吨,同比增长3.9%。苹果主要分布在陕西、山东、山西、河南、甘肃等地。
梨的种植面积近几年一直在1400万亩左右;梨的产量也是处在一个比较平稳增长的态势(2018年除外,同苹果减产原因一样),2020年达到1781.5万吨,同比增长2.9%
河北、辽宁、河南、安徽、新疆、山东、陕西、四川、江苏、山西是我国梨产量排名前10位的主产区,10个主产区梨产量之和接近我国梨总产量的70%
传统品种大多为中、晚熟品种,如砀山酥、雪花、库尔勒香梨、鸭梨、南果梨、京白梨、苍溪雪梨、三花梨等,砀山酥、鸭梨和雪花梨等晚熟品种约占全国总量的40%

贸易逆差短时间内难以逆转

中国水果进出口贸易活跃,占全球水果贸易份额的6%以上。
2011年—2013年,我国水果进出口还处于相对比较平衡的状态,2013年之后,进口水果开始超过出口水果,2016年—2019年基本上呈指数级增长的状态,但是水果的出口量却是不温不火。
2019年全年我国水果进口总量720.39万吨,同比增长25.83%,进口金额116.65亿美元,同比均增长34.36%。
2020年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受疫情的影响,我们进口量有所下降,进口量664.42万吨,同比下降了7.77%,进口额120.02亿美元,同比增长2.89%;出口量402.35万吨,同比上升了6.91%,出口额70.71亿美元,同比增长13.52%。
整体上,2020年我国水果出口上涨的幅度还是相对比较大的,主要也是我国抗疫的成功,国内的水果相对比较安全,这对于出口来说是一个利好的因素。
2011-2020年我国水果进出口情况(进出口量:万吨;进出口额:亿美元)


图片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大数据中心)
但是,2013年之后,我国已经从水果的传统净出口国成为净进口国。而未来10年中国水果进口的平均增速将持续高于出口的平均速度,水果贸易逆差将持续扩大。
从水果的进口量来看,香蕉是我国进口的第一大水果,其次是火龙果、榴莲、柑橘、龙眼等等。
但是,从进口额来看,榴莲还是处在第一位的,其次就是鲜樱桃、香蕉、葡萄以及其他的一些水果。
其中榴莲,进口量57.55万吨,下降4.82%,金额23.02亿美元,上升43.46%;樱桃,进口量21.04万吨,同比增长8.67%,进口额16.30亿美元,同比上升16.40%
榴莲和樱桃一直是我国进口水果的热门品类,比如泰国80%的榴莲,智利80%的鲜樱桃都进入到了中国的消费市场。而且这些品类的价格也比较高,比如一个榴莲就可能需要200多元,国内的消费者不会因为价格高就拒绝,还呈现出供需两旺的现象。
可以看出,我国的消费者愿意为高价的水果买单,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对高端的水果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同时也说明了国内高端水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从这个层面来看,我国进出口形成的贸易逆差在短时间内还是很难逆转的。

面临多个“老大难”问题

目前,我国水果产业依然面临多个“老大难”问题
首先,部分品种市场需求饱和,存在丰产不丰收,赚钱靠减产的现象。比如苹果和梨这两个传统的市场基本就处于这样的状态。
其次,我国水果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端优质的水果供应不足,低端的、一般的大路货水果产能过剩,积压滞销。
随着我国中产阶级崛起,他们对自身健康需求日益关注,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持续提升,而这也给高品质水果带来了一定的市场空间。
另外,我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家一户的这种小农户的经营模式,很难提供好稳定的品质、统一的规格、持续的供货、合理的价格,不能满足买方市场。
此外,生产和流通两个经营主体果农和果商不能形成利益共同体,产业链条比较难整合,呈现断裂状态。
而且还有电商为了争夺流量,一味打价格战,实际上这种低价倾销的这种策略,对于水果的流通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与现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也不相匹配。
文章来源:农资与市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