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初现转机,钾肥价格重心或继续上移
回顾上周,钾肥市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迷后,终于迎来了转机。氯化钾需求虽无明显起色,但市场逐渐走出低谷。本周,钾肥行情继续好转,询单量显著增加,贸易商惜售情绪浓厚,报价持续走高。尽管实际成交量有限,市场观望氛围依旧,但局部地区氯化钾和硫酸钾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总体来看,钾肥市场整体呈现出企稳盘整态势,预计短期内国内钾肥市场将以稳定为主。
氯化钾价格重心上移
本周,国内氯化钾市场整体交投虽欠佳,市场价格重心出现上移,主要体现在边贸和港口白钾方面。尽管高价成交并不理想,但由于货源集中在大贸易商手中,低价货源难以寻觅。目前,港口62%白钾自提均价在2475元/吨,港口60%大红颗粒自提均价在2550元/吨,边贸车板62%白钾均价2300元/吨。国产钾方面,大厂氯化钾60%粉、晶到站均价2475元/吨,青海小厂57%粉出厂价1800元/吨。
在供应端,国产钾方面,主流企业氯化钾装置运行平稳,小厂多处于检修状态。尽管如此,货源供应仍相对充足。钾肥进口合同正逐步履行,导致社会库存累积,港口进口钾新货源不断抵达,当前库存约320万吨。中欧班列虽少量到货,但整体市场货源已趋宽松。边贸货源到货迟缓,现货供应紧张,推动价格持续上扬。记者了解到,目前烟台、青岛、连云港等港口钾肥市场成交意向价稳定,湛江、防城港库存充足但交投欠佳,价格盘整。营口港库存尚可,需求欠佳,价格可议。满洲里口岸库存低,需求弱,价格盘整。整体看,各港口钾肥市场受下游需求减弱影响,价格企稳观望。
从市场心态来看,下游观望氛围浓,贸易商惜售心态明显,但由于新单需求欠佳,中间商观望氛围浓厚,导致市场价格以企稳盘整为主。预计随着秋季用肥的结束和冬储市场的启动,氯化钾市场或将面临新的供需格局。
硫酸钾价格呈上涨趋势
本周,硫酸钾市场走势相对稳定。在原料氯化钾价格上涨和下游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价格呈现上涨趋势。但因库存压力已转化为待发量,厂家压力暂时得到缓解,但成本压力依然明显。高价位成交不易,低价货源逐渐消失,市场供需矛盾依旧存在。
供应方面,加工型硫酸钾企业库存低,开工率不足七成。多数工厂10月份订单已经接满,正在缓慢交付中。目前,曼海姆52%粉主流出厂报价在3150~3200元/吨,实际成交价格单议。资源型硫酸钾厂家生产稳定,多以下游直供户供应为主,市场价格较高,新疆国投罗钾52%粉市场销售价格在3400~3450元/吨。
从成本来看,原料氯化钾价格小幅上涨对硫酸钾价格形成了一定支撑作用。然而,由于下游需求跟进不畅,硫酸钾企业多延续前期报价,并未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预计随着原料成本的进一步变化和市场需求的逐步恢复,硫酸钾价格或将呈现新的走势。
综合来看,在原料价格上涨和部分企业挺价策略的推动下,硫酸钾市场价格得以维持在相对高位。预计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进一步变化和原料成本的波动,硫酸钾价格或将呈现新的走势。
多重因素或至价格高位波动
对于钾肥后市走向,业内人士表示,钾肥市场将面临多重因素的影响。
首先,从需求角度来看,秋季用肥步入尾声,下游复合肥行业的开工率徘徊在35%左右。这一低开工率直接影响了下游企业原料消耗速度和补仓意愿,两者均有所放缓,进而使得整个市场的实际需求保持在有限水平。目前,钾肥货源主要集中在大贸易商手中,其惜售心态导致市场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但下游响应并不积极,新订单多以小单为主,供需矛盾依然突出。考虑到复合肥开工率的低迷及可能的下降趋势,预计短期内价格上涨压力较大,市场将趋于平稳。而秋季用肥的结束与冬储市场尚未完全启动,使得下游需求将持续疲软,对钾肥市场构成压力,但部分企业的策略和货源集中仍为市场价格提供了一定支撑。
其次,进口钾到货情况和港存数量变化也将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目前,港口进口钾新货源陆续抵达,中欧班列货源少量到货,市场货源量趋于宽松。如果进口钾减量不明显、港存继续增加,氯化钾及硫酸钾的价格回暖之路可能会受到阻碍。反之,如果进口确定减量,或将继续助推钾肥价格逐渐回暖。
最后,国产钾肥的结算价和新价格的公布也将对市场产生影响。目前看,这些因素将有助于稳定市场价格,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参考,引导市场预期,从而在整体上维持钾肥市场的价格稳定。
综合来看,未来钾肥市场将面临多重因素的影响,市场价格或将呈现波动走势。但总体来看,市场价格有望保持在相对高位。业内人士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相关企业的动作,以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同时,也应关注进口钾到货情况和港存数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