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一品”落地,三类企业或成最后赢家?
2025/8/11 9:39:40
2026年1月1日,农药行业将迎来一场深度洗牌。随着农业农村部“一证一品”政策正式实施,农药产品借证贴牌、一证多品的乱象将被终结。一面是龙头企业热情拥抱政策,另一面是千家中小厂商在合规成本压力下加速退场——行业分化浪潮已然涌动。一、政策重塑市场格局“一证一品”核心要求十分明确:同一登记证号的农药产品必须标注相同商标。这一规定直击行业沉疴。此前一个农药登记证常被多个企业租用,同一成分产品贴上不同商标
2026年1月1日,农药行业将迎来一场深度洗牌。随着农业农村部“一证一品”政策正式实施,农药产品借证贴牌、一证多品的乱象将被终结。一面是龙头企业热情拥抱政策,另一面是千家中小厂商在合规成本压力下加速退场——行业分化浪潮已然涌动。
一、政策重塑市场格局
“一证一品”核心要求十分明确:同一登记证号的农药产品必须标注相同商标。这一规定直击行业沉疴。此前一个农药登记证常被多个企业租用,同一成分产品贴上不同商标销售,导致市场充斥同质化竞争。据统计,我国农药登记证仅4.8万个,但市场流通品牌却超16万个,大量中小企业依赖证件租赁生存。政策落地后,一部分借证生产农药产品将被迫退市,市场品牌数量将锐减至与登记证数量相当。
二、三类企业抢占红利高地
1.登记证件资源雄厚的制剂龙头:在农药登记证获取成本飙升(制剂证超百万元、原药证达千万元)的背景下,诺普信(921个登记证)、美邦股份(472个登记证) 等“证件大户”已建立深厚护城河。借证产品退市后,大型经销商将集中转向持证企业采购。中农立华等企业已明确表示,政策将“为拥有证件优势的企业开辟更广阔增长空间”。
2.原药-制剂一体化巨头:政策要求制剂必须标注原药登记证号及生产企业名称,使原药质量与合规性成为竞争焦点。利民股份等具备原药自主产能的企业,可依托“核心原药优势”打造大单品,通过全产业链协同实现成本与质量的双重控制。行业数据也印证了原药环节集中度提升的趋势——通过绿色认证的原药产能占比已达47%。
3.前瞻布局登记的头部厂商:面对行业变局,头部企业已掀起登记证“军备竞赛”。2025年上半年新批准农药登记证数量达2291个,同比激增91%;丰山集团宣布三年内新增100个登记证,强化证件资源库。在证件获取周期长达1-2年的门槛下,这些提前卡位的企业将主导行业洗牌进程。
三、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一证一品”政策正推动行业从“分散无序”向“集约规范”转型。其影响已超越单纯的标签管理,倒逼企业构建“技术+证件+品牌”的综合竞争力。随着头部企业市占率从2023年的42%跃升至61%,农药行业将走向强者恒强的新周期。与此同时,政策红利也在外溢至国际市场——中国制剂出口额同比增长24%,国际采购商对中国农药合规性的认可度显著提升。
总之,政策收紧对农药行业而言不是寒冬,而是一轮淘汰落后产能的“供给侧改革”。当贴牌乱象被清除,市场回归品质与品牌的竞争主轴,那些手握核心原药、构筑登记证壁垒、深耕技术创新的企业,将在集中度提升的沃土中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农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已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铺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