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树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作者:热带作物栽培技术服务 2024/7/2 14:32:36
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橡胶树配方施肥所需的叶片采集及养分测定、营养诊断、配方肥施用方法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开割橡胶树的配方施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9570-2013橡胶树叶片营养诊断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橡胶树配方施肥所需的叶片采集及养分测定、营养诊断、配方肥施用方法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开割橡胶树的配方施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570-2013 橡胶树叶片营养诊断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树位  tree position

一个胶工一天能够完成割胶的橡胶林地。

3.2

萌生带  shrub and ruderal zone

在相邻两植胶带之间保留并控制自然植被生长的地带。




4 叶片采集及养分测定


4.1 营养诊断单元的划分

以土壤类型、橡胶树品种、树龄、生长状况、割胶制度和施肥管理等基本相同的胶园作为一个诊断单元,面积大小控制在6 hm2~10 hm2,同一树位不宜划分为不同的诊断单元。

4.2 叶片样品的采集

7月~ 9月,于晴天采集橡胶树叶片样品。在每一个诊断单元内,按S形均匀随机地选取有代表性橡胶树25株。每株橡胶树在东西或南北两侧各采集树冠中下层主侧枝荫蔽处稳定叶蓬1个,每个叶蓬在基部取2片复叶。一个诊断单位采集100片复叶,混合成一个叶片样品。样品采好后,立即填写好标签,注明样本编号、采样地点、橡胶树品种,采样日期及采样人姓名等,并把标签绑在样品上,于当天送到实验室。如无法及时送样,将样品挂在通风干燥处晾干。

4.3 叶片养分含量的测定

将叶片样品的表面擦拭干净,剪去叶柄和病斑。105 ℃下杀青10 min,70℃下烘干,粉粹后过1 mm筛。叶片测定全氮、磷、钾、钙、镁养分含量,测定方法按GB/T 29570-2013的规定执行。




5 营养诊断


5.1 营养诊断指标

云南植胶区橡胶树叶片营养诊断指标见表1。

表1 云南主推橡胶树品种的叶片营养诊断指标

图片

5.2 营养类型划分

根据叶片养分含量测定结果,对照营养诊断指标,确定橡胶树营养类型,营养类型分为4类:

——正常型:植株健康、产胶正常,叶片氮、磷、钾、镁养分含量和比值均在正常值范围以内。

——缺氮磷型:叶片氮磷含量低,氮/钾比值偏低或钾/磷比值偏高;严重时叶片退绿,整片黄化或呈现紫红色。

——缺钾型:叶片钾含量低;严重时叶片褪绿变黄,但颜色不一致,在叶缘周围变黄较明显,出现枯斑,枯斑连接起来呈现“烧焦”现象。

——缺镁型:叶片镁含量低,钾/镁比值偏高;严重时叶片的叶肉部分变黄,叶脉及叶脉附近仍保持绿色,出现鲱骨形黄叶。

5.3 营养诊断周期

宜每2~3年诊断一次。

5.4 肥料配方

不同营养类型的橡胶树,肥料配方及施用量见表2。可直接施用该比例的复混肥,也可用同等养分的单质肥代替。

表2 橡胶树专用肥配方及施用量

图片




6 配方肥施用方法


6.1 挖培肥沟

6.1.1 停割后至12月,挖培肥沟。培肥沟的大小根据施入肥料及压青材料的多少而定。挖培肥沟的泥土,放在沟下方筑成半月形土埂,同时用于维修环山行和覆盖裸露的橡胶树根系。

6.1.2 坡度≤15°的胶园,在距离橡胶树主干2 m~3 m的一侧,两株橡胶树中间,隔株挖长、宽、深分别为100 cm~120 cm、40 cm、40 cm的培肥沟,次年将施肥沟的位置轮换到另一侧。

6.1.3 坡度>15°的胶园,在橡胶树种植带梯田内壁,两株橡胶树中间,隔株挖长、宽、深分别为100 cm~120 cm、40 cm、40 cm的培肥沟,每年轮换施肥沟的位置。

6.2 配施有机肥

培肥沟挖好后,每株橡胶树施15 kg~20 kg的有机肥,即每个培肥沟施30 kg~40 kg,同时将植胶带的杂草、枯枝落叶施入培肥沟中并与土壤充分混匀,适量覆土。

6.3 施用配方肥

3月~4月,0 cm~3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18%时,根据橡胶树营养类型选择合适的配方肥,施于培肥沟中并与土壤充分混匀,适量覆土。

6.4 压青

8月~9月,结合林下植被管理,将刈割下的林下植被以及植胶带的杂草施入培肥沟压青,踩实并回填少量表土覆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