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如何种植产量高?红四方农化专家来支招
伴随着市场的高速发展和竞争,对蔬菜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菜农缺乏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的管理技术,无法保质保量。合理的田间种植管理和水肥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豇豆的长势、产量和品质。
1.整地施肥。豇豆的根群分布在15-18厘米土层中,主根深,吸肥和耐旱力强,但根瘤不发达,因此,必须深耕且多施基肥,整地时每亩施红四方生物有机肥80-160公斤、红四方复合肥18-18-18 50-60公斤或26-13-7控失肥(低氯)、硼砂1公斤。豇豆不耐涝,且生长期长,生育期间需要较多的养分,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的土壤。定植前10-15天整地施基肥,整地后,畦面宽100-110厘米,沟宽40厘米,畦高20-25厘米。平整畦面后覆盖地膜。
2.合理定植、密植。豇豆尽管根系发达,但根系的再生能力较弱,所以宜小苗移栽。一般当子叶展开,第一对真叶尚未完全展开时定植;定植宜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进行,定植前在苗床地浇透水,然后起苗,淘汰子叶缺损、真叶扭曲等不正常秧苗。豇豆采用双行定植,穴距25-35厘米,每穴2-3株,每亩4000穴左右。定植时地膜开口宜小,定植后即浇点根水,然后用泥土封口。
3.合理搭架。一般应在植株开始“甩蔓”时搭架引蔓,防止相互缠绕,以利于通风透光,减少落花落荚。一般用2-2.5米长的竹竿搭入字架,每穴插一根,在距植株基部10-15厘米处将竹竿插入土中15-20厘米,中上部4/5的交叉处放一竹竿,用绳子扎紧作横梁。搭架后按逆时针方向引蔓2-3次,使植株茎蔓沿支架生长,以后让其自然生长。搭架后,特别是进入采收期后,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及时摘除基部老叶、病叶。
4.合理整枝。豇豆的主蔓长可达2-3米,合理整枝可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促其多坐果。
具体方法是:
除底芽:将主蔓第1花序以下的侧芽全部抹除。
侧枝及时早摘心。中后期主蔓中上部长出的侧枝应及早摘心,若肥水条件充足,植株生长健旺,则对这些侧枝不要摘心过重,可酌情利用侧枝结果。
打顶尖。主蔓长到2-3米时要打顶摘心,以控制其生长,促使侧枝花芽形成,以免养分消耗,同时可方便果荚采收。
5.病虫害防治。目前危害豇豆的主要病虫害包括豆野螟、美洲斑潜蝇、花生蚜、烟粉虱、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枯萎病、黑斑病、轮纹病、立枯病、炭疽病、茎枯病、病毒病、锈病、花叶病、煤霉病、白粉病、细菌性疫病、根结线虫病和根腐病,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1.水分管理。豇豆还苗后开花结荚前,要严格控制水分,否则会引起徒长,开花节位上升,侧芽萌发,容易造成植株中下部空蔓(无豆荚)。一般定植后隔3-5天浇一次还苗水,以后原则上不浇水。初花期水分过多,会造成植株营养生长过旺,养分消耗多,使花蕾得不到足够养分而引起落花落荚。坐荚后,植株转入旺盛生长,既长茎叶,又陆续开花结荚,需水量增加,要供应较多的水分,以促进果荚伸长和膨大,增加结荚数,并保持植株较好的长势。一般幼荚有2-3厘米时开始浇水,以后每隔5-7天浇水一次,但要防止雨后涝害。
2.追肥管理。豇豆追肥的原则“花前少施,花后多施,结荚期重施”。一般秧苗成活后追施一次提苗肥,施红四方21-7-12硫酸钾10-15公斤/亩。
开花后追施红四方17-17-17海藻多糖智能肥或17-17-17溶耀之芯智能肥 10-15公斤/亩。
结荚后追施17-17-17海藻多糖或17-17-17溶耀之芯智能肥10-15公斤/亩,间隔一周后,再追施红四方15-5-25聚谷氨酸智能肥或15-5-30溶耀之芯智能肥15-20公斤。
豇豆生长后期,可连续重施追肥2-3次,间隔一周左右,每次用红四方15-5-25聚谷氨酸智能肥或15-5-30溶耀之芯智能肥15-20公斤,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继续抽发花序,提高结荚率,延长采收期,增加产量。
此施肥方案仅供参考,具体用量可根据地区和目标产量等实际情况适当调整。