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品种使用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作者:农化市场十日讯 王险峰 2023/4/3 9:40:45
黑龙江垦区历经40多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我国大田作物除草剂使用技术已经成熟,杂草要除早、除小、不要除了。根据杂草发生特点和安全性,选择除草剂以苗前为主,苗前以秋施为主,占85%以上,尽量缩短杂草与作物共生时间。除草剂必须与农艺、轮作、机械、耕作、气候等多种措施完美结合和,配备标准的植保机械和规范的使用技术,快速扭转除草剂使用2~3次,药害、减产等被动局面等,将使用次数减少到1次,调整除草剂使用

黑龙江垦区历经40多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我国大田作物除草剂使用技术已经成熟,杂草要除早、除小、不要除了。根据杂草发生特点和安全性,选择除草剂以苗前为主,苗前以秋施为主,占85%以上,尽量缩短杂草与作物共生时间。除草剂必须与农艺、轮作、机械、耕作、气候等多种措施完美结合和,配备标准的植保机械和规范的使用技术,快速扭转除草剂使用2~3次,药害、减产等被动局面等,将使用次数减少到1次,调整除草剂使用结构势在必行,充分发挥除草剂作用,可增产能30~40%以上。

图片

1.除草剂使用经验回顾
黑龙江垦区自1978年率先进口除草剂,同时进口先进的植保机械(手动喷雾器、喷杆喷雾机、农用飞机),引进除草剂先进的田间药效评价方法和科学使用技术,规范农药喷洒的操作规程。经过引进、学习、复制、照做、创新,研究成果[黑龙江垦区旱田化学除草配应用技术的研究]1992年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垦区除草剂使用技术成熟,编辑出版了出版了《大豆化学除草技术》《除草剂喷洒技术》《除草剂安全应用手册》《除草剂安全高效使用技术》《除草剂使用手册》《进口农药应用手册》《农业航空技术指南》《新编植保实用技术》等。
杂草控制措施有多种,如(1)人工锄草,(2)机械除草,包括深翻深松,耙地、中耕、蒙头土、早春整地、铹地、旋耕、耙苗、秋翻地、伏翻等,(3)轮作,(4)水淹(5)火烧,(6)动物吃,(7)除草剂,(8)植物检疫,(9)作物中后期拿大草,(10)地头地边机械除草,(11)果园、田边机械割草,或种草等。    
化学除草仅是其中的有效措施之一,绝对不是唯一的措施。不能过度依赖。多年生杂草经过伏天深翻,耙地,高温日晒,消灭70%以上。把多年生地下根茎,球茎用机械切短,变成一年生杂草,加上四遍中耕,容易防治。
用好除草剂需要解决5个问题,一是农艺措施;二是选择安全,杀草谱宽的除草剂,三是先进的除草剂使用技术;四是标准的植保机械;五是规范的植保机械实用技术,将它们完美结合才能发挥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促进增产作用,该项成果在全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垦区运用结果,才有垦区今天的辉煌。
向农民推荐除草剂时应该同时推荐耕作、轮作、农艺措施、保机械使用技术规范,并对农民进行教练训。
2.杂草与作物竞争对产量的影响
农田杂草的定义是长错了地方的植物,此地称杂草,彼地是药材,或经济作物,或牧草,或蔬菜等。如大豆茬种玉米,自生大豆在玉米田是杂草,玉米茬种大豆,自生玉米也是杂草。在自然生态条件下,没有杂草的概念。人类种植作物是为了获得高产和效益,同时也是根据人类的欲望制造了敌人。
农田杂草与作物对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创新理论是控制杂草危害而不是消灭杂草。
杂草控制原则除早、除小、不能除了。我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各地都积累了杂草防治丰富经验,化学除草是现代化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在一些地方农业措施如耙茬或不深翻、免耕、少耕等,多年生杂草发生严重。受自然条件如多雨高湿,或植保机械落后及使用技术不规范,或播种时已经有杂草出土的杂草危害等对产量有影响。一般杂草与作物共生15天 可减产10~15%,共生45天减产30%以上,50~55天减产50~70%,减产已成定局,杂草伴随着药害、低温,或播种过早等影响更严重,可绝产。
杂草防治要讲成本,效益,杂草防除采用农艺、化学、机械等措施,将杂草危害控制在经济、生态、社会三效应允许阈值之内。
3.改进施药方法可提高除草效果和对作物安全
3.1秋季施除草剂是黑龙江垦区创新技术
在秋季作物收获后,抓紧到大地封冻前有利时间进行撒施化肥,深耕深翻,深松,把化肥施入15厘米以下,同时施除草剂。基础理论是除草剂在土壤中主要是微生物降解,冬季微生物受低温影响基本不活动,除草剂施入田间损失很小,第二年杂草萌发即可接触除草剂,杂草幼芽期对除草剂敏感;大田作物播种后相比杂草吸收除草剂药量明显小,安全性提高,产量高。
在干旱地区春季为了保持水分,不宜深翻整地,可在秋季深翻,深松整地,秋季起垄。
3.2 我国除草剂使用技术成熟,应该调整除草剂应用结构
黑龙江垦区历经40多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我国大田作物除草剂结构调整技术已经成熟,把杂草控制在出苗前或幼苗期,尽量减少杂草和作物幼苗共生的时间,争取主动。
秋季施用除草剂结合秋整地,秋施肥,应该作为重点技术推广,可带来增产30%的效益。秋季或春季播种前或播种后三天之内施用除草剂,至少占85%面积,苗后除草剂占15%,这也是美国大田作物的除草剂结构。
这是一项抗灾减灾的有效措施,避免春季苗后除草剂因植保机械不标准和使用技术不规范,或气候如风、雨、高温、低温等影响,造成药害重、药效差,重复施用除草剂,在北方高寒地区药害是主要减产因素。同时也可把农药减施措施落到实处。
4.如何选择除草剂品种
4.1尽量选择早期施用的除草剂
除草剂的使用时期可分为苗前、苗后施药。苗前施药又可分为秋季、春季播前,播后苗前施药;苗后施药又可分为苗后早期、苗后中期、苗后晚期施药。
苗前和苗后除草剂相比,选择哪一种施药时期好呢?
一是根据我国气候变化复杂,杂草发生特点,种类多,杂发生时期北方时间长,南方相对集中;
二是要从杂草与作物竞争营养,影响生长发育与产量考虑,使用除草剂早用比晚用效果好,最好把杂草控制在发生早期,危害之前。
除草剂使用时期,以秋季施除草剂安全性和药效最好。秋季结合秋整地,深翻深松,秋施化肥、秋施除草剂等措施可增产30%,秋施除草剂比春季苗前施除草剂增产10%,比苗后施除草剂增产10∼30%,或更高,这主要在于植保机械质量与规范的使用技术,除草剂农艺与耕作技术的运用。多次去内蒙古西部、大兴安岭地区调查,在未经植保机械使用技术规范、除草剂、农艺措施等教练训的农村,使用苗后除草剂2∼3次,草荒和药害严重,减产50~70%。
4.2 选择安全性好的除草剂
选择除草剂要安全和杀草谱宽的品种,尽量不选择残留除草剂,如没有可替代品种,可降低用药量混用。
因此我们把除草剂分为三类,一类为推荐使用品种;二类为限制使用品种;三类为淘汰(不推荐)品种,也是应该取消登记。
选择安全性好的除草剂与安全性差的产量有明显差异:
水稻亩产量相差100-200公斤,减产20-40%;大豆亩产量相差50公斤以上,减产25-30%,常常是200-250公斤/亩的投入,125-150公斤/亩的产量;小麦田单用2,4-D丁酯可使小麦减产7-26%
请参看王险峰 辛明远主编《除草剂安全应用手册》2013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案例:大豆推荐品种: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甲草胺、噻吩磺隆、精吡氟禾草灵、烯禾啶、精喹禾灵、烯草酮、喹禾糠酯、高效氟吡甲禾灵、灭草松。限制使用品种:对大豆难治杂草有效,无替代品种,改进施药技术,降低用量后安全性高,如氟磺胺草醚、异噁草松、唑嘧磺草胺、氯酯磺草胺、嗪草酮、丙炔氟草胺等继续使用。
淘汰(不推荐、或应该取消登记)品种:安全性差,或残留问题如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乙羧氟草醚、乙草胺、2,4-滴类等
5.加强农药使用管理
1.加强植保机械标准化和使用技术规范。
2.改变除草剂评价方法,以杂草鲜重评价法为主。
3.修改农药法规,农业部药检所下放农药初审权,由省药检站组织一线专家,评审在本省农药登记品种,编写出农药详细使用技术资料,标签(注意事项要详细),农药品种注明登记省份。
4.对农民开展除草剂使用技术的教练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